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信会的历史演变
1912,资助基金启动。
1922年,Violet Hedger成为第一位获得实习牧师资格的女性。
1955年,浸礼会世界联盟在伦敦举行纪念活动,庆祝成立50周年。1600之后,有一群认真的学者,他们想了解圣经和真理。他们认为加入教会的人应该是信主并受洗的成年人。那时候,婴儿一般都要受洗。这个团体强调只有信基督的人才能受洗,他们要求接受过一点水礼的人再受洗。
1600年,荷兰分离主义难民受到门诺会的影响,公理会的牧师约翰·史密斯(1554-1612)认为婴儿洗礼是违背圣经的教导的(虽然圣经中没有婴儿洗礼这一说,但在十二使徒的遗产中有记载)。1609他又给自己和会众的其他成员施了洗。他们采纳了洗礼的原则。
在莱顿的教堂里,一位名叫亨利·雅各布(1550-1616)的牧师在1612年回到英国,在南华克创立了第一个浸信会教堂。同年,浸礼会的第一次聚会在伦敦的斯皮塔菲尔德举行。浸礼会的创始人托马斯·赫尔维斯(Thomas Helwys)发表了一份关于“罪的奥秘”的宣言,这是最早呼吁宗教自由的书籍之一。在17世纪,浸信会拒绝服从,成为英国教会的成员。强调只有基督,而不是国王或王后,才是教会的元首,因信仰而受迫害。
1633,有人退出这个教会,是因为除了成人受洗之外,还深受加尔文教的影响。
1641年,他们开始接受洗礼作为正式的圣礼,从此,洗礼成为英国浸信会教徒的传统。这个学校后来被称为specialty Baptists,它是倡导宗教信仰自由的先驱。
荷兰的浸信会受阿米尼安主义的影响。阿米尼乌斯主义不接受“宿命论”;那些接受阿米尼乌斯教义的浸信会教徒后来被称为普通浸信会教徒。
伊丽莎白女王上台后,国教和其他分离主义者争斗了几十年。这些新教“异己分子”最终获得了宗教信仰自由。根据公元1689年的容忍法,任何愿意实行以下几点的人都可以自由礼拜:
(1)宣誓效忠威廉玛丽。
(2)拒绝教皇权威,拒绝嬗变论,拒绝弥撒,拒绝向圣母和圣徒祈祷。
(3)接受“三九信条”。在英国开放新教教派。这些持不同意见的人包括长老会、天主教、浸信会和贵格会,他们加起来约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当长老会和巩俐教派相遇时,他们唱韵文诗;浸信会教徒是第一个在礼拜中唱赞美诗的人。由本·基阿奇(1640-1704)于1673年在伦敦郊区的特别浸信会教堂实施。他写了赞美诗供大众崇拜,1691年出版了300首灵歌。由于内容缺乏,没有流传下来。但他在礼拜时唱赞美诗的方式被广泛使用。
浸信会教徒强调地方教会的独立自主精神,并根据新约圣经所启示的教训建立个人地方教会。各地方教会分别对神负责,互不干涉,但互相尊重。高丽教派和浸礼教派有很多相似之处。除了主张教会应该独立,他们并不重视信条。这对浸信会比巩俐更糟糕,因为他们拒绝被信条所束缚。
1792年,克里·威廉创立了浸礼会(BMS),这是后世所熟知的。
1812,在伦敦里彭博士的教区礼拜堂,小组讨论了浸礼会联盟的形成。
1813,第一次浸礼会在伦敦举行。
1832,浸礼会联盟结构完成。
1837年,乔治·考辛斯是第一个被报道的西印度牧师,主持英格兰的神职。
1854年,最著名的浸礼会传教士司布真(1834-1892)开始了他的传道生涯。19世纪下半叶,司布真布道如火如荼。属于浸信会教派,除了不相信婴儿洗礼,他是正宗的加尔文教派。
1855年,后来的《浸礼会时报》第一次出现了。
1891年,大不列颠浸礼会联盟由普通浸礼会和特别浸礼会组成。
欧洲浸礼会联盟
欧洲浸礼会联合会(EBF)包括52个联合会和协会、7个附属教会和网络的770 000名浸礼会教徒。从葡萄牙到遥远的俄罗斯,这个大家庭涵盖了欧亚大陆、中东和近东的所有浸信会教徒。在这些没有正式协会的国家,欧洲浸礼会联盟一直在努力加强各方之间的关系。引入北美
浸信会教徒在65438-2007年间随清教徒移民于20世纪30年代被引入北美,主要是特殊的救赎浸信会教徒。18世纪后,这一派开始了联合运动,但这一趋势被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奴隶制运动打断。由于北方和南方对奴隶制的不同态度,他们分裂了。从65438年到0845年,南方浸礼会在美国南部各州成立。1907年,北方各教会联合成立了北方浸礼会。随着美国内战的结束和《解放宣言》的公布,浸信会教徒加强了在黑人中的传教,建立了黑人教堂和教堂,培养了黑人牧师。1880年,黑人信徒的全国性组织美国全国浸礼会成立。1916年,“美国浸礼会全国代表大会”从该协会分裂出去。
美国浸信会
二战结束后,美国大多数浸信会教徒仍然属于南北两大教会。华北浸信会人数相对较少,信徒约1984,原教旨主义者与现代主义者斗争激烈。这场斗争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协会未来的发展道路。在其1946年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原教旨主义者先发制人,试图将“圣经无误”的信条强加于教会,试图控制传教、教育等重要委员会的领导权,削弱与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的关系,遭到拒绝。会议重申,新约是上帝的记录和信仰的权威规范,并强调不同教派应加强合作。从那以后,原教旨主义势力再也没能在北浸信会占据上风。20世纪50年代,一些原教旨主义者和温和派相继退出,形成新的团体。此后,北浸信会一直带有明显的自由主义色彩。鉴于南北地理分界已失去实际意义,北方浸信会于1950更名为美国浸信会。该会大力拓展传教事业,社会影响力和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但由于内部的分散和神职人员的短缺,信徒数量的增长远远落后于美国同期的人口增长。为了扭转这种现象,协会设立了执行秘书,负责教育事务的全面协调。后来,它合并了一些传教机构,加强了特别成员之间的联系,并积极发展与其他教会和教派的关系。在社会政治方面,非常重视战争与和平问题,反对以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主张和平利用核能,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结束冷战,与苏联媾和。该协会曾宣称,教会有“明确的责任通过各种法律手段对* * *资本主义进行坚定的精神反抗”。但它也反对麦卡锡主义歇斯底里对自由的威胁。鉴于美国社会日益明显的种族歧视和种族矛盾,教会早就表达了反对种族歧视、采取行动改善种族关系的要求。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国内外局势动荡不安。在这种形势下,协会更加关注社会世俗化、城市化、民族关系、妇女等问题。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推动下,教会呼吁坚决消除教会中的种族隔离,所有教会及其牧师职位对所有种族开放;并要求信徒遵守民权法案1964。在国际关系中,教会呼吁帮助发展中国家,救济南非种族隔离的受害者。
1972美国浸信会的英文名称改为美国浸信会..在1980年代,它被认为是一个中间教会,因为它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神学流派,从自由主义到原教旨主义。信徒民族构成复杂,少数民族信徒人数超过1/3。在组织结构上,强调照顾和反映不同成分信徒的意愿,充分尊重地方教会的自由。并且非常重视普世教会团结和与其他教派对话的运动,所以在美国被称为多元教会。80年代开始实施传教计划,在10年内建立500座新教堂,并为此拨款数百万美元。然而,进展甚微,信徒人数仅保持不变。
美国浸信会
战后,浸信会在美国南部的发展是美国新教团体中最高的。其追随者的快速增长和发展的持续时间之长是突出的。随着南方各州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南方人流向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等城市或州,随之而来的是南方浸信会,它建立了新的教堂,发展了神学教育,培养了新的牧师,吸收了新教徒。因此,该协会的信徒人数大大增加。从1950到1955,其关注者增加了19.7%;从1955到1960,增加了14.8%;到1972年,信徒12万人,教会34534个。到1983年,信众发展到14万人,教会达到36531。到1989,信徒14722671,教会37238。其神学院及其附属学校招生人数大增,财政收入和总预算也有所增加。现在,浸信会已经远远不是南方的地区性教会,而成为全美最大的新教教会团体。
浸信会信徒的增多与1960年代前后神学观点的转变不无关系。20世纪60年代后,在社会变革潮流的冲击下,要求教会与时俱进的呼声强烈,保守立场开始松动。它除了坚持圣经的权威和传统的信条之外,对教会中存在的其他神学思想采取了更加宽容的态度,不再用强制的手段进行压制。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带有一些自由主义色彩的福音派主导了社会的神学,被称为温和派。在此期间,浸信会的信徒人数增加更多,他们的政治态度更加开放。然而,传统的保守派和原教旨主义者并没有和解。1979年,他们争权夺利,想尽办法把协会拉向右倾。保守派的核心神学立场是所谓的“圣经无误”理论。他们经常把不同意这种神学观点的人称为自由主义者。为了结束温和派主导浸信会领导层的局面,保守派从两个方面展开攻势:夺取教会的领导地位,扩大自己神学观点的影响。从1979开始,南方浸信会的主席一年都由保守派担任。通过利用主席对重要机构领导的实际任命权,保守派逐渐控制了许多关键机构。中央领导层中保守派和温和派之间的力量平衡越来越有利于前者。到1987年,南浸信会和六所神学院中的五所的行政委员会、海外传教委员会等重要部门已经被保守派控制。为了加强其神学影响力,保守派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从65438年到0985年,浸信会建立了一个“和平委员会”来调解教会内部的分歧,并通过其活动找到解决办法。然而,两年后,该委员会提出的报告明确肯定了“圣经无误”的保守理论。温和派在浸信会的神学院一直有很强的基础,所以保守派加强了对神学院的控制。他们用许多方法来加强他们在神学观点的信条上的签名。持异议的教师经常面临被解雇的危险。为了加强对地方教会的控制,1988年的南方浸信会通过了“世俗信徒都是牧师”的决议,这意味着个别信徒可以坚持自己的保守观点,并声称这一原则与牧师的职责和权威并不矛盾。面对温和派的激烈反对,温和派指责保守派对权力的贪欲,同时要求严格遵守浸礼会尊重自由的传统,包括个人解读《圣经》的自由。并提倡在传教事业中不同派别的合作与团结。总的来说,适度的活动比较弱。其影响力在保守派的排挤下被削弱,内部也存在如何扭转局面的分歧。为了积蓄力量,不少温和派还成立了“南浸信会联盟”。然而,大多数温和的神职人员和信徒并没有退出,并愿意在浸信会做所谓的“忠实反对者”。简而言之,80年代的浸信会基本上是保守派占主导地位,在神学上是原教旨主义者,在政治上与美国保守势力关系密切。浸信会联盟甚至宣布“浸信会现在是原教旨主义教会”。多年的内部斗争给浸信会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如信徒逐渐增多,神学院招生人数减少。
二战以来,浸礼会与其他教派的关系以及国内社会问题在不同时期都有所变化,但总的趋势是逐渐打破自我封闭的状态。战后,它对宇宙统一运动感兴趣。1947年成立专门组织,研究与浸信会的关系,反对政府扩军备战。但随着原教旨主义势力的壮大,在50年代初,他们转而攻击统一运动和阿联,在政治上坚决反对* * *资本主义。20世纪60年代,在温和派领导人主导下,该协会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支持黑人民权运动,要求和平解决越南战争,关注堕胎和同性恋,欢迎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以及美苏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谈判。
浸信会一直重视传教工作。虽然内部分歧很大,但在传教工作上意见一致,它提出要实现“全球福音化”。
此外,浸信会对非裔美国人的影响也很大。大多数黑人基督徒都属于这个教派,还有专门为黑人设立的教会团体。他们是:国家浸信会和国家浸信会。到上世纪90年代,前者拥有超过260万粉丝,后者拥有约550万粉丝。美国大约有2000万黑人信徒,30多个黑人教堂。
在欧洲,苏联是一个拥有大量浸信会教徒的国家。战后,浸信会教徒增多,浸信会教徒与福音派基督徒和五旬节派教徒联合起来,成立了“福音与浸信会联合会”。在第三世界,以前由西方教会资助和控制的浸信会相继独立,大部分实现了自治。拉丁美洲的一些浸信会教徒倾向于保守。以巴西的浸信会为例。它从不参加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的活动,也不赞成普世运动。它只热衷于福音主义。
加拿大浸礼会协会
加拿大西部浸信会联谊会(WCBF)是由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萨斯喀彻温省的独立浸信会教徒建立的,因为牧师和教会有独特的需要。1992年春天,在萨斯喀彻温省斯威夫特库伦达成谅解。1994,第一届年会正式确立关系。上海地区
洗礼最初是英国清教运动的一个分支,以加尔文主义的教义为基础,在施洗时坚持浸泡仪式,让受洗者浸泡在水中。20世纪,世界上有3200多万浸信会教徒,其中90%以上在美国。美国浸信会分为两个传教团:美国北部的浸信会于道光十六年(1836)传入中国,主要在沿海省份和西南地区;美国南部浸信会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传入中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江苏、山东等地。虽然浸信会分为南北,但许多事业是联合组织的。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九月)八月,美国浸信会派传教士严马泰夫妇到上海,浸信会传入上海。同年,另一对夫妇托比和叔未士来到上海。10月(165438+10月),六位传教士和两位中国人(先生、黄先生)从广州***8人组成了上海第一浸信会和华东第一浸信会,被称为老北门第一浸信会堂。
咸丰十年(1860)以前,老北门第一浸信会每周都有几次礼拜。虽然参加会议的人很多,但受洗的只有20多人。其中一位教传教士中文的黄品三,在同治五年(1866)受洗,被任命为祭司。从咸丰三年(1853)到同治九年(1870)的近20年间,上海浸信会的传教士主要是严马泰夫妇。咸丰三年(1853)刀社起义,严马泰无法开展传教工作,编了一本上海话词典,供后来的传教士学习上海话参考。
同治十二年(1873),颜马泰任美国驻上海副领事。光绪十二年(1886),万应元和梅琳两对传教士夫妇来到中国。光绪十四年(1888),严马泰去世,他翻译的上海话《新约》出版。光绪二十六年(1990)秋,万应元向使团申请在四川北路(今四川北路)底设立礼拜堂,命名为怀恩堂,为上海第二浸信会堂。14 (1925)年,闸北浸信会村新建教堂石怀堂,主要供强明中学和莫言女子中学师生朝拜。当时有6万多广东人在上海做生意,因为语言不通听不到这个词。民国9年(1920)在白宝罗路(今新乡路)建上海广东浸信会,用粤语传教。民国二十三年(1934),赵晋卿在法华镇买地建怀本堂。民国36年(1947),严马泰来到上海100年,在福溪路(今延安中路)茂名北路筹建期,他风度翩翩。
19年底,北浸信会美国代表团来到上海。光绪二十九年(1893),在小东门建立真身堂。它的追随者大多是来自浙江省宁波、舟山和绍兴的商人,他们来上海做生意。不久,他们在虹口塘沽路买了一套房子,取名振身堂。民国9年(1920),真神教会部分信徒从中分离出来,由四川北路神爱堂成立上海北浸信会。民国14 (1925)年,上海北浸信会堂在宝山路购地,自建新堂。然而,它连续遭到两次抢劫,此后一直被基督教青年会筹备办公室用作礼拜场所。
光绪七年(1881),南部浸信会以下乡传教的方式建立了昆山、苏州等教会,后又开辟了无锡教区,后扩展到镇江、扬州等地。从1847到1937的90年间,浸信会从1主站(上海)增加到苏州(建于1883)、镇江(建于18965438+)。
1925年,浸信会成立了议会,由神父、执事、秘书、司库和部长组成。执事分为年度执事和终身执事两种。
南北浸信会在上海联合创办了一所大学,占地165亩。光绪三十一年(1906 65438+10月)十二月,神道浸会书院初建,万应元为神道书院首任院长。宣彤元年(1909年2月10)1月20日,浸会大学正式开学,1915年定名为沪江大学。早年由浸信会开办的强明中学和莫言女子中学于1920迁至闸北浸信会村。此外,她还在老北门办了一所德式女中,专门为广东学生办了1德式女中,后高中在茂名北路。
南北浸信会还合办了中华浸信会书店。1932年,上海真光大厦落成,8层,浸信会出版社等办公,出版真光月刊等教会书籍。
青岛地区
于1858年派华牧师到烟台,于1860年派海亚西牧师到登州(今蓬莱)传教。以此为中心,协会的活动范围遍及黄县、招远、平度、叶县、即墨、莱阳、寿光、济南、济宁等地。在此期间,传教士穆拉迪等人陆续来到中国,帮助林传教。
1891年,海亚熙在平度县沙岭村成立“华北浸信会”。美国牧师崔于1916来青开设堂区,于1923在集宁路创办浸信会礼拜堂。崔去世后,牛顿、陶哲非、楼翰先后来青岛传教。到1936,华北地区共有84个教会,其中平度区33个,青岛区5个。青岛区有青岛、寿光市、后镇、董家营、安家庄五个地方。美国传教士道哲非负责,传教士有高德正、、、魏湘源、张中士。1937年期间,日军大规模入侵中国。由于交通不便,很多村子都失去了联系,只有青岛和济南还在聚集。1941年,美国在华传教士被日本人扣押,南方浸信会工作停止。
抗日战争胜利后,华北浸信会议会改组为华北浸信会,青岛区设为青(岛),即(墨)和寿(光)区,其教会由5个扩大到14:青岛济宁路浸信会、平阴路浸信会、乐陵路浸信会、钟家洼浸信会、东真浸信会、嵩山路浸信会。美国传教士有尼克·李、约翰·孙、孙一德(女)、夫妇、高鹤德夫妇、(女)、聂德甲(女)、郭(女)、柯、柯欧琳(女)、安宇森、魏(女)、莫夫妇、等。
1948年3月,青岛市浸信会联合会在集宁路31号成立,王记法牧师任会长。辖集宁路、东镇路、台湛路、平阴路、嵩山路、乐陵路浸信会、四方建国新村、老山河马市、侯家庄福音堂。
青岛解放后,美国南浸信会传教士于1950年7月撤离,只有张宝玲留下,并于1951年夏天离开青岛。当时青岛有8个教会和2个福音教会:济宁路、乐陵路、范县路、芙蓉路、太展路、嵩山路浸信会、四川路、兴安路福音教会、即墨市浸信会、寿光市浸信会。
1951二月,浸信会“三自”革新筹备委员会成立,李爱爱牧师任主席。1956 9月18日,浸信会在青岛芙蓉路浸信会召开华北浸信会工作会议,改组华北浸信会,成立“山东浸信会筹备委员会”。选举宋守宗为主席,童、谢保罗、范为副主席。1958年,基督教召开联席会议,山东浸信会被撤销。
北美浸信会,由美国牧师skrine Berg于1946成立,来到青岛恒泰路69号。1948年,美国传教士鲍大川使傅顺与许合作建立北美浸信会,信徒57人,许为牧师。青岛解放后,美国传教士回到中国。1951,许向申请取消北美浸信会传教。
美国独立浸信会,1937,传教士栾士铎从泰安来到青岛,先与牧师刘梅村在沧口大道租房子传道,后与胡伦生在沧口白松路租房子传道。1938年,栾世铎购买了沧口北营子村57号18室,并建立了教会。1941年11月,栾士多因病返美,教会由信徒自办,名为“中国基督教自立浸信会”。1947年,信徒们集资在子婴村57号修建了5座大礼拜堂,1958年,会众合并到沧口大道137号(现刘思中路186号)。
1940年,美国牧师保罗在沧口石梅庵村242号建立浸信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保罗回国,教会由信徒经营。1951年停党。
1947年2月,本会美国传教士吴德瑞来到青岛,在沧口石门路30号创立浸信会,信徒约40人。吴德瑞1949回国,1951协会注销。
瑞华浸信会,1891,瑞典基督教浸信会派牧师文来华成立瑞华浸信会。次年春天,文一家随牧师约翰(瑞典人)前往交县作为传教区。1899年4月30日,约翰在交县东门外的河里给前四位基督徒施洗。当年,教贤浸信会成立,后加入“华北基督教浸信会”。1902,华北浸信会第十二届代表大会在交县召开。1920年,瑞华浸信会有四个教会,组成了瑞华浸信会议会。其第一次议会于1920 12 10在交贤浸信会召开。1922年第二届议会产生了“山东瑞华浸信会议会”,1940年开了20次会。
1941年,教会在交县、平度、即墨、胶南、诸城、日照、高密等地建立了12座教堂,其中包括94座教堂和布道所。有瑞典传教士40人和部分美国、挪威传教士,中国牧师10人(牧师中国成立于1920年),传教士92人,信徒6700多人,中小学39所,医院、诊所、孤儿院等多处。
抗日战争胜利后,瑞典神父李恩波、戈赫尔、赫德奎和贝格利于1948年来到青岛,住在湖南路13号,瑞华基督教浸信会也在这里。
青岛解放后,外国传教士于1950 ~ 1951离开青岛回国,传教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