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学地理的多吗?谁是主要的地理学家?
东汉官员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魏晋时期著名的大臣、制图家。裴秀佐的《龚宇地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先河。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还有古希腊著名的制图家托勒密。他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的两颗璀璨的明星。
李道元
李道元(公元472 -527年)
),字善,杨帆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东将军范丽之子,南北朝时北魏官员、地理学家。李道元年轻时随父游山东,年轻时读善本。后来,他游历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考察河流、沟渠,收集有关风俗、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李道元的仕途坎坷,却未能做到最好。曾任御史副将、北都督,还做过冀州首席史、庐阳郡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执法严厉,被北魏朝廷任命为关羽大使。?
北魏孝昌三年(527),郭子恢在银盘驿被鲍晓部所杀。李道元写了四十卷《水经注》。而且其文笔隽永生动,既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地理作品,又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集。堪称中国旅游文学的开山之作,对后世旅游散文的发展影响巨大。此外,他还写了十三篇方志和七篇任命书,但都已失传。
沈括
沈括根据太行山岩石中的生物化石和沉积物分析,华北平原以前是海滨,现在在大海以东一千多里,华北平原由黄河、滹沱河、浊水溪、桑干河等冲积沉积而成。这是对华北平原(冲积平原)起源最早的科学解释。根据险峻的雁荡山山峰在同一平面的现象,沈括得出结论:雁荡山是由流水冲刷形成的:流水冲走松散破碎的岩石和土壤,留下坚硬、固结、陡峭的山峰。?
这种“流水侵蚀”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直到18年底,英国的赫顿才在《地球论》一书中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比沈括晚了约700年。沈括还详细记录了各地发现的化石,并根据化石推断了古代气候的变化,解释了彩虹的大气折射现象,科学地描述了龙卷风的成因、形式和破坏力,论证了太阳和月亮的形状以及潮汐和月亮与月亮盈亏的关系。
沈括对自然地理的研究在很多方面都走在了当时世界的前列。元佑二年(1087),经过12年的不懈努力,沈括完成了《天下郡县图》,该图是按序编制的,规模之大,内容之详细,在以前是空前的。完整地图二十幅,包括全国总图和区域图,比例为九十万分之一。在制图方法上,沈括提出了分等、准视、互融、并检、竞赛、方斜、迂回直等九种方法,并将地图按方域划分为“二十四点”,大大提高了地图的科学性。
可惜南宋战乱频仍,这幅画实际上毁于战火,成为千古遗憾。沈括还开创性地使用“鸟图”来绘制地图,而不是传统的步法绘图。“鸟类地图”
即“取飞鸟数量”,利用鸟类的直接距离,类似于航拍,大大提高了地图的精度。沈括视察河北边防时,还把所到之处的山川、道路、地形做成立体地理模型,放在木板上,赠送给宗申。
这是中国地图史上第一张明确记载的木质地形图,比18世纪出现的地理模型图早了700年。
周大观
周大观(约1266 -1346)元代地理学家。大可这个词叫做曹婷一民。温州永嘉(浙江)人。公元1295年,袁震元从温州港出发,奉命随袁的使者访问真腊(今柬埔寨)。次年(1296)去了乡下,住了一年,大德元年(1297)回国。根据我所听到的,它被写进了一卷“真实的拉风俗记录”。记载了它的山川河流、植被、城堡宫殿、风俗信仰、工农业贸易等。这是一份珍贵的国际历史文件,有法文、英文和日文的各种译本。书中记载的首都是现在柬埔寨的吴哥窟。由于他在元史中没有传记,后人对他的生平不甚了解。
一起旅行的团体
一行(683 ~727),佛僧名。张遂,唐高宗弘道元年生于武功县,玄宗开元十五年死于古都长安的华严寺。生于兴州巨鹿(谈威州长乐)。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教徒。他主持了新历法的修订,最重要的成就是《大衍历》的编纂。他在制作天文仪器、观测天象、主持天文大地测量等方面也做出了很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