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风筝我和小哥哥对风筝不同的态度和感受透露了什么?

这篇杂文里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对孩子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弟弟“残忍”而不怨恨的深情。

文章说,小时候不允许小弟弟放风筝,也不允许小弟弟做这种不值钱的事情。他的行为非常粗鲁。当他明白游戏对孩子的意义时,鲁迅醒悟了,意识到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简直是“对精神的残酷”。虽然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鲁迅还是想赔罪,但是小哥哥完全忘记了,“我”沉重的心不得不一直沉重

从兄弟情的角度来说,当年不让小哥哥放风筝是因为他对小哥哥有出息,但他恨铁不成钢。一旦知道自己错了,虽然是几十年前的事了,虽然是哥哥,但也要请求弟弟的原谅。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从游戏的角度来说,“游戏是孩子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孩子的天使”,游戏真的是出于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变得活泼、健康、聪明。所以禁止游戏就等于扼杀了孩子的天性。鲁迅看到了外国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认识到了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他希望中国的儿童教育能改变落后的偏见,希望儿童的精神永远不被压抑,健康成长。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来看,鲁迅是严格解剖自己的,是严格自省的。他对过去和小事都一丝不苟,有错必纠,认真负责。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从小哥遭受“残酷”却毫无怨念的现象看,鲁迅的感触特别深,文章就此打住,留下了无尽的悲伤和发人深省的问号。为什么小哥完全忘了?原来他偷了一个风筝,但他自己也不认为这是正当的。他觉得应该是他哥哥负责,所以也就不管了。

初读之后,我们可以感觉到鲁迅先生并不是一个天生的智者,他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观念有落后的一面。但鲁迅先生可贵的是,他一旦接受科学思想,就会改正错误,鲁迅先生是充满自省的。鲁迅也哀叹受难者的健忘和不挣扎。在他看来,这就是杀手们可以随意杀人的原因。

“这一幕精神上的残酷”是什么意思?

“我”曾经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的事”。作为哥哥,我严格管住了弟弟,本来对他来说是有前途的。现在想起来,我当时被落后的观念所支配,我的行为真的是“精神上的残忍”。从这一幕可以看出鲁迅童年时代老少不平等的封建秩序。“就年龄和力量而言,他都不是我的对手”,这说明作为哥哥的粗暴行为是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的。鲁迅毫不客气地写自己,字里行间带着一丝自我谴责。至于弟弟,不让飞就不敢飞,只好偷偷做个风筝。当他发现时,他很惊慌。即将完成的风筝被哥哥踩坏了,他没有反抗的意思。除了绝望,没有任何防御。

鲁迅一旦接触到科学思想,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他没有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而原谅自己,也没有因为自己当初的想法受到传统的影响而原谅自己,更没有因为时间久了而放下。他的心情如此沉重,可见他解剖自己有多严厉,有多认真。

“我”乞求哥哥的原谅,哥哥却毫无怨恨地完全忘记了,于是我的心无法放松,不得不沉重,这就翻出了另一层意思。被害人并不认为自己受到了酷刑,反而认为哥哥的行为合情合理。这只是表明他不认为这个游戏是“合法的”。一旦他被他的兄弟发现,他认为他应该受到惩罚。特别可悲的是,被折磨者的麻木让折磨者为所欲为。所以鲁迅只觉得世态炎凉。

通过探讨这篇文章,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需要科学思想的指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做违背感情、愚昧落后的事情,正义的行动也应该捍卫我们的合法权利。只有科学的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风筝》出版后,其对传统封建儿童教育思想的抨击尖锐而犀利,受到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当时有文艺青年说:“我喜欢的是《野草》的线头,是与传统观念、黑暗势力、虚伪君子的斗争。”据方志敏的爱人缪敏说,方志敏年轻时热爱文学,对鲁迅的《呐喊》、《彷徨》、《野草》“非常喜爱”。包括《风筝》在内的鲁迅散文诗,因其随笔、杂文、新意、技巧高超而获得了广泛的读者群。所以“雨丝的销量一期比一期好,从1500到2000,从3000到5800,她的影响力很大。”这是真的。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城乡许多中学都使用赵编写的一套初中混合普通话教材,这只风筝被选为中学生学习写白话文的范本...

更有甚者,《风筝》还被作为鲁迅的代表作推荐给了全世界的读者。1936年9月,也就是鲁迅逝世前一个月,纽约出版的《亚洲》杂志(英文版)刊登了美国进步记者和中国作家姚翻译的《风筝》,正好赶上鲁迅逝世前的视线,而1936年6月,编的《活着的中国——现代中国短篇小说》。

1950年,莫斯科真理报出版社出版了鲁迅短篇小说集(俄文版),全部选自《呐喊》《彷徨》,但不知何故《风筝》也被收入其中。1955莫斯科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中学生读物,包括《鲁迅与风筝》短篇小说集。可以看出,这里把《风筝》与鲁迅的其他小说放在一起,是沿袭了斯诺的做法;这种分类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想象《风筝》作为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在中国受到读者的欢迎,尤其是其他肤色的孩子,这是令我们欣慰的。

风筝思想内容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