让每个孩子都有舞台观。
第一,合理利用校园的每一寸空间,渲染文化氛围。
当我们走进校园,我们会被浓厚的校园文化所感染。教育理论的口号沿着这条路,整个校园就是一条文化走廊。充分利用整个校园的每一个空间。在教学楼的过道里,我们会发现学生的所有作品,包括作文、手抄报、感受、英语作文以及各个班级精心制作的班级文化专栏,种类繁多,精彩纷呈。虽然整个校园都贴满了学生的作品,但是贴得有条不紊。如果你更细心的话,你会发现,就连楼梯和台阶的两侧都贴满了名言警句或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教室的屋顶横梁上贴满了许多鼓舞人心的标语,充分利用了空间,让知识点无处不在,体现了“不放过每一个教育空间”,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二,每个人都有一个“舞台”,成为学习的主人。
杜郎口中学最特别的教学模式是每个教室的四面墙壁和教室外面都钉着大黑板。一进教室,你就会发现四面都是黑板。班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黑板。开始上课时,学生先预习或复习课文,然后在自己的专属黑板上用粉笔写下自己的成绩和收获,再由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检查和批改。不同学科的具体应用不同,但都离不开这块黑板,这块黑板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为每个学生打造的“杜郎口中学”。
三、高效而集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促进* * * *的发展。
由于杜郎口中学的知名度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打响,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前来参观。一进教室,你甚至可以发现参观者比学生还多。但是面对穿梭的游客,这里的学生完全可以充耳不闻。他们对所有来访的老师视而不见,他们如此专注于他们应该做的事情。这真的是一种状态,一种不容易被外界干扰的状态,一种专注的状态。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小组合作,交流和反馈。他们班真的采用了“小主持人制”,学生代替老师组织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有了话语权,得到了锻炼的机会。杜郎口中学的学生发言时不用举手,但只要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就会闭嘴,认真听别人讲。课堂秩序井然。学生养成了“听、勤、说、问”的习惯。他们每个班都有一名学生当导师,负责管理班级日常事务,并向其他学生提问。下课时,导师负责总结这节课。
在课堂上,学生的陈述分散、灵活、不拘一格、收放自如。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表现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什么是高效课堂,尤其是学生的板书。每个同学都是这么规范、工整、认真的写出来的。双色笔的娴熟运用,对老师提问的快速回应,同学之间的激烈交锋,都让我们觉得这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
杜郎口之行让我看到了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让我受益匪浅,也引发了我的深思。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耐心细致的工作。学生的激情不是随便就能调动起来的,背后有一套完整的奖惩机制。如何建立完善的团队合作机制,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都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