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生于何时?
王夫之出身书香门第,人口众多,生活富足。他在衡州被称为“宗昌”。其父王超被聘为副榜,后赴国子监读书;二叔和三叔都是县文学,三家的孩子也是学诗书的。王夫之从小受家学影响,从小启蒙。4岁时,他去了一所私立学校学习。7岁时,他完成了十三经。从那以后,他一方面跟着父亲学习儒家经典,另一方面也读了很多书。12岁时,能够正确背诵诗歌,熟悉文学表达方式,与文学为友,成为当时著名的青年天才。明朝崇祯十一年(1638),19岁的王夫之来到长沙岳麓书院读书。他在这里饱读其书,专心学习,“与师友聚在一起相处”,为以后的学术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3岁时,湖广学监高士泰,18岁试衡州,评文章为一等,对“忠、义、勇”、“情淳朴”给予高度评价。
颇富盛名的王夫之,本来是想一心报国,施展抱负的,但身为秀才却无可奈何,又恰逢乱世。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五月,吴三桂率清军入关,明朝灭亡。王夫之伤心欲绝,写了一百首《悲愤诗》来抒发自己的心情。同年,他迁到恒山山脚下,建了一座小屋,取名“续梦寺”。出门时,手撑一把伞,脚踩木屐,表现了他“头顶青天,脚踏大清大地”的不屈民族气节。
清顺治三年(1646)夏,王夫之只身前往湘阴,建议调和南北督察矛盾,联合农民起义军抗清,此行无果,令人失望。此后,他组织或参与了数次反清起义,均以失败告终;游走于零陵与长宁之间,在这种漂泊的生活中写下了《周易传》等书籍。康熙十四年(1675)秋,王夫之在衡阳湘江以西的石川山下修建湘西草堂。他在这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17年,并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大部分作品。
湘西草堂在当时是一个“鸟不生蛋”的穷地方,但王夫之却“从容不迫,不知疲倦,有上进心”。这期间,王夫之贫病交加,还受到清朝统治者的监视。他经常早上起来发现纸窗已经被砸碎,说明有人在窥探他的行动。在困难的情况下,他从不懈怠,包括《司文陆内外篇》、《张子正朱蒙》、《尚书伊尹》等重要哲学著作的修订;《资治通鉴》、《宋论》等系统的史学著作;以及诗论《南窗演义》、《晚堂永谐引论》等。,都是这个时期陆续写的。他的儿子在《向星》中说,自隐居以来,父亲“开瓮,执孤灯,读十三经”,“虽饥寒交迫,生死不变”。我老了,手腕没有力气磨墨,手指没有力气握笔,但我还是坚持读书,坚持写作,给后人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
康熙三十一年(1692),王夫之病逝,享年74岁。他孜孜不倦地描述,40年来,作品100多种,400多卷,近800万字。王夫之的诗、文、词都很有技巧。他的散文充满了和谐,显示了英雄气概。他的诗里,最好写反清经历,寄托亡国之痛。每当他写作时,往往突破性情的制约,流露出亡国的深度。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以继承《诗经》的“兴、关、群、远”为宗旨。认为创作必须以作者的生活经历为基础。他在《姜斋诗话》中说:“你所见的是铁门。”强调诗歌必须重视感情和感受,交融情景,他认为文学创作,各有特色,不能强行建立“家”,强行建立“死法”,同党,倾向模仿。这些都对清代文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王夫之有强烈的区分异国和夏国的思想,其作品在清初被埋没了200年,直到19年的40年代,邹和编选的《船山遗书》才问世。此后,曾国藩和曾国荃兄弟在金陵设局,出版了较为完整的船山遗书,使他的学说广为人知,从而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国藩凭借其重“礼”的思想,强化了保守的传统观念;维新派吸收了他“日薄西山”的社会变革观,主张改革;辛亥人民利用他的区分外国和夏国的民族意识进行反清革命;民国初年,刘、等人在长沙成立船山社,创办《船山报》,倡导保护国粹。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长沙第一师范任教的杨昌济,推崇王夫之的知行论,主张身体力行,影响了青年毛泽东。时至今日,船山先生的许多优秀作品依然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