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侯镇历史
百侯镇是华侨之乡。据统计,全镇共有海外乡亲和港澳台同胞3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北美、澳大利亚、香港、澳门、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全镇“三胞”亲属达到1.4万余人,占全镇人口的40%以上。
百侯镇是“干部之乡”。百侯人才分布在全国各地,世界各地,尤其是教育界、政界、商界。杨、杨迎宾、刘兆伦、肖月华、杨、杨、肖如川都是百花人。
百侯镇民风淳朴,风景秀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诗书一家”、“三宅一腹四头齐”的典故,传到了九州。有“后山十二景”、“马寺晨钟”、“老榕阴下”、“西岩对菜”、“东廓夕阳”等十二处景点,被誉为“文化之乡”。
2010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梅州市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百侯”地名考辨
百侯古称“百侯”,其名可见于蔡古洞摩崖石刻。“于四十二岁。因挖此洞,有四谬:百侯洞有神仙,山川百年。.....司:禧元年,仲春丑,第一山富贵。钱,石匠,生于南宋隆兴元年年(1163)。他在42岁的时候立下了这块石头。也就是说,在元年(1205),"董"是南宋的一个常驻机构。明朝永乐元年(1403),明成祖朱棣令主持编纂《永乐大典》,其《湖潮州府总图》载“百侯”归潮州府管辖。另外,2007年3月,笔者亲自到阮桥村张天坑考古,发现一座定海年间(1587)古墓,用糯米灰夯筑,总面积约80平方米,规模较大,结构坚固。墓碑为花岗岩石,1.2米高,墓碑正上方刻有“百侯”二字。据《元和氏编》和《上龙录》记载,白侯为氏。
糜姓(古读作miē)、颛顼帝(zhān xū)的后代白后,以封地之名为氏。相传颛顼帝的后代吕仲娶了鬼芳,生了六个儿子。其中第六个儿子叫纪廉,姓米。纪廉的后代熊逸在京山地区建立了诸侯国,定都丹阳。公元740年,靖王熊通称帝为吴王。他的儿子在公元689年迁都郢,并把他的国家名称改为楚。楚平王在位的时候,太子建因为是晋军攻打郑的内应而被杀。太子建的儿子熊胜逃到吴国,投奔伍子胥。楚的孙子王子辉继位后,楚招熊胜回国任巢医,封他在白邑(今河南隰县宝信东南),史称白。金攻郑,子熙出兵救郑,白许下诺言,发动政变,杀了子熙,囚禁,着手改革朝政以争取民心,但以失败告终。他自杀后,他的后代都以祖传封地为氏,称白,有的以“白公”“白侯”为氏。早期白氏主要分布在秦、楚、魏。宋明分布在河北、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的一些地方。白氏起源于陕西和河南。从上面可以看出,“百侯”最初来源于以姓氏命名的地名。这可能与历代移民有关。一方面,许多姓氏来源于地名,另一方面,姓氏被用作地名,这是小农经济生产阶段特有的社会现象。
“后”的词义演变;
明代嘉靖至康干年间,《大埔县志》(电影版)将“后”字改为“后”。它是封建时代用来抵御外敌入侵的防御设施。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县令宋思敬对《濮阳志》印本(电影版)《地理》作如下记载:“白鹤社;方坪头方曲滩、方坪头、下下村、西山方洞、方西北坪九龙亭(西南);石边田心房山咪奇竹(西贝)位于梅树滩鱼梁坪张天坑五斗北凹头;游九寨村松柏坑乌石坑石石城村(白后);原来分为南社和北社、百花社三个社,现在合而为一。“后”改成“欢”的音是一样的,只是失去了本义。
康熙二十七年(1688),学者杨主张在“白”字上加一横字“白”,弃“白”字旁的“涂”字为“侯”字,意为“白侯治地,封号数百。(侯:古代的二秩,清朝还在用。《礼记》:“君之治,是君之治,君、公、子、公等。”)此后,到了清朝中后期,有村民称白侯为百侯,也就稳定下来了。到了民国时期大埔归入管辖,改为百侯名人。
在地名的音、形、义三要素中,音、形承载着地名的交际功能,体现着地名的实际使用价值。“一”是一个地名的灵魂,它在命名时包含了地理实体的各种人文地理特征,体现了其潜在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把义的继承和发展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百侯的地名从宋末单纯的姓氏“百侯”演变到清代中后期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百侯”,从中可以看出先民对这片土地的期望,这就是百侯镇的地名遗产。
白猴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清康熙初年,侯南进士杨的三个儿子都是翰林。清末在废部办了一所新学校,后南补提小学是全县最早的学校。民国十四年创办私立百侯中学,积极宣传陶行知教育思想,输送大批人才。百侯幼儿园成立于抗战前,闻名全国。有幼儿园2所,小学9所,中学1,中心卫生院1,常欢文化活动中心、剧院、杨龙生美术馆1。是省体育先进镇,镇文化站也被评为省一级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