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平的宛平治沙

蒙古高原东南段,霍林河环绕科尔沁沙地边缘,东西400公里,像一条哈达,这里有一个马蹄形的跨度。

进入沙漠的地方是吉林省通榆县。宛平1999回到阔别多年的通榆,看望给予他最温暖再教育的乡亲们。那一年,宛平喝了每个村民的糯米饭,回到了家乡。透过摇曳的芦苇,依然是30年前的房子,不同的是,周围矗立着数百座巨大的风车。最可用的能源是风!一幅奇怪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先进的风力涡轮机下是最贫瘠的土地和最原始的人造马犁。于是,万平带着一个能让他短期致富的造纸行业项目去了。然而,当他看到更加吝啬的盐碱地和被黄沙掩埋的大草原时,他在多年的环保工作后犹豫了:与人民的落后相比,环境恶化更可怕。宛平的心被震撼了。在65438年5月至1999年5月的一年时间里,他自费10人次,考察了从内蒙古兴安盟高里坂镇至好望角苏木、吉林通榆县同发牧场至乌兰图嘎乡方圆的2500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地区,调查草地退化和气候变化情况。从此,他的脚步再也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日益恶化的环境和日益落后的经济让他感到悲哀和难过,于是萌发了开始个人治沙事业的想法。2000年,宛平在内蒙古恩格贝沙漠看到了王明海和一位名叫远山正芳的日本老人的先进事迹。他深感震惊,更加坚定了治沙的决心。2000年6月,他毅然辞去了待遇优厚的工程师工作,用半生积攒的30多万元在同发牧场的一个沙丘上建立了自己的治沙基地。那年宛平47岁。从那一刻起,在这片被当地县领导称为吉林省西部“条件最艰苦、环境最恶劣、经济最落后”的流动沙丘上,宛平开始了艰辛的生态修复——荒漠化治理历程。他不得不在沙地生存的困境中寻找高效生态农业的新途径。

2000年6月16日,示范区开工。明明是个吉日,却没有给宛平带来好的开始,第一天就闯祸了。治疗区距离最近的村庄仍有1公里。宛平想在沙丘上建立自己的生产生活基地,但65438+万块砖和卡车被困在沙窝子里。晚上睡帐篷,白天蹲在65438+万块砖前。有人想出了一个主意:把碱土铺在沙子上,和沙子混合,在上面浇上水,这是一条简单的路。但是,这么大的工程,需要多少人拉多少土?村里都没有这条路,更别说水从哪里来了。突然,一个名词——压力在宛平先生的脑海里闪过。推土机之所以能在沙地上跑,是因为它们比汽车多了一条履带。然而,爬虫从何而来?钢铁自然是买不到的,万平先生就把木头一片片砍下来,用铁丝捆起来,做成一条400米长的“木质履带”。这样就带进来了65438万块砖,还有石灰、水泥、钢材。当时的宛平先生瘦了15公斤,连手指甲都凹了下去,手背上被风吹出了血洞。他在透支自己的生命。一开始他1年没洗脸。2000年基本建设时,气温高达46摄氏度,地表温度在58摄氏度以上。他的裤子干了以后,可以像水泥堆一样一动不动地站在地上。

2001年春天,宛平老师和志愿者们种了5000棵杨树,20000棵沙棘。资金短缺的宛平,想通过种树拿到国家植被恢复补助。常识告诉人们,植被类型的分布有其客观规律。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是森林生长发育的门槛。低于这个门槛,自然密林就不会出现,人工营造的郁闭度大的森林就会自行退化为疏林或“小老树”。这个地区的年降水量只有350—500mm。结果25000棵树中有三分之一被流沙掩埋,三分之一死于干旱或被夏季地表高温烤焦,剩下的三分之一因营养不良被风吹倒,无法熬过冬天。这个沉重的打击让万平一下子病倒了,还营养不良,几次晕倒在沙地上。“没有蒿和草,就不能种活树,不能灌溉。”在科尔沁沙地,大自然用沙尘暴把这个铁律告诉了万老师。

痛定思痛,2002年,宛平一家人外出割草,铺在沙地上。他们想利用当地的草本植物种群进行植被恢复,种子用来育苗。腐烂的草可以用来改良土壤。同时,宛平先生还花了十几万元围起了4000米长的工程围栏,被后世誉为“盖被子养草之法”。万先生除了采取“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养护为辅”和“退耕还草,禁牧”的方针恢复植被外,还需要不断地防止耕作,驱赶牛羊,看草药,保护野生动物。从2000年到2003年的三年间,宛平先生24小时守护着这片沙地。每天早上不到4点起床,工作到晚上23点左右。首先,他和20岁的工人郝明每人拿着一把铲子绕着栅栏走。一个是把昨晚猎人设下的陷阱和兔子套收起来,另一个最艰巨的任务是把进入示范区吃草的牛羊圈出来。当地牛羊四散,灵动的动物撞开围栏进入治理区,与宛平搏斗。从春天到冬天,再从冬天到春天,这不仅是一场全方位的保护,更是一场与人争夺生态修复空间和时间的斗争,一场与人传统陋习的斗争,一场与人的斗争。茫茫大漠中,只有宛平,带着一个农村青年守着这百顷绿野,吃不下,喝不上,曾经几次晕倒在沙雪中;他曾经为了保护兔子,和六个人、六匹马、十二条狗对峙了三个小时。他打了一场官司,甚至受到了威胁和恐吓...他知道这是透支,但又无可奈何:没有草和植被,就没有防风林,就没有真正的草原和高效的农田...

经过仔细的调查和思考,万平欣喜地发现,在没有过度放牧的情况下,沙地原有的植被迅速恢复,草类植物已经抢占了水源,沙地开始呈现绿色。有了植被,沙丘就不容易流动了,所以有了防风林,效果更明显。所以宛平根据沙丘的数量划分了几个生态圈。为了保护沙地的生态结构,在浅水层种植了少量的林带,以草为支撑,以林为保护。第三年,沙地上长出了原生灌木!原生动物也出现在沙子里。先是小田鼠和蛇,后来来了鹰和狐狸。齐腰深的灌木丛里,鹌鹑成群,野鸡飞来飞去,兔子慢吞吞地走着,只见獾,转眼就不见了。后来中科院专家来考察,万平的无私探索与中科院生态专家的理论不谋而合。当时专家苦于缺乏实际案例支撑理论,而宛平的实践恰恰印证了生态修复应以原生植被为基础的科学理论。

2003年至2004年两年间,宛平以恢复原生植被为主,精心引进外来物种为辅。林草植被更新技术用于增加土壤腐殖质厚度,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沙地原有的植被种类(荆棘和艾草)已经恢复到85%,一些中草药重新出现在沙地上。随着生态防风体系的形成,吸引了各种哺乳动物和鸟类来此栖息繁衍。鉴于沙区多年干旱少雨,沙土层含水量(指土壤含水量)接近于零。宛平和志愿者们打了一口100米的深井,建了一个直径20米的晾晒池,还铺设了很多滴灌管,一举两得,既满足了生长又节约了水源。

为了减缓沙丘的东进,万平先生在植被恢复的基础上,种植了防风林——乔木和灌木。当然,种植防风林不是生态修复的中心,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是一个农牧交错带,防风林是有效恢复和利用沙地所必需的。从2002年到2004年短短三年间,万先生和志愿者们打了十几口浅井,在风蚀严重的水井附近的风口区域种了多排杨树,并在杨树周围种上了沙棘。乔灌袁林当腰带,凑近看一块。但是万先生想尽办法减少种植面积。他告诉我们,这是科尔沁沙地,只能恢复到科尔沁草原,永远恢复不到科尔沁“森林”。所以种树只要保证成活率,才能达到防风的目的。到2006年春天植树时,已在处理区种植并成活了40,000棵杨树、65,438+00公顷沙棘和一些柳树和榆树。借助杨树的高大力量,可以防风固沙。杨树外围种植抗旱沙棘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多刺的沙棘及时制止了非法捕猎者。

从2000年到2004年,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科尔沁(宛平)治理区在探索和发展以草本植被自然恢复为主、植树造林为辅的高效农业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据2004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对中国科尔沁(宛平)治理区的调查结果,该区植被覆盖率已达95%,有植物100多种,动物数十种。原有的鲜活植物纷纷落户,初步形成了示范区内以食草动物为主体的生态小圈。最重要的是,流动沙丘已经基本固定,没有继续卷向农田。

探索高效农业是示范区核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修复——荒漠化治理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这项工程是世界级难题。一个人治沙的速度永远比不上出沙的速度,因为当地土地沙化不分青红皂白,所以要保证生态修复的成果不被颠覆,就必须带领农民改变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走出一条与生态和谐的经济发展之路。与人交流对于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空间尤为重要。农闲时,他走访附近的村庄,详细记录农民的家庭情况,包括耕地面积、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孩子上学情况,甚至小三娘家的情况。他希望通过了解这些最基本的人类状况,把自己的治沙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人,带动更多的人靠治沙致富,摆脱人与自然争夺资源的现状。

在现有条件下,当地农民只能靠无节制地开垦已经严重沙化的贫瘠土地来生存和发展,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当万平老师像流水一样投入护草,却见不到利润的时候,当地的孩子们高呼:创造,创造,出钱,但不赚钱。万老师知道自己不能长期这样下去,村民不能赔钱。我们做什么呢我们要走出一条既能促进生态修复,又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道路,把村民从贫瘠的土地上拉出来,让他们尽快摆脱粗放耕种、歉收的无奈局面。万平认为,应该大力恢复沙地本身的植被,小面积地种植单位价值高的经济林,而不是大面积的粗放耕作和牛羊的分散放牧。为了寻找适合沙地生长的经济林品种,万平多次走访辽宁、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十几个经济林研究所,根据沙地的独特情况,筛选出30多个同纬度生长、耐寒、耐旱的品种进行种植试验。2003年春天,非典的季节,万平用肩膀从哈尔滨扛回了珍贵的树种。2003年冬天,知道隔行如隔山,他把吉林当地久负盛名的葡萄大王请回来,在沙地上给示范区的志愿者传授种植技术和经验。通过在辽宁、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天津、北京、山西等地的调研和地方实践,万平得出了这样一个收益比例公式:

1亩(667平方米)= 30亩(20000平方米)

(葡萄的价值)(沙地绿豆的同等价值)

也就是说,农民种了1亩葡萄,相当于种了30亩杂粮杂豆。这样,更少的耕地投入可以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大面积的沙地可以“解放”出来休养生息,达到植被恢复的目的。如果项目运行正常,示范区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后(也可以说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农村生态经济模式),可以在示范区外适度推广。然后就可以恢复通榆县4万公顷流动沙丘的植被(大概6-8年:25公顷-750公顷,150公顷-4500公顷,900公顷-27000公顷)。

经过摸索经验,万先生于2004年成立了葡萄协会,组织附近11村民参与葡萄种植项目。他带领30个村民种植了10000亩葡萄树来生产酿酒葡萄。2005年,一场冰雹灾害毁了收成,宛平损失了3万元。第二年,葡萄市场一落千丈。宛平以高于销售价的价格收购了农民手中的葡萄,损失了4000多元运费。现实就这样折磨着万平,仿佛要治愈他身上这种“疯狂”的力量。面对这一切,宛平丝毫没有退缩。为了把这百公顷沙地变成绿洲,万平赌上了余生的所有保障。他辞职买断了110,000元的工作经验,多年积蓄10万元,为中小企业打工赚了8万多元,向亲戚朋友借了12万元,用父亲和自己的住房抵押贷款10万元,加上“抬款”,陆续在这片沙地上投资了75万元。举个例子可以说明一路走来的艰辛:2001年4月,宛平先生已经欠了两个月的电费,治理区的工作人员也没饭吃了。被金钱压垮的万先生想到了卖血,甚至要了吃的。万老师说:“我不要钱,但是我太需要钱了。这个项目经济潜力很大,但是现在经济效益没有显现出来,我每年需要3到5万元的资金支持,但是我没有办法去借。我们也在努力寻找合作伙伴。”

不进则退。宛平的坚韧渐渐露出了希望。2006年,山葡萄长势良好,吸引了更多的农民加入葡萄种植。2007年9月26日,吉林农业大学资深专家黄福春先生了解了宛平,并到宛平示范区指导葡萄种植。同时,他教授葡萄酒酿造技术。65438年10月30日,美国生物化学家陈为忠博士从朋友那里听说了宛平。当陈博士几次来到宛平的“沙地绿洲”时,他几乎惊呆了:“你在为全球环保做贡献,你应该申请诺贝尔和平奖!”宛平笑了笑:“我从来没有把我的所作所为和和平奖联系在一起。我只想通过遏制荒漠化和保护环境来报答这片曾经养育过我的土地。”就像宛平自己说的,为了这片养育他的土地,他愿意在巨大的压力下做他的“环保保土”。

看到野生葡萄丰收在望,万先生欣慰地说:“目前示范区近30户农户种植的酿酒葡萄长势良好,明年8月就能挂果。最近有一家酿酒公司联系我们要签收购合同。我们是实践者。既然目标定了,就要坚定前行——用高科技、高效率把30户、100户、一村两村从沙化土地上拉回来,让更大面积的沙化土地休养生息,让更多的村民在这个生态修复工程中脱贫致富,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这既是我们示范区的宗旨和责任,也是我们的工作和乐趣!”更令人振奋的是,从2006年开始,万平老师将其成功经验推广到毗邻内蒙古的兴安盟高里坂镇万亩沙地,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治理沙地的同时,万平先生深刻认识到对环境的重要性,所以他利用一切机会在各种场合进行环境教育。万老师的个人名片上印着他两个非常重要的职务:吉林省通榆县同发中学环保教师、名誉校长(志愿者)。这两个职位对于梦想升官发财的人来说不值一提,但却让宛平感到由衷的自豪。作为一名环保教师,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写环保教材,自愿开设环保教育课程。从示威区到学校有两三公里。他从未缺过一次课。到今年暑假,同发中学已有数百名学生从宛平老师那里毕业。这些孩子的“毕业证”很特别,是他们给万老师的保证书或者小作文。在答题卡上,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写下了自己的觉醒和决心。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话:“老师,我知道,我家那样种田是不对的。”够了。毕竟万老师是这里唯一一个担心孩子环境教育的人。毕竟他已经年过半百,时间不等人!

绿洲在不断扩大,环保、生态和谐的理念也在不断传播。万平老师不仅在治理荒漠化,还不定期在北京、长春、哈尔滨、沈阳等地的10多所高校教授荒漠化治理课程。示范区和宛平的事迹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震撼着这个国家和民族。九年来,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志愿者来到示范区工作。来自全国各高校的2000多名大学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成为示范区的支持者和劳动者。他们与宛平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示范区做了大量工作。全国各地的民间环保组织也与宛平建立了联系,向示范区捐款654.38+0.5万元。

长城外夕阳下的宛平,才是真正的科尔沁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