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二中的学校发展
1998学校迁入湖州市石雪路新校址时,校园面积为100000平方米(约150亩),建筑面积为17900平方米。有两栋用回廊连接的教学楼,一栋实验楼有20个高标准的理化实验室、计算机房和语音室。1999两栋带卫生间的学生公寓楼竣工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2000年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拥有500人看台的标准室内篮球场、乒乓球室、健身室、体操室、健身房等设施,充分满足雨天等学校体育活动需求。2001年,学校启动二期工程,新征用土地100000平方米(150亩),使整个学校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2002年,新教学楼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2003年,图书情报楼新落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8360平方米,图书馆书库一间,学生阅览室两间,教师阅览室1间。图书馆里有86000本书。学校每年订阅300多种杂志,全部开放给师生借阅。拥有3个专用电脑教室,3个语音教室,同时拥有65,438+000台电脑。2003年,学校为每个教室配备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学校多媒体教室数量达到60多个,为每个一线教师配备了先进的笔记本电脑,进一步完善了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等设施。2013年,全校拥有电脑591台,每4.75名学生拥有一台电脑;2003年,新建三栋学生公寓竣工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7440平方米;同年,新建成1标准400米塑胶田径场、10塑胶篮球场、6个塑胶羽毛球场、1个标准塑胶网球场并投入使用。
办学宗旨是培养学生坚持“报效祖国、奉献人民”的人生信念,成为“百折不挠、有能力”的新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擎天”就是要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昂扬的激情和坚定正确的方向;“立地”就是要务实、踏实、团结协作,有艰苦朴素的作风;“有能力”就是有知识、有能力、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不断探索创新。离开二中的学生要符合“四个一”的具体要求;
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二中学生在追求独立人格的过程中,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报效祖国、报效社会、报效人民为宗旨。
高雅文明的正义感:二中的学生品德优秀,人格健全,热爱生活,学习美学,诚实守信,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礼貌,正直,优雅。
一是高度和品位的文化素质:二是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有独立思考和探索新知的精神,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面广,基础扎实,敢为人先,善于学习,主动发展,具备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强健的体魄:二中的学生热爱运动,自觉健身。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和生理特点学习健身的技巧和方法,讲究卫生,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精力充沛。
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注重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结构合理、敬业精神强、富有改革活力、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第一,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
1.为教育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1999成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购置现代化教学设施,搭建现代化教学平台,为教师改革课堂教学、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更好的物质环境和条件。
2.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我们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所有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切实改变单纯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个性化地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实践证明,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不是这所学校的摆设,而是实实在在地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
1.所有的老师都应该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教育服务,进一步强调教师职业的奉献精神,强化教师的服务意识。“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已经成为这所学校教师的基本信念。为了办好湖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体教师忠于职守,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2.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专业水平。开展校本培训,加强与国外学校及其他地区的交流,多次组织教师到上海、杭州等教育先进地区的优秀学校参观学习。同时,教师自身也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度转换,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校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报考在职教育硕士。这所学校的许多老师都获得了教育学硕士学位。
3.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使教研组和备课组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教研组广泛深入地学习教学教育理论,交流教学经验和体会,开展讲座和评价,逐步实现微格教学,深入分析教学质量,找出差距和问题,切实改进。
4.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梯度建设。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一系列措施,实施校本培训,继续做好青年教师“五位一体”培养计划,进一步落实新老教辅结对工作,组织教师外出取经,开设公开课并在校园内开展视频评优,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参加省市级精品课程评优。学校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创造条件,使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取得长足进步,分别在全国和全省名列前茅。学校还大力培养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积极打造名师工程。许多中青年教师在各自的学科领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5.加快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体系,通过改革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在全市率先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原则是“按需设岗、优质优价、优胜劣汰、拉开差距”。通过改革,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整个学校的工作。为此,学校进行了各种改革,为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依据,打好基础。
①建立公平、合理、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提是考核。学校将建立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学校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②修改完善高考奖励制度。考上理想的大学,是每个学生和家长的心愿,是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不断提高高考水平和质量,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方面。学校通过完善高考奖励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社会和家长满意。
第三,学校注重教育和科研,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大力营造教学科研氛围,全体教师进一步强化科研意识,以科研为先导,逐步实现教学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每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成为一名科研教师。2003年,大型项目“发展性预备教育模式——城市重点高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被中国人民和教育部正式确立为教育科研“十五”计划,是浙江省唯一一所有项目的中学。以此次调研为载体,精心组织,全力推进研究型学校的全面建设。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实际,我们确立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工作重点,以应用研究为主。课题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更有效地解决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共性问题。
学校定期编辑学校的教育研究成果集、报刊,交流教育研究信息。目前已编辑了《研究性学习》、《教师讲座》等多个专题集。实践和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我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要开发两种校本课程:一是发挥重点中学基础教学强的优势开发基础课程,二是发挥研究性学习实施早、规范性好的优势开发拓展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要努力形成具有湖州二中特色、体现湖州二中水平的系列校本课程。截止2013年底,该校教师主编的多种教学辅导用书已经出版。
学校以德育为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第一,先为国修德
学校德育注重针对性、指导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将整合多样化的德育内容,探索和构建新的德育方法、机制和载体,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全校范围内推行德育导师制,选派道德修养好、教育经验丰富、有一定教育学、心理学基础、亲和力强的教师组成辅导组,真正体现人人做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规划、自我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行为品德,充分体现二中学生的文明风采。按照“一个原则”、“两种意识”、“三个层次”、“四个纬度”的实施策略,学校形成了以实施《公民道德纲要》为核心,以四大节日为基本载体,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的二中德育特色。
1,“一个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德育内化: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始终以完善人的道德为目标,将对学生的教育从“外求他塑”转变为“内求自塑”。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我相信学生有很强的自我完善的追求,有对自己负责的能力,有很好的塑造自己的能力。学校要为全体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自主策划和实施各种德育活动,实现自我体验和升华。
2.“两种意识”。树立“全球意识”和“现代意识”,为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将更加开放,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和世情,包括国际国内政治生活中的人和事,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学生生活中关心的热点问题。关心国家发展的前途和命运,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生自身的强烈需求,具有“全球意识”和“现代意识”。
3.“三个层次”:根据不同时代、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递进层次的德育,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一特别注重“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巩固和发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效果,提高学生道德行为、道德认知、道德心理、道德能力的内在气质、涵养、风度和水平。高二推进自信、自强、自主、自立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团委的作用,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提高自己,关心他人和社会。高三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观”教育为主线。以学校业余党校为主阵地,让党的理论和基础知识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头脑,从而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
4.“四个纬度”:学校将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四大节日”活动。以“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为德育的有效载体,包括教育和活动,让学生增进对社会、国情、科学和人类发展的体验和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学校积极实施新课程方案,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探索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通过情感体验和探究实践,培养学生永不满足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学校提前一年开展研究性学习,积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新课程体系,依托教研组和备课组有效开展新教材的学习和讨论。重视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和研究,加强选修课和活动课建设,注重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和管理。这样,该校的研究性学习正在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学校投入大量资金,重点配置创新实验室、天文地理实验室、无土栽培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场地。同时,加强和改进了对研究性学习的管理。从课时设置、选题、教师指导、活动开展到成果形成和评价,一系列工作规范有序,显现出一定的成效和影响,吸引了省内外兄弟学校的领导和同行前来参观学习。学校基本建立了以过程研究为主线的目标体系,以学年为单位确定了各阶段的课程目标。
高一以“人与社会”为主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问题意识,强化学生的综合和整体认知能力。以人文精神和科学态度,从社会生活的现实和未来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握问题的本质,判断问题的价值。
高二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具备初步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实验设计)、构建知识模型的能力,提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重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问题思维方式的创新意识打下一定基础。为学生研究的发展方向打下初步基础。
第三,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理念
学校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爱好、兴趣和特长。
高中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旺盛期。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应该学会科学锻炼,促进学生身体向正常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从学校领导到教师,都应该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新理念,不能只注重在校期间的体育课,而忽视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的能力。除了培养学生必备的运动技能,还要考虑“终身体育”的要求,将体育教学内容与未来社会生活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参与意识,让体育成为学生人生价值观的一部分。因此,学校开展了体育教学整体改革的实验研究,着眼于学生的特点,采用自主选项法进行课内外教学和活动。
分数反映了学生在选择选项时的性格、兴趣、爱好和特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不同的体能、个性和潜力,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如新兴的体力与智力完美结合的定向运动,深受学生欢迎。注重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课和活动课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使学生直接对某项体育活动的价值产生渴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满足学生直接的体育需求。推进体育教育,必须满足每个学生的“教育需要、身体需要和情感需要”,才能获得体育对每个学生和谐发展的意义。成功构建了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整体方案,确立了体育课教学的“两段式”教学形式和课外体育活动按兴趣分组的形式,研究了“两段式”教材的优化组合,实施了竞技教材。编写一套高中体育教学实验大纲。
通过一系列教育教学措施,多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1997被评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自从从1998搬到新校址后,每年的高考录取率和重点率都在稳步上升。在1999中,赵乐和卫诗在高考中名列理科第二和第四。学校设立了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潜能的“优秀学生培养工程”,学科竞赛多次获奖。学校德育创建了自己的特色,在省内外都有较大影响。
学校于1987年被授予浙江省文明单位称号,并保持至今。荣获1991浙江省国防教育先进集体、1992中国读书先进集体、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999浙江省先进党组织。1991、1999分别被评为浙江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02年浙江省绿色学校、2000年、2003年浙江省先进团委、2006年红旗团委。1999被评为浙江省中学生业余团校先进、“黎明计划”省级示范校,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丰硕成果。该校是浙江省15综合实践课程实验学校之一,2003年被浙江省教育厅命名为大连市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交流的四所学校之一。2004年被评为“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学校”。2006年、2008年被评为空军招飞工作先进单位。2007年被授予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2008年被评为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浙江省首批体育特色学校。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10年被评为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强学校。
2012学校占地面积20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有54个班级,近3000名学生。正式教职工208人。专任教师196人,其中高级中学教师69人。其中,省级特级教师2名,省级功勋教师1名,省级教学新秀3名,省级师德标兵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教学之星9名,市级教学能手16名,市级教学新秀14名,湖州市第一批中小学校长1名,第一批名师16名。所有专任教师99%以上具有本科学历,7人获得教育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