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山中学的发展历程
中学早期,校舍不足。为了解决这一困难,1914年,时任琼山县县长的蒋宗侃裁定将中学部从小学部中分离出来,中学部暂时代替府城古楼附近的苏荃书院作为校址。1917年,为适应县内小学迅速发展的需要,社会上热心教育工作者将小学改为县级师范学校,拆除琼崖工业学校的洋楼,在清朝中国军队游击队政府旧址(现校址东侧)新建校舍。县师范学校及其附属学校没有读书,而是从延风学院搬到了新的地点。1922年,琼山县中学因苏荃公学校址狭窄,难以发展前途,而且是借来的地方,不是长久之计。经省政府批准,对当时已破烂不堪的琼州州府旧址进行了翻修,并于当年11月11日迁至新址(现校址)。但由于与县师范学院仅一墙之隔,教学和生活安排差别较大。1926年2月,县教育厅厅长李春荣报请省教育厅批准,将两校合并。1931年,师范班和小学班停止招生,琼山中学成为一所单纯的普通中学。由于教师、学生和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学校充满了活力,规模不断扩大。这个发展变化的时期一直延续到1937年。
可惜当时倭寇侵华,民族危亡,府城屡遭日机轰炸骚扰。为了师生的安全,学校迁到了琼山县龙塘市场(现龙塘镇)。1939年,海南沦陷,学校被迫停课。从延风书院开始
积累了宝贵的图书资料、师生档案、教学设备等。,消失在日寇的铁蹄下。历经沧桑发展起来的琼山中学也随着多灾多难的祖国一起满目疮痍。虽然在学校上课,但是为了追求知识和真理,几个学生、十几个学生甚至几十个学生还是自动聚在一起,继续在各地学习。其精神令人钦佩。1945年抗战胜利后,县长陈喆任命陈继福为校长,组织琼山中学在甲子市场复课。校址设在甲子市场小学,分散在各地的师生正陆续返校。当年11月,学校从甲子迁至海口市西门外朱琳村原日伪琼崖女子一中旧址。1946年上半年,他从海口迁回府城原址,动员社会力量集资改造校舍。当时县商会和县公产整理委员会,卢秀轩和王先生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到1949年,学校已经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初中76个班,高中10个班。
1950年5月海南解放,琼山县人民政府派员接管琼山中学。在新校长任命之前,梁朝东(冯白驹将军的老师)、曾、吕等五位老师组成校委会,负责学校的行政事务。8月,海南文教办派王云英接任校长。
此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下,县委书记、县长王玥波对琼山中学的办学极为关心和大力支持。解决了学校的许多困难,不断充实师资队伍,每学期扩建校舍,学校图书馆藏书增加到5000多册,教学仪器400多台,教学质量明显提高。1951年,海南文教处举办作文、歌唱、美术、演讲、墙报、足球、排球、篮球等比赛,琼山中学全体学生名列前茅。
1952年5月,琼山中学随琼山县人民政府迁至焦玲。但由于山僻,交通不便,各方面条件较差,1955年5月,在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办学质量明显提高。杨子楠考上了清华大学,吴坤等同学考上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名牌大学的学生。
1958年12月1日,琼山县与海口市合并,学校更名为海口第三中学。1959年10月18日,琼山县恢复,学校更名为琼山中学。至此,琼山中学已经搬迁更名数次,应该是站稳了脚跟,另有宏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琼山中学发展迅速。学校的校容校貌和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变。由琼山县政府出资,科技馆建于1984年,图书馆建于1986年。1985年,著名校友杨子南捐资7万元修建新校门,5万元设立杨子南奖学金。1988年,香港同乡黄先生捐资80万元修建了楼,香港同乡、校友黄益金先生捐资3万元修建了尊师亭、校友亭两个读书亭。1992年,台湾同胞吴干华先生捐资40万港元兴建干花楼。1993年,琼山市Xi·杜新先生捐资80万元建设杜新美术馆,傅长海先生和云龙镇政府分别捐资5万元建设长海画廊和云龙画廊。1994年,琼山县人民政府拨款300万元对大操场进行了改造,修建了宏伟的裙楼和标准的300米八车道跑道,对全校排水系统进行了改造,彻底解决了大操场常年积水、淤泥的问题;1992年至1997年,男女学生宿舍楼、商业公寓楼、4至8号职工宿舍楼相继建成;琼山市青年企业家郑先平先生向学校捐款150万元,用于改造学校道路,装备学校文工团。郑先平先生被琼山市人民政府聘为琼山中学名誉校长。由琼山市人民政府拨款800万元,琼山市青年企业家许先生赞助150万元,学校自筹150万元兴建。1999年9月29日,省内一流的新教学楼落成剪彩。同年12月,学校集资120万元改造学生食堂。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分散就餐的历史,为学生提供了卫生条件好、就餐舒适的食堂。社会上关心教育的人和校友都支持琼山中学。从此,学校的硬件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教育质量也逐年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