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二中学的历史沿革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创建于1934。在卢沟桥旁的龙王庙,由当地士绅纪慧芝和巴小泉组织。它被命名为宛平建始,由宛平县教育局长崔怡君任校长,中层干部沈伯春为学校捐款。校址位于宛平古城西门外卢沟桥南永定河东岸的龙王庙。这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建筑。(据《太阳旧闻考》记载,该寺始建于明代,清康熙三十七年重修,乾隆十六年、三十九年两次重修。据说乾隆皇帝视察卢沟桥时曾在此休息。龙王庙前殿及其附属建筑由宛平县教育部门占用,后殿及其附属建筑由施简占用)。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中,一些小学生参加了* * *生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宛平建始的校舍遭到日军炮击,损毁严重。

抗日战争胜利后,宛平建始迁至丰台镇安街。1948 12 14丰台解放,1949 10宛平建始开始复课。1949年9月,建始成立团支部,团支部第一任书记为梁树勋。6月30日,全校师生赴天安门参加建校典礼。从1949 11,建始更名为北京丰台简易师范学校。北京解放后,柴泽民代表任命郑伯平为第一任简易师范学校校长(也是简易师范学校最后一任校长)。1951 7月正式更名为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郑伯平继任校长,也就是更名为第十二中学后的首任校长。

20世纪70年代,我国首次提出“办学要办厂,办厂就是办学”的思想,解决了办学经费难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校长负责制”概念的提出,掀起了一股浪潮。

90年代提出“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的哲学理念,引发了一场关于教育的大讨论。

进入21世纪后,学校在继承中求发展,在改革中求创新,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快。

2002年成为北京市首批高中示范学校。创办了全国第一个校办工厂,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中学心理学教研室,在全国率先开设形体课、心理课、综合实验班。十二中曾被称为教育界的“小岗村”。

2006年,学校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求真、崇善、美”的教育理念。鼓励师生做真正的追求者、善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努力塑造大写的人。

2009年在丰台区召开的“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实践研讨会”上,学校进一步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重点、三个突破”的科学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