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大才女是谁?
吕碧城(1883 -1943),安徽旌德人,生于1884年。其父卢凤岐,光绪三年进士,与晚清著名诗人樊增祥同年,曾赴陕学政,家世显赫。我们有四个姐妹,吕碧城是第三个。吕碧城和她的吕碧城。
她的姐妹吕惠如、吕,以诗著称,被誉为“淮南三路,举世闻名”吕碧城12岁时,在诗歌、书法、绘画方面的造诣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当时,有“才子”之称的樊增祥读了吕碧城的诗,不禁为之惊叹。当有人告诉他这只是一个12岁女孩的作品时,他惊讶得不敢相信。1895年,父亲卢凤岐去世,吕碧城的母亲从京城回来处理祖产。因为宗族觊觎陆家的财产,他们唆使土匪劫持她的母亲。吕碧城在北京听到了这个消息,四处寻求帮助,并写信给父亲的朋友和学生寻求帮助。几经周折,事情终于圆满解决。然而,这一事件使小小年纪的吕碧城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但也使与吕碧城订过婚的王甲产生了戒心。他认为吕碧城小小年纪就能发号施令,所以他提出了解除婚约的请求。陆家孤儿寡母不愿争辩,遂同意,双方同意解除婚约。然而,在那个时代,离婚对一个女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虽然吕碧城是一个新女性,但她曾经为自己感到难过,这对她未来的婚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婚约解除后,的母亲带着她四个未成年的女儿到她的叔叔颜那里,他被任命为塘沽的运盐使节。
《大公报》倡导女权。
1903年春天,20岁的吕碧城打算去天津参观一所女子学校,她的侄女想进入一所新学校。她守旧的叔叔严厉地责备她,吕碧城一时生气了。第二天,她从家里逃出来,独自踏上了去天津的火车。她不仅没有路费,连收拾东西的时间都没有。一个富婆独自出门,在当时是令人震惊的举动。这次离开是吕碧城文学生涯的开始,也是她与各界名流交往的开始。身无分文、举目无亲的吕碧城在去天津的火车上认识了佛照楼宾馆的老板娘,到天津后就住在她家里。但没有经济来源,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只好写信给住在《大公报》报社的方太太求助。这封信刚刚被《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看到。英敛之读了这封信,被吕碧城的文采所折服,连连称赞。不仅如此,渴求人才的英敛之也前去拜访,询问原因。她非常欣赏鲁的勇气,立即同意聘请她为《大公报》的见习编辑。从此,吕碧城开始了独立的生活。吕碧城到《大公报》才几个月,就多次在报纸上发表诗作,章法严谨,文采横溢,为诗坛前辈所称道。她继续撰写提倡妇女解放、宣传女子教育的文章,如《论提倡女学的目的》、《寄语中国女同胞》、《锲而不舍地宣传女强人》等,引起强烈反响,吕碧城在文坛声名鹊起。她率真的气质和诗中透露出的横刀立马的精神,深受当代人,尤其是新女性的向往和敬仰。当时有“咸推吕碧城无处不在”的盛况。1908年,光绪、慈禧相继去世,大量民众为此不安。好像慈禧一死,国家就没了主心骨,不知道怎么办。这时有人填了一张“百字令”:“派,写一幅婵娟,玉衣轻羽,禁永远起落恨眉如剑。屏蔽边疆,北京金弊,轻失,游魂地下,羞见汉唐雁。”并题写了慈禧的画像,刊登在报纸上,痛斥慈禧,说她在主朝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愚弄了清朝的山河,把中国边疆的大量领土和国库的大量钱财送给了帝国主义国家。当她去冥界的时候,她一定害怕见到汉高祖的吕后和唐朝的武则天。这让清政府非常愤怒,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引起轰动的词作者是当时年轻的吕碧城。从1904到1908,在《大公报》的帮助下,吕碧城积极发表大量提倡女权、主张妇女解放的文章和诗歌。她结识了一大批当时的妇女运动领袖,尤其是秋瑾。1904年5月,秋瑾从北京来到天津看望吕碧城。两人相识不到四天,但一见面就一拍即合,情同姐妹,言语上立刻成了朋友。这可以称之为两个新女性之间的因缘故事。秋瑾曾用“毕成”这个名字,京华人都以为吕碧城的诗是秋瑾写的。两人见面后,秋瑾“大方注销了名字”,因为吕碧城早已名声大噪,“毕成”一号从此要献给吕碧城。在谈话中,秋瑾建议吕碧城去日本参加革命运动。吕碧城承诺用“口水战”在远处呼应秋瑾。此后不久,吕碧城在《大公报》发表了两篇文章,分别是《持之以恒兴女强人》和《教育是立国之本》,两篇文章都不同程度地显示了秋瑾的影响力。1907年春,由秋瑾主编的《中国妇女报》在上海创刊,刊物由吕碧城执笔。1907年7月5日,秋瑾在绍兴被杀。吕碧城用英文写了《革命妇女秋瑾传》,在美国纽约、芝加哥等地的报纸上发表,引起相当大的反响。吕碧城与秋瑾的接触也引起了官方的注意,以至于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一度有了逮捕吕碧城的想法。只是因为没有更多的借口,所以没有实施。
经营女性,教育现代女性
除了在《大公报》上积极倡导女权,做解放妇女思想的先锋外,吕碧城在办女学的实践中,还积极筹办北洋女公学。首先,吕碧城多次发表演讲,宣传创办女子学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她把提拔女性的研究上升到关系到国家兴亡的高度,以此来冲击几千年来积累的“女人无才便是德”的过时观念。另一方面,女权运动的兴起恰恰证明了社会中男女的不平等。“如果你想要平等和自由,你就得和男人文明相处,学习有用的知识,变得强大。”吕碧城认为,开办女子学校,启迪女性智慧,促进女性权利,是国家自强的根本。为了实践自己的理论,吕碧城积极组织女子学校,英敛之将她介绍给严复、严范孙、傅增湘等吉尼斯著名人士,以寻求支持和帮助。在天津道印堂、等官员的倡导下,北洋女子公学于1904年9月成立,鲁为总教师。两年后,“北洋女子学院”更名为“北洋女子师范学校”,年仅23岁的吕碧城被任命为监事(相当于今天的“校长”),成为中国第一位担任这一高级职务的女性。吕碧城在当时女子最高学府呆了七八年,从教学晋升到学校督导。她将中国的传统美德与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相结合,将中国的传统知识与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相结合,使北洋女子公学成为中国近代女性文明的摇篮之一。她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将来也能投身于教育和培养下一代,为文明社会的到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周恩来的夫人邓曾在这里听过的讲座。
环游世界,提升中国女性的声望
吕碧城的志向不仅在于教育,还在于复兴国家的志向。在她的许多文章中,她谈到了如何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她认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里,中国要想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要和4000万人结合起来,所以2000万女性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解放妇女,男女权利平等,是国家强大的必由之路。她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世界,拯救人民。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吕碧城被聘为总统府秘书。她野心勃勃,想展示自己的野心,但黑暗的官场让她心灰意冷。1915年,当袁世凯篡位的野心昭然若揭时,吕碧城毅然辞去北京的职务,移居上海。短短两三年,她在与外商的联合贸易中积累了可观的财富。可见她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有着过人的经济头脑。吕碧城去了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文学和美术。她还是《上海时报》的特约记者,把她在美国看到的东西寄回中国,让中国人和她一起看世界。4年后,他完成学业回到中国。1926年,吕碧城再次独自出国,漫游欧美。这一次,用的时间更长,达到了7年。她把自己的故事写成了《欧美漫游记》(又名《洪雪的事业》),在北京的《顺天时报》和上海的《半月谈》杂志上连载。吕碧城两次周游世界,写了大量描写西域风情的诗歌,这些诗歌脍炙人口,流传一时。她的诗歌造诣深厚,尤其擅长填词,被誉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诗人”。传世作品有《吕碧城集》、《方鑫集》、《朱晓词》、《雪画词》、《湘录》等。1928年,她加入了世界保护动物委员会,并决定成立中国保护动物协会。1929年5月,她接受国际保护动物协会的邀请,前往维也纳参加会议。她盛装出席,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代表们惊叹不已。在旅行的过程中,无论走到哪里,她都特别注重自己的外表和言行举止。她认为她代表着中国两亿女性同胞,她想让世界欣赏中国女性的优雅。此后,她周游世界,宣扬动物保护的理念,成为这个组织中最好的宣传员。吕碧城非常叛逆,他不同意贤妻良母是唯一美德的传统观念。与她交往的名人中不乏能人和高官,但她早被抛弃的阴影却一直萦绕在她的婚姻中。再加上她自力更生,总觉得身边没有对手,所以宁愿孤独终老。有朋友问她结婚的事,她回答:“生活中能被夸的男人不多。”结果,尽管吕碧城很优雅,她却终身未婚。
妇女运动述评
吕碧城作为《大公报》的第一位女编辑,在20世纪初享誉京津。她的诗歌创作很有天赋和才华。她是辛亥革命前后著名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被称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诗人”。她创办了京津最早的女子公学——北洋女子公学,并于1906增设师范系,成为北方第一所正规女子师范学校。她不仅亲自参与教育实践,而且特别注重宣传自己的教育思想,不遗余力地宣传创办新式女子教育的好处,大力推动近代女子教育。吕碧城不仅是女子教育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男女平等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她是倡导女权和女性研究的深度冲锋。她在《大公报》发表的关于妇女研究、妇女权利、妇女教育的文章和诗歌,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反响,许多学者为诗歌投票。此外,吕碧城一直坚持只用文言文写作,反对五四时期开始的白话文运动。但也有论者说,以鲁的艺术感觉和描写技巧,如果能用白话文写作,她的成就可能会超过新文学史上其他几位女作家。
绝对美女的“剩女”吕碧城
吕碧城的一生是传奇的:她不仅是“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诗人”、社会活动家和资本家,而且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女权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
难得的才女
吕碧城,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其父卢凤岐,光绪三年丁丑进士。曾任国史馆助理员,山西政治学者,家藏三万卷。受书香门第的影响,吕碧城聪明而早熟。9岁时,与一个姓王的乡绅的儿子订婚。13岁时,她的家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的父亲因病去世,又因为没有孩子,家里所有的财产都被她的人霸占,母亲颜也被强行禁闭。小吕碧城挑起重担,给父亲的朋友和学生写信,四处求援,使被囚禁已久的母亲得以逃脱。然而,吕碧城的“公婆”很警惕:这样的儿媳妇将来可能很难管教,所以她提出了离婚。从此陆家孤儿寡母,势单力薄。
《大公报》的主要撰稿人
后来,的母亲带着四个未成年的女儿投奔塘沽的舅舅颜,开始住在一个寄人篱下的房子里。戊戌变法后,改革派的斯图文德对自己闺阁中的生活感到不满。20岁时,吕碧城从家里逃了出来,踏上了去天津的火车。因为没有经济来源,生活一时陷入困境。她偶然得知她叔叔的秘书的妻子住在《大公报》,于是给她写了一封求助信。这封信碰巧被《大公报》总编辑英敛之看到了。他非常欣赏吕碧城的勇气,当即决定邀请她担任《大公报》的见习编辑。从此,吕碧城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才女吕碧城入驻《大公报》不过几个月,其格律严谨、文采横溢的诗作已为前人所称道。从1904到1908,吕碧城成为《大公报》的首席撰稿人。
社交明星。
那时候,吕碧城的倩影经常出现在各种聚会上,一时间成为京津一道奇特的风景,人们对这位有思想的美女和才女印象深刻。当时,有许多人追求吕碧城。据说吕碧城眼光很高,只看中了梁启超和汪精卫,却觉得梁启超太老(比吕碧城大9岁),汪精卫太年轻(和吕碧城同岁)。此外,《大公报》总编辑英敛之崇拜吕碧城,甚至引起了这位英国女士的误解。吕碧城这样谈论她的情感感受:在生活中能得到满足的男人不多。我的目的不是钱的多少和家庭地位,而是在文学上的地位,所以很难找到合适的伴侣。
提倡女权的教育家
在担任《大公报》总编辑期间,吕碧城借助这一舆论阵地发表了大量主张妇女解放的诗歌和文章。创办一所新的女子学校成了她的目标。为了帮助吕碧城创办女子学校,英敛之把她介绍给严复等人,以示支持。教育家严复很早就听说了吕碧城的名字,并对她非常欣赏。她不仅收她为女弟子,还向总督袁世凯极力推荐吕碧城,说她是创办女子学校的最佳人选。于是袁世凯欣然同意,让她帮忙筹办女子学校。1904 165438+10月17、北洋女子学院正式成立,吕碧城任首席教师(教务长)。两年后,23岁的吕碧城被提升为主管(校长)。这样年轻的女校长在当时的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在这片校园净土上,吕碧城不遗余力地推动新式女子教育。许多在这里学习的女孩后来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和艺术家,如邓、、许广平。
从秘书到外行
中华民国成立后,袁世凯任总统,吕碧城任总统政府机要秘书。袁世凯想当皇帝后,吕碧城对袁世凯及其追随者不屑一顾,毅然辞职,随母亲移居上海。短短两三年,她积累了可观的财富,成为一名富有的女商人。1918,吕碧城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文学和美术,四年后回国。1926年,吕碧城再次独自出国,漫游欧美七年。吕碧城终身未婚,并逐渐对宗教感兴趣。1930年,吕碧城正式皈依三宝,成为居士,法名满志。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吕碧城从瑞士回到香港。1943 65438+10月24日,她在香港九龙独自离世,享年61。
小红
小红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英,笔名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为了逃避婚姻,她在窘迫中给报社投稿,于是认识了肖军,两人相爱了。萧红也从此走上了写作的道路,他们一起完成了散文集《上市街》。1934年,萧红完成小说《生死场》,在鲁迅的帮助下作为“奴隶系列”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萧红的左翼现实主义风格小说包括长篇小说《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比较成功的小说有在香港写的记忆小说《呼兰河传》,以及《在牛车上》、《小城三月》等一系列回忆家乡的短篇小说和故事。萧红,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女神”,是民国四大才女中最悲惨的女人,也是一个传奇人物。她有着和词人李清照一样的人生经历,一直处于极度的痛苦和大起大落之中,可谓是比较不幸的一个。然而,她以一个虚弱多病的身体面对整个世俗世界。在国难中,她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挣扎,一次次与命运抗争。虽然她的作品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但却为女性意识增添了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以“人性的愚昧”和“改造民族灵魂”为艺术追求,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剖析”中深情呼唤民主精神和人格意识。萧红的一生,是一种不向命运低头的挣扎和挣扎的一生。应该说,是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她的命运,触发了她开始文学创作,她进入了她的生活。这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写作天赋的女人,命运悲惨。1942年10月22日她在香港去世的时候,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回宇)
传记笔记
萧红(1911 . 6 . 2—1942.1.22),原名张乃英,黑龙江呼兰人。他小时候失去了母亲,从65438到0928在哈尔滨读中学。他接触了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其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因为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的不满,他在1930离家出走,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1932年,他们与萧军生活在一起,他们结识了许多进步文人,参加过反清抗日活动。1933年,他和肖军自费出版了第一本作品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出版了名著《生死场》(以笔名萧红开头),萤火虫的文学世界。1936年,为了摆脱精神上的困扰,他游历日本,在东京写了散文《孤独的生活》和长诗《沙粒》。1940年随端木蕻霏抵港,不久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小说《呼兰河传》。1942年,历经坎坷在香港去世,享年31。
作品目录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肖军合著,1933(自出版),《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荣光书店;1980、马伯乐人的滴水薪架(散文集)1936、文生的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的《在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的《鲁迅先生的旷野回忆》重庆时代书店(散文)1940、的《重庆妇女生活社》(中篇小说)654331979,黑龙江人的手(小说)1943,桂林方圆书店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店萧红选集(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萧红选集。1981、黑龙江人民短篇小说荀萧红1982、黑龙江人民散文选萧红1982、百花萧红(中国现代作家作品选)1984、人文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
石评梅
简介
石评梅
石评梅(1902 ——1928),原名露比,山西省平定县城关人。父亲史明,字定成,清末举人,家在平定城书香门第。石评梅从小聪明好学,很受父母欢迎。从她三四岁开始,父亲就教她认字,她每天晚上都坚持。有时候认不出她,即使夜深了,也不让她睡,直到熟悉了。后来她进了小学,白天和孩子们一起上课。晚上放学后,她爸爸仍然教四书和诗经。因此,在童年时期父亲的严格教育下,平美奠定了中国文学的基础,也为以后的文学活动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后不久,平美的父亲史明到省城太原的山西省立图书馆读书,于是平美的父亲来到太原,进了太原师范附属小学,毕业后直接进了太原女子师范学校。石评梅因其才华和良好的家庭教育而被称为才女。石评梅的叛逆思想和组织能力,在女教师学习期间已经显露无遗。一位女老师引起了轰动,她是组织者之一。风潮过后,学校想开除她,但因为她的才华,她被复职了。1919暑假,石萍梅从太原女子师范学校毕业,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走这一步,是对石评梅思想和意志的考验。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一般人认为:“一个女孩子中学毕业就可以了,何必再去深造!”但是,她一直在学习,在奋斗。在父亲的支持下,她离开山西,去了北京读书。到了北京,她本来是要报考女子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但是女子师范大学中文系不招生,她就改到了体育系。来到北京这个全国思想活跃的中心,是石评梅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那是五四爱国运动刚结束,新文化新思想方兴未艾。就文学革命而言,鲁迅等人发表了一系列新的文学作品,白话文开始取代文言文。旧的封建道德伦理受到强烈冲击,民主和科学成为思想进步的年轻人心目中的新旗帜。在新思潮的影响下,石评梅一方面在女子师范大学刻苦学习,另一方面开始为报刊写诗、散文。2月20日,192110,石评梅的诗《夜行》在山西大学开办的刊物《新* * *和谐》第一卷正式发表。1920年,石评梅认识了高,北京大学学生,五四运动健将,山西最早的生产者。这是石评梅人生的又一重大转折。在同乡会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们的父母有交情。在异乡遇到老朋友,特别亲切,于是他们建立了友谊。他们经常通信,谈论想法和抱负。15年4月15日,石评梅给高写了一封信,倾诉了她思念的忧伤。高第二天就写了一封信帮她分析,年轻人普遍感到无聊的原因在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所以我决定承担起改造世界的责任。这的确是一件又大又麻烦的工作,但如果不是的话,悲伤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我决心走我的路”;“我相信,如果我们改变制度,年轻人在当下社会所享受的悲伤就会得到缓解——虽然不可能完全如此,所以我希望我的思想和努力完全集中在我想做的‘转变’上。”信中鼓励石评梅“积极起来,粉碎这些枷锁”,“被悲哀唤醒,去承担幻灭和悲哀的事业,成为一个奋斗的人”。高因为自己的贴心想法,认为石评梅是一个很有可取才华的女人,从友情变成了爱情。石评梅也视高为知己。1924年,因张被捕谋反,高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他在北京的住所拉库胡同16号乔装脱逃,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告别了石评梅的住所。石评梅后来写文章回忆说:“在杏坛已经抓了几个人,在他的住处观有游击队等着他。今晚,他冒着很大的风险,盛装来和我告别。”他劝石评梅“不要怕”“没关系”。“即使他被捕入狱,他也不怕。如果他害怕,他就不会做这个生意。”这件事给石评梅的教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23年5月下旬至6月下旬,石萍梅与体育系12人、自然史系14人一起组成“女子师范大学国内旅游团第二团”南下旅游,她们沿韩晶铁路经宝鼎、武汉、南京、上海,从青岛、济南回京。回到学校后,石评梅写了一篇五万多字的长篇游记《模糊的余辉》,连载于早报副刊9月4日至10月7日,1923。同年,石评梅完成学业,走出了女子师范大学的“红楼”。她被师大附中聘为女子部主任,体育老师,语文老师。后来,她还在春明女子学校、第一女子中学、约瑟夫女子学校和师范大学担任教师和讲师。北师大附中从1921开始实行男女同校。在那个封建传统思想还很顽固的年代,敢于破除旧礼教,真的是一件大事。至于怎么管理,怎么教,这些都是新问题。从65438到0923,石评梅担任妇女部主任后,在管理上采取理性引导、真诚感化的方法,让学生们心服口服地接受规则。她的教育管理渗透着“爱”字。她曾经说过;“我曾经不快乐,后来我发现了他们,我亲爱的小姐姐们,我才意识到我太自私了。最近看了一本小说,叫《爱的教育》。看完之后,我哭了。我发誓一辈子从事教育事业;我爱他们。我明白我之前的错误。”因此,在教学中,她总是尽力让学生受益。她平时教学时数很多,但无论多忙,对学生的课程也从未敷衍过。她经常半夜批改学生的作业,第二天早上去学校,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同龄人的尊敬。
停止
1925年3月,高病逝。高的突然去世对石评梅的精神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之后,她把所有的感情都献给了已故的高。3月29日,北京大学、国会促进会全国代表大会和山西省第一中学校友会为高举行追悼会,石评梅送来挽联,上书:“碧海晴空无涯,我们会知道什么时候再见。”他还在白布上写了一副对联,挂在追悼会上。5月8日,根据高的遗愿,石评梅、高出面将高安葬在北京陶然亭。石评梅在高陵周围种了十余棵松柏,并在墓前题词如下:我是剑,我是火花,愿生如闪电,愿死如彗星。这是高生前自题照片中的几句话,是我在他死后为他刻在碑上的。于君,我不能让你的生活像彗星一样快。我不得不把剩下的眼泪流到你的坟前,直到我不能来看你。
评《梅》
高去世后,石评梅写了十余篇文章悼念。这些作品被收入散文集《陶语》。然而,石评梅并没有沉下心来。悲痛之余,她认真思考社会和人生,渐渐明白了高所从事的是什么,精神开始振作起来。1926,她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我还是希望有所作为,不仅是作为一个作家和艺术家,更是作为一个社会革命家!”同年,她对朋友说:“我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如果我继续这样当老师,简直不可能!虽然我不能接手天心(高)的工作,但我应该为我的事业努力。你看,景清因为杀了北京这样的人都去革命了,北京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暑假过后,我一定会去南方让他们认识我,评论梅。至少我可以收集更多的信息来为革命事业大做文章!“有一次,行李都收拾好了,但因为北京教育界同事的劝阻,我妈不同意。在此之前的6月,1924,11,石评梅和陆出版了《京华日报-妇女周刊》的副刊。她用犀利的笔触揭露了攻击社会的黑暗势力,鼓舞了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