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掀起了一场新的体育课程改革风暴。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农村中学体育课程改革遇到了阻力,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误区。对此,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误区一:对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解有错误。

课程的基本思想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质;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生体育爱好和特长的形成,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我在实践中发现,目前部分农村中学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过度追求升学率,减少锻炼时间,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学习压力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大大下降,呈现豆芽菜,胖乎乎的,患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在体育活动中。

其次,由于“体检结果按一定比例计入中考总成绩”,这引起了部分校领导和家长、学生的关注。他们的主导思想和主攻方向是参加中考体育考试,加大运动负荷和强度,在短而有限的时间内打出“短、快、平”的战术,在考前突击加强“追赶”训练。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最后,高考不考体育,高三部分校领导深受应试教育影响。他们过于注重升学率,忽视了高三体育课的重要性和规范性,导致体育课被其他学科减少或替代。同时,偏远地区个别学校体育教师“无证上岗”,教学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内容陈旧,方法手段落后,对新课改精神理解不全面。一节课下来,老师既是导演,又是明星,学生却成了看客。甚至有些学校受场地、器材影响,还存在“放牧班”。透过现象看本质,难怪有专家把我国青年学生体质概括为“软-硬-笨-晕”

新课改中提到“淡化运动技能”并不是不需要掌握运动技能,而是缺少它作为载体的课堂是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不负责任。误区二:学习目标设计不合理“目标主导内容”是新一轮课改的一大亮点。有了目标,内容才能实现,才能体现以人为本、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在学习目标的设计上片面追求多样化,导致目标多而全面。比如:学习内容:(1)持久_ _ _ _ _长时间运行,(2)游戏:大网鱼。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耐力跑的技术原理和运动功能,通过其学习了解耐力跑对发展心肺功能的作用;(2)技能目标:掌握耐力跑技术及其基本练习方法和手段,提高运动速度,发展学生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在老师的指导下,快乐地展示自己,展示修养情操,通过集体实践和相互学习,培养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典型的综合学习目标,非常空洞,很难在短短45分钟内实现。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普遍将学习目标的多样化理解为一种综合现象。我认为:目标数量要少,可以具体到1-2,目标要和内容统一。

2.学习目标的设计没有方向性和针对性,概念笼统抽象。比如:学习内容:(1)正面双手垫球。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基本掌握坐垫技术;(2)技能目标: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及坚强的意志。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概念模糊,方向不明。体能包括速度、力量、柔韧性等。意志品质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和自制力。知识目标设计难以量化。

3.情感目标设计是可观察的,不可操作的,不是具体的能力训练,与学习内容不一致。新课改中提到,要注意观察情感、意志、合作、交往,特别是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促使学生在掌握专项体育知识技能和健康知识方法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比如:学习内容:(1)正面双手垫球,(2)双人推车游戏。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80%以上的学生掌握技能;(2)技能目标:通过双人推车游戏,提高学生上肢力量;(3)情感目标:通过迎面垫接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两人推车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毅力。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学习目标的设计是比较具体的,体现了具体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情感目标上。误区三:安全意识不强,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安全无小事”体育教学不容忽视。体育课,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安全隐患,场地器材也是如此。比如体操的保护和帮助至关重要,体育课要加强管理,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目前,农村中学受客观因素影响,部分学校仍不重视体育教学安全,造成许多安全隐患,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一些学校的医务室不完善,学生健康无法每年随访。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学,受经费不足的困扰,体育课大多在水泥地上进行,对学生的健康有害,会造成无穷的危害。有些学校仍然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排名不靠前,或者干脆改上文化课。中考体育成绩虽然计入总分,但仍然在考前突击,加大运动量,忽视学生的承受能力,对学生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极大不负责任。误区四:教学内容的确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值得商榷。农村学校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改革只注重形式,忽视实效。教学内容陈旧,方法落后。把模块和单元混为一谈,把选修课变成运动训练,用百分制代替学分的现象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