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四的方言运用

“吕四话”指的是旧南通县(该县现为南通市城区)东部的方言。是一种人口不到50万的极其罕见的方言,正在逐渐消失。陆丝方言俗称“江北话”、“老方言”。“老方言”这个词的意思是“老方言”,而不是“老方言”。通东地区形成陆地较早,地势较高,人文历史较长,故称“古陆”。“老方言”区东西约100里,南北不等,约10至20里,现属启东、海门、通州。根据上世纪80年代的调查,具体范围包括祁东县的琴潭、吕东、路北、三甲、天汾、西宁、吕四、毛家岗等乡镇;海门县的东兴、刘浩、新余、常宝、于正、鱼洞、王浩、树勋、新建、四甲、国强;南通县的二甲、吴佳、冬枣、钟毅、金隅、玉溪、元枣。以陆丝方言为代表的东部方言也有一些差异。所谓吕四话,也就是指通东话。

吕四话,源于吴语,与吴语没有亲缘关系,属于吴语太湖片皮岭小片,有自己的特点。吕允祀/金沙韵/南云童与旧南通县东部和西部的元音差异反映了语音演变的历史阶段,显示了通东方话与南通话的密切关系。中古时期,通东方话和南通话的舒音韵演变和分化基本一致,音值大致相近,通东方话和南通话的关系比较密切。南通话的语音系统见《普通话基础词汇》(语音下册)第1977—2000页,通东吕泗话的语音系统见《吕泗话略》和《吕泗话连读变调》。

在过去,由于行政隶属关系,桐东一直与南通在经济和文化生活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南通话作为旧时代南通县的主导方言,对通东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越来越明显地向西发展。虽然南通话在吴语中属于江淮方言,同东方话属于太湖片皮岭小片,但在同一个县的这两种方言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无论是语音还是词汇,都可以找到许多相似或相通之处。换句话说,虽然两个相邻的边境方言在“棒骨* #、端头顶、涧西群”方面是否对立有所不同,但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似乎关系密切。中古仙社和山社在今天吕四方言中的演变和分化,往往是方言调查研究的重点之一。

六朝梁元帝年间(公元552年),长江入海口出现胡斗洲(又名胡斗洲),有煮盐之人。这些人主要来自江南的常州(今常州、武进、宜兴、无锡、锡山、江阴),这些人基本保留了吴越文化的特征。胡斗洲在隋代属于海陵,狼山在唐玄宗时因军事需要,成为浙江省西路和浙江常州下辖的军事据点。唐朝末年,(今浙江湖州)姚氏家族统治湖斗洲(今称静海)和东布洲达半个世纪之久,军队及家眷数万,多为吴兴人。当时南方文化占主导地位。周末贤德三年(公元956年),周取淮南,取南唐长江以北地区,升静海渡镇为静水师,属扬州。不久改为通州,设静海、海门两县。由于静海岛与大陆相连,改为海陵县,静海人与如皋等地居民的交往日益频繁,同时大量海陵人往来于两地之间或定居下来。元初北方的囚犯被流放到通州,南方文化的影响似乎逐渐减弱。但元末张士诚崛起于江南,明朝永乐初,大量江南居民迁居如皋。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时期,许多江南商人和工匠来到如皋定居。如皋在1724年是通州下的一个县。

东布洲形成的海门岛,原来是流放犯人的地方,移民也是从常州来的。由于130多年后静海郡崛起造成的文化隔绝,海门人一直保持着吴文化的特征。明初,一些曾经支持张士诚的江南士子,被以惩罚性的方式强行迁到吕四港。他们聚集在常熟白猫港,过河来到吕四。这就是民间所说的“白毛抽丁”。他们还保留了江南文化的习俗,南方文化的影响几乎一直延续。

陆思源:陆金源,男,1930出生,高级中学教师,中国方言学会会员,语言学副教授。1960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任南通师范学院(现南通大学)、南通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教师;65438-0974在西藏工作两年,先后在西藏民族学院、八一中学任教。1976后,任启东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吕四中学校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金元一直从事吕四方言、启东方言和南通方言的研究。1991年退休。

陆金元教授著有《吕四方言[m]韵》、《吕四方言概论》、《吕四方言连读变调》、《启东方言志》、《南通方言基本词汇》等。凝聚了汉语方言专家卢金元20多年研究成果的《吕四方言研究》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不仅使吕四方言研究系统化、理论化,而且填补了我国吕四方言研究的空白。全书46.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