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有什么特点?

茶之美在龙井,龙井茶素有“色绿、香、味醇、形美”之称。

龙井,原本是地名,也是泉名,现在主要是茶名。龙井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龙井村。历史上分为“狮、龙、云、虎”四类,其中以石峰产的老井质量被认为是最好的。

龙井是一种烘烤的绿茶,以“色泽翠绿,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外形美观”而闻名于世。好茶需要好泡。“龙井茶,老虎流水”也被称为杭州双绝。老虎活水含有机氮化合物较多,但可溶性矿物质较少,更有利于龙井茶香气和滋味的发展。

冲泡龙井茶可以选择玻璃杯。因其透明,茶在杯中逐渐舒展,一旗一枪,上下起伏,汤色鲜亮翠绿。仔细看的话,可以说享受爱情是一门艺术。

产于浙江省杭州市郊区西湖乡龙井村。龙井,原名龙红,据说发现于三国时期。明代,人们从井底挖出易形的石头来抗旱,所以把它改名为“龙井”。龙井茶生产在唐代就有记载,在宋代就很有名。苏东坡品茶诗中“白云山有新雨旗”描述了这种茶如彩旗的特点。在清代,龙井茶尤其受到乾隆皇帝的推崇。项素有“金芽”、“无双品”之称。龙井茶有石峰、龙井、五云山、虎跑山四个不同的产地,有“狮、龙、云、虎”四个不同的品种。其中“狮子峰”和“龙井”的品质最好。龙井茶“色绿、香、味醇、形美”,这四个特点称为“四绝”。它的叶子扁平,形似雀舌,光滑、翠绿、整齐。特别是清明前采摘的“明前茶”和谷雨前采摘的“雨前茶”,叶更嫩。冲泡后,叶嫩匀,叶如彩旗,芽如炮,相得益彰,故这种茶又叫“旗炮”。它的汤鲜亮可口。鲜嫩的茶芽在80摄氏度的高温下加工,要保持茶叶的色、香、美,使每片茶叶达到“直、平、扁、亮”,堪称特殊的“工艺茶”。

西湖龙井茶以“色绿、香浓、味甜、形美”四绝著称。是国内外名茶中的珍品。任何一个真正品尝过西湖龙井茶的人都能体会到它色、香、味、形的独特品质。西湖龙井茶在清朝被定为皇家贡品,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国礼茶。西湖龙井茶的生产历史悠久。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了天竺和灵隐寺的茶叶生产。当时,根据林动的产地,茶叶被称为“香林茶”、“白云茶”、“宝云茶”。

龙井茶始于宋代,直到清代才真正出名。历史上根据产地分为狮、龙、云、虎、梅五个品牌。建国后,合并为狮、龙、梅三个品牌。

西湖龙井茶的独特品质是由特殊的环境水分和土壤条件以及独特的加工工艺所产生的。龙井茶区东临西湖,南临钱塘江,西北群山环绕,峰峦起伏,青山绿水,参天古树,溪水流遍;茶树长年处于“无雨长流,无云无水”的水汽生态环境中。由“西湖应时”岩、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残坡积风化而成的白色沙土和黄红色壤土,含有适宜形成优质茶叶的微量元素。

龙井茶因泉而得名,龙井村有龙井泉,一年四季不枯。相传龙井泉直通东海。早在三国时期,人们就在井边祈雨。明朝驻防浙江的首席士兵李德龄就驻扎在凤岭山脚下。正统十三年(1448),杭州大旱,兵卒去龙井取水。当时流量不足。李命士兵掘井,取出北宋时期的银条、玉佛、金锭等祭神之物。然后,突然,乌云密布,泉水汹涌。后来李德在龙井泉旁边建了一座庙,以泉名命名为龙井寺,就是现在的龙井茶房。

清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视察龙井茶区,品茶作诗,并在石峰山下的公户庙前奉上十八茶作为御茶。这四首诗深刻地描述了龙井茶的采摘、炒制、形状和质量以及茶农的辛勤劳动。《坐龙井沏茶偶遇》诗中对龙井泉水冲泡的龙井新茶的口感、独特沏茶风格、茶土、采摘季节等进行了描述,尤其是对其优雅品质的赞美,令凤团御茶相形见绌。这首诗的全文是:

龙井泉,龙井新茶,名曰烹。

寸芽自腐岩,季前烤成谷雨。

凤凰集团凭什么自吹自擂,大谈舌头如何滋润心莲?

准备反驳,嘲笑我,我还是禅。

“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龙井更佳。”(明·郜琏《四季赏》)“龙井茶,老虎流水”是杭州西湖的双重奇观,杭州西湖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好茶好水为美丽的西湖增光添彩。宋代诗人苏东坡曾写过一首诗:“我要把西湖比作西方”,“我从来没有像美人一样美”。西湖龙井茶产于杭州西湖的群山之中,历史悠久。早在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有天竺、灵隐两寺产茶。

西湖龙井茶集中在石峰山、梅家坞、翁家山、云起、虎跑、灵隐等地,这里森林茂密,竹林密布,茶园云雾缭绕,绿荫蔽日。这里生态条件得天独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约1,500mm,尤其是春茶季节,细雨绵绵,溪流频繁。土壤很深,大部分是沙壤土。唐代陆羽《茶经》中提到的“沙砾在上”,与品质优良的龙井茶诞生在嘈杂的壤土上不谋而合。龙井茶区的茶叶品种,叶嫩而微,富含氨基酸和维生素。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优良的品种为龙井优良品质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

龙井茶的采摘和加工技术相当精湛。龙井茶采摘有三个特点: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早摘龙井茶向来贵。茶农常说,“早摘三天是宝,晚摘三天成草。”明代田一恒曾在《沸泉随笔》中说“金芽宜熟,不宜谷雨后采”,说明高档龙井茶一直强调早采。通常清明节前采摘的龙井茶品质最好,称为钱明茶,而谷雨前采摘的品质尚好,称为于谦茶。此外,龙井茶的采摘强调细腻和完整。只有一个芽叫“莲心”;采一芽一叶,叶似旗,芽似枪,称“旗枪”;挑一芽两片先展开的叶子,叶形如雀舌,称为“雀舌”。通常制作1kg的特级龙井茶,需要采摘7万到8万片娇嫩的芽叶。采摘标准为一个完整的芽和一片叶,芽长于叶,芽叶总长度约为1.5cm..龙井茶区的茶农几乎每天都能在绿茶山上看到三五成群的采茶姑娘,提着茶筐,用熟练的双手像小鸡啄米一样采摘娇嫩的龙井茶。长期以来,按时分批拣货的制度代代相传,习惯了按标准拣大留小。春茶一般前期每天或隔天采摘,中后期一定要隔几天采摘。所以全年产茶季节要采摘30批左右,采摘次数是龙井茶独有的。

采集的鲜叶需要在室内摊薄,厚度在3 cm左右,中下原料可以略厚。摊放8~10小时后,叶片失水,重量减少15~20%,鲜叶含水量达到70%左右。目的是散发草香,增强茶香,减少苦味,增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鲜度。还能使炒出来的龙井茶外观光洁,色泽翠绿,无结块,提高茶叶品质。

摊好的鲜叶需要经过筛选,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分别炸制,让不同等级的原料用不同的锅温、不同的手势炸得恰到好处。

高档龙井茶是在光滑的特制铁壶中单手炒制而成,不断变换技法。炒法有摇、拍、握、抛、抓、推、扣、压、磨等。,被称为“十大技巧”。炒制时,技法根据鲜叶大小、嫩度、壶中茶坯成型程度不断变化,十分巧妙。只有掌握了熟练技能的人,才能炒出香、味、形俱佳的龙井茶。而且因为是手工在火锅里操作,劳动强度很大。难怪乾隆皇帝在杭州看龙井炒制时,也感叹劳动之大,技艺之精。

高级龙井茶的炒制分为青锅、回潮、炒锅三个工序。绿壶,即水定形初步造型的过程,当壶温达到80 ~ 100℃时,涂少许油脂使壶更顺滑,放入约100克的摊叶,从抓握握手开始。射出一定水量后,逐渐切换到拿、压、抖、甩手进行初步造型,压力较轻。

出壶后薄薄摊润,摊凉后过筛,筛底茶另焙。一般来说,涂抹和湿润的时间为40~60分钟。

烘焙的目的是进一步的整形和油炸。通常四盆青壶叶合为一盆,叶量250克左右。锅温60 ~ 70℃,需要煎20~25分钟。锅温要分低、高、低三个过程控制。手势压力逐渐增大,主要是抓、扣、磨、按、推。重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壶。翻炒至绒毛脱落,平整光滑,茶香显露,破碎。含水量达到5-6%时,即可出锅,摊凉,去黄片,筛出茶粉。

西湖山区的龙井茶,由于生态条件和炒制工艺的差异,历史上分为狮、龙、云、虎四大类。狮名产于龙井村狮峰一带,龙名产于龙井、翁家山一带,云名产于云起、梅家坞一带,虎名产于虎跑、四眼井一带。后来根据生产的发展和品质、风格的实际差异进行了调整,分为“石峰龙井”、“梅坞龙井”、“西湖龙井”三类。“石峰龙井”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鲜醇,色泽微黄,素有“糙米色”之称。“梅坞龙井”外形美观,平整光滑,色泽翠绿。“西湖龙井”叶嫩,但香味不如龙井、梅坞产的好。三类中,“石峰龙井”品质最好。

高级龙井茶色泽碧绿,外形扁滑,形似“碗钉”,汤色鲜绿色,清香如兰,滋味甘甜鲜爽,有“色绿、香、味醇、形美”之美誉。

品尝高级龙井茶时,用玻璃茶杯和85℃左右的开水冲泡,1分钟后揭开茶杯盖,避免闷熟味。冲泡后芽叶一旗一枪,错落在竖杯里。芽叶挺立,起伏,栩栩如生,就像兰花的盛开,竹子的盛开。享受饮酒,齿颊留香,让人感触颇深。龙井茶的特点是香味浓郁,口感醇厚,不浓烈。要慢慢品,不努力是体会不到它的香味特征的。清代茶人陆机曾赞道:“龙井茶真甜而不香,呷之似无味。喝了之后感觉牙齿和脸颊有一种和谐,无味,甚至无味。以利人,不浅所以能治病,贵如珍宝。”

辩题:主持天柱寺,姓徐武祥,雄辩法号,1091死于龙井,享年80岁。

历代学者对西湖龙井茶赞誉有加,现已发现专著40余部。苏东坡和汤涛的绝句“我要把西湖比作西湖”“我从来没有美人好”“湖光山色归来不准我当茶农”体现了文人对龙井茶的热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委员长等党和国家老一辈领导人,以及、江总书记、主席多次亲临茶区,关注龙井茶的生产。毛主席题词“龙井茶,虎流水,天下第一”。朱德主席撰文《望西湖茶区》“石峰龙井产名茶,产百队;开坡400亩,年收入增加了。”诗歌。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先后五次到龙井茶区梅家坞村视察指导龙井茶生产,两次亲自修改著名作曲家周大丰创作的《采茶舞曲》。现在,梅家坞村建有周恩来总理纪念馆,已成为茶区的一个旅游景点。

《采茶舞》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中小学音乐教材。歌词说“采茶多快好省,换机器多快好省,换钢铁多快好省”,表达了西湖龙井茶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今天,当我们即将乘火车进入杭州站时,可以听到火车上播放的《采茶舞》优美的旋律,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当年的梅家坞、龙井寺,聆听周总理的教诲,* * *商人和国家的建设大计;和爱新觉罗洪礼喝西湖龙井茶,聊往事,聊今日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