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华庄中学
1973至1978海安西部青墩遗址(原沙岗公社青墩大队)的发掘和研究表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海安县中西部就已有人登陆,并有人类聚居。夏商周时期,海安地区属于九夷(怀夷)。于将天下分为九州,海安是扬州的领地。从周武王到周元王,海安地区属于吴国。春秋战国时期,海安及周边几个郡被称为“海阳”。现在的如皋、海安、泰州都属于吴国,地名云,就在今天海安的李法桥一带。据清代李法桥碑文《海安县志大事记》记载为“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协在云”。这可能与事实不符,因为据新版《如皋县志》记载,《左传》记载:“鲁哀公十二年,侯伟遇吴玉中”。根据《左传》中对十二年经传的记载,笔者认为吴、鲁、魏、宋应在此会师。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吴越灭,海安地区越多;周宪三十五年(前334年)灭楚,海安为楚地。秦统一中国后,海安属东海郡广灵郡。汉初属东阳郡,初属东楚。第五年(前202年)属楚国,次年属荆国,十二年属吴国。汉景帝三年(前154),属江都。汉武帝开国大典第六年(117),设临淮郡,辖29郡,海安属海陵郡(见《汉书》第1589页)。汉元五年(前106),临淮郡属徐州刺史部。东汉时,海安还是海陵郡地。汉献帝十八年,曹操弃海陵郡。三国时,吴国的吕岱回到海陵县。西晋太康元年(280),仍设海陵郡,属徐州广陵郡。
二、东晋改唐海安几郡。
据《宋史》(1055页)、《郁芳纪要》和《咸丰海安县志》记载,晋安皇帝伊Xi七年(411年)分设广灵县,下辖建陵、临江、如皋、宁海、葡萄等县。民国时期《如皋县志》、《郁芳纪要》记载宁海县在如皋县北部。《咸丰海安县志》认为宁海县现为海安县,《海安县志》(1997版)也采用了这一观点。其县治所在地不祥,难以详考县域。事实上,从《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集的东晋疆域图来看,宁海县比今天的海安要大,而且不仅今天的海安有一部分在其疆域内,今天的东台、如皋、靖江、泰兴都在其疆域内,呈西南-东北走向。太史七年(471),南宋明帝建立新平郡,辖江阴、海安两县(据《宋书》1058页)。《辞海》(1121)删节本1999版描述为“南宋海安郡,废于唐。“齐永明五年(487),新平县废,置吉昌、海安两县(《咸丰海安县志》)。此时海安县的县城就是现在的海安镇。此时宁海县地图标注的是西部如皋、靖江、泰兴,可能有些不准确。海安县不久即废(时间不详),其版图仍属宁海县。东晋至隋朝,宁海县继续存在,辖区发生变化。北朝郑玄元年(578),撤销葡萄县(今如皋白蒲),临江县(今如皋石庄)并入宁海县。隋开帝九年(589),如皋县也并入宁海县。此时的宁海县包括海安、如皋及如皋东南、西南以外的地区。唐武德元年(617),宁海县改名为武陵县。不久宁海县并入海陵县。唐中宗景隆二年(708),海安郡位于海陵郡东,郡址在海安镇,即当时的如皋郡。由于海水倒灌,海安县东部被海水淹没,于是海安县于唐玄宗十年七二二年再次并入海陵县,隶属扬州。几十年后,公元766年(唐大历元年),淮南巡抚李担心海潮上涨,修筑了一条海防堰,从滁州盐城(今淮安)至扬州海陵,绵延142里,取名长风堰。长风堰在后世屡建,为保障苏北沿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从唐朝中期到民国一千多年,海安的隶属关系发生了变化。
唐中后期,海安仍属海陵郡。五代十国时期,在海陵县东部设立静海所。南唐时,海陵升为泰州。后周咸德五年(958),泰州等地归后周管辖,海陵郡为扬州首府泰州的团练。宋元时期,海安地区大部分属于海陵县,海安镇是海陵县的重镇之一。海陵县的隶属关系发生了变化。1967年,宋太祖在淮南路(知道三年改为淮南路)的泰州军。宋天宝二年(1024),范仲淹出任西溪(今东台)盐官。他带领四万多士兵,历时四年,修筑了海晏(庙湾至栟茶),保护海安、东台沿海农田不受海水入侵。宋神宗熙宁五年(1022),改为淮南东路。南宋仍属台州。元世祖致远十四年(1277),位于泰州路,属海陵、如皋两县。海陵县辖海安镇、角斜场,属江淮中书省。元二十一年,泰州道总督府改为泰州,隶属于江淮等地的扬州道总督府。至元二十三年,江淮等地改为河南省江北等地。
明朝洪武元年(1368),海陵郡入泰州,属直隶中书省扬州府,明朝永乐二年(1404),属南京扬州府,海安镇、西昌场属泰州。清顺治三年(1645),泰州归华南刺史扬州府管辖。清雍正二年(1724),隶属江苏政务院。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隶属江宁外交部。龙超三十三年,东台县位于泰州东北部。至此,海安县东南在如皋县,北在东台县,中、西、西南仍属台州。民国元年(1912),泰州改为泰县,海安属泰县,如皋、东台均属江苏省。3年,属江苏淮阳路。16,海安镇道飞,属台县八区。今天,南莫镇南部、墩头镇、姬胡镇、大公镇、固本乡、海安镇、曲塘镇、崖州镇、孙庄镇、城东镇北部,甚至西昌镇西部都属于泰县。海安镇以南、城东镇以南、西场镇以南、鲍莉镇以南属如皋县;南莫镇北部、白店镇、墩头镇、大公镇大部分、鲍莉镇北部、角斜镇、老坝港镇属东台县。
第四,民主政府建立海安县及其后的区域变化。
1940年,新四军东进抗日,苏中地区相继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同年5438年6月+10月在海安镇成立泰县民主政府,1941年2月迁至农村。辖崖州、海安、利发、鲍莉、姜多(今泰县)、栟茶(今如东县)六个区。不久,又增加海南、角斜、曲南三区,隶属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1940、11成立,1941改为苏北行政公署)。1941年2月,在泰县通榆河以东设立台东行署。三月,重建台东县,辖立发、鲍莉、角斜、栟茶。同年7月,在杨桐运河以北,隶属于海安、曲塘、台县米白的地区,设立“海曲白河北办事处”(简称台北办事处)。5438年6月+10月,台北办事处脱离泰县,建成独立的行政区,直属苏中行署。1942,11年6月,台东县并入东台县,隶属苏中第二行政区。
1943年6月,撤销台北办事处,设立紫石县(即海安县),辖区南以栟汊河和杨桐运河为界,北以福安为界,东至鲍莉,西至米白。此后,随着战局的变化,与东台、如皋、泰县的县界频繁变动。1941年3月,新增秋湖、石岩两个新区,县城向北延伸。1944年10年,紫石县新增米白、江北、沙岗、城东四个新区,县域向西延伸。同年65438+2月,鲍莉和海府被划为东台郡。至此,紫石县南接海泰公路,北接福安至十堰线,东临串场河、通榆河,西接泰州市区。1945年8月,增加了陈苏区。9月,米白、江北、陈苏、城东四区划归台县,台县海南、去南、崖州三区划归紫石县。165438+10月,东台县鲍莉区划归紫石县,石岩区划归东台县。1946年6月,紫石县辖12区,即角斜、鲍莉、西昌、泊口、海安、海南、曲南、雅州、曲塘、高登、沙岗、秋湖。县界与今天的海安县大致相同,属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1946年八月,如皋柴湾划归紫石郡。5438年6月+10月,崖州、曲南、海南州划归泰县,泰县东、江北、米白、东台石岩、城南划归紫石县。6月,11,划出紫石县的岱口、西昌、鲍莉、角斜、柴湾、东台茶区,建立台东县。65438年2月,台东郡划归东台郡。此时的紫石县境内大致是一个以泰州、东台、海安为顶点,南以海台公路为界,东以串场河、通榆河为界,西北以泰东河为界的三角区域。1948年3月,紫石县更名为海安县,疆域不变。65438年至0949年,海安与泰县、东台县的边界再次发生变化。二月,将台县的崖州、渠南、海南三区给海安县,海安县的城东、江北、米白三区给台县。5月,东台县西昌、桥口2区划归海安县,海安的台南、石岩、溱东3区划归东台。六月,鲍莉、东台被划为海安县。当时海安的版图与六月1946相同,辖鲍莉、西昌、波口、海安、海南、崖州、渠南、曲塘、姬胡、沙岗、秋湖1区,65438。当时县城的东端是角斜镇,与如东县城接壤;西端是沙岗金阳村,与东台、泰县接壤。西南端是崖周亚湾村,与泰兴接壤;南端金庄村(今崖州镇),与如皋县接壤;北端是凤凰村(今墩头镇),与东台县接壤。
1949年4月,撤销苏皖边区政府,设立苏南苏北人民行政公署。海安隶属于江苏北部的泰州行政区。1950 1月,划归苏北南通行政区。1953 1月,撤销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区,设立江苏省,海安属江苏省南通地区(1971年改为南通地区)。1956年5月,如东县陈庄乡划归海安县。1959年4月,如东县旧人民公社划归海安县,县域延伸至黄海,海岸线6公里多。1959年冬至1960年春,海安盐场填海造地,1962年开挖北岭河,导致盐场报废。1965 165438+10月,如东、海安两县达成协议,纳朝扎以西四师宗6454亩土地划给海安县,以东7000亩土地划给如东县。1979年底至1980年初,海安填海造地建设北凌闸。1983年2月,江苏省撤销地区行政公署,海安隶属南通市。6月1984,6月165438+10月至2月65438,围垦北陵闸下游滩涂,总围垦面积3.4万亩,海岸线延伸至8.55公里。至此,海安县形成了今天的区域:当时辖42个乡,5个农场,东临黄海,西接姜堰市(原泰县),南接如东县、如皋市、泰兴市,北接东台市,总面积1108平方公里。1995 65438+2月,海安县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原42个乡镇调整为34个乡镇。老乡合并为老坝港乡,曹苑乡合并为鲍莉镇,海北乡、海南乡、田庄乡合并为海安镇,化庄乡合并为曲塘镇,邓庄乡合并为南磨镇,双溪乡合并为墩头镇。2000年,海安县再次合并部分乡镇,原18乡、16镇调整为14乡、15镇。5438年6月+10月,青坪乡并入姬胡镇,北岭乡并入大公镇;4月,岩口镇并入角斜镇,丁所乡并入鲍莉镇,壮志乡并入西场镇。2001,1,海安县第三次合并镇,29个镇整合为22个镇。新胜乡、汉阳乡合并为杨满河镇,利发乡与南屏乡、开发区合并为城东镇,王铎乡、张铎乡、崖州镇合并为崖州镇,李庄乡合并为曲塘镇,沙岗乡合并为南磨镇。当年老坝港乡改为老坝港镇,全县542个村调整为217个村。2004年7月,海安县第四次合并镇,由22个镇合并为14个镇,郑龙镇合并为海安镇,杨满河镇合并为城东镇,固本乡合并为大公镇,张果乡和双楼镇合并为曲塘镇,庆忌镇和秋湖镇合并为墩头镇,英西乡和任桥镇合并为孙庄镇。全县辖14个镇,212个行政村,5个国营农场,总面积112平方公里。
海安文化
从青墩走来的海安文化多姿多彩。“海安花鼓”北上北京,南下杭州,参加首都国庆晚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演出,参加上海世博会江苏周活动。荣获中国文联民族民间广场最高舞蹈奖“山花奖”;黑龙舞展呈现的是海安人奔放热情的豪情,是闻名全国的“中国民间艺术(舞龙)之乡”。多部文艺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北陵农民运动会闻名于世。
海安工业基础雄厚。海安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机械电子工业基础雄厚,生产规模、加工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在全省名列前茅。丝绸、纺织工业与成龙配套,纺织产品畅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家纺织服装生产加工和丝绸出口基地之一,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等国家。海安农业极具特色,是著名的“中国鸡蛋之乡”、“中国茧丝绸之乡”、国家大东海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全国畜牧科技示范县、江苏省生态农业先进示范县。全县桑园面积1.8万亩,年产鲜茧1.8万吨,连续20多年位居江苏省第一。家禽饲养量4500万只,鲜蛋年产量654.38+0.4万吨,居全国农区首位。
海安是中国著名的“建筑之乡”,全县拥有两家具有建筑专项资质的企业。江苏苏中建设集团拥有国家特级施工资质和对外签约权,在全国建筑业100家最大企业中排名第20位左右,多次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是全国知名的“建筑铁军”,江苏省著名建筑企业,合格率100%,部省优秀工程82项,鲁班奖16项。
海安投资环境好。人力资源丰富。是“二五”和“三五”期间的文化工作、教育、广播电视、科技、普法先进县。是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江苏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县。高年级高考学生人数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被誉为“全国教育的江苏、江苏教育的南通、南通教育的海安”。
海安生活环境优美。海安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自然环境优美宜人。它是中国最长寿的地区之一。是江苏省文明城市、卫生城市。
海安县以仅有8公里的海岸线,在海洋经济产业化、规模化、高效化上做足了文章,创下了紫菜养殖面积和产量最大、紫菜加工和出口量最大、黑籽鳗苗基地规模最大、河豚养殖和年存栏量最大、河豚养殖场规模和国家级5个“全国之最”。9月10,国家海洋局专家来县考察,认为海安县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紫菜、鳗鱼、河豚之乡。
历史名人:韩、、乔林等。
参考:/view/206462.htm?fromId=895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