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滇古陆主要岩型铜矿时空分布规律及资源前景评价
与红层伴生的海相沉积主岩铜矿主要分布在川西南和滇中地区,形成了中国最大的铜矿带之一——康滇铜矿带。含矿地层的时代几乎完全在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只有一个矿床。
在康店-元谷峪铜矿带中,与红层有关的层控铜矿床大多已在云南发现。云南有225个此类铜矿床(点),其中超大型和大型铜矿床1,中型铜矿床11,小型铜矿床33个(孙克祥,1990)。川西南只有7个小型铜矿床(廖雯,1991)。
(二)矿床分布规律
康滇铜矿带范围广,地质构造复杂,铜矿类型多,但以与红层伴生的海相沉积(变质)岩为主的层控铜矿最为重要。铜矿带的区域地质及铜矿分布见图7-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铜矿带出现在古大陆边缘的地槽盆地中。研究表明,该盆地具有陆相裂陷槽的某些特征。坳拉槽西边界为昔格达-元谋-绿之江断裂,东边界可能为甘洛-小江断裂,南北长约350km,宽约110 km。②与沉积寄主岩有关的层状铜矿床基本上分布在大断裂附近。
前面已经充分说明了康店铜矿带上的海相沉积(变质)地层严格受各自赋矿地层和岩性的控制,所以矿床的分布与赋矿地层一致,以层理找矿为主。
地层反映了一定阶段岩石与古构造、古气候的自然组合,不同的地层有不同的岩性序列。具有活跃地球化学性质的铜元素的成矿作用具有一些类似于油田形成的特征,即同样需要源岩、储集岩和盖层的地层结构,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类型的成矿建造。与红层伴生的海相沉积岩层控矿床一般岩性序列自下而上为:高碳层→紫色源层→灰色不纯白云岩形成的储层→暗色泥质岩形成的盖层,东川-易门铜矿、狮山式铜矿、烂泥坪式铜矿也有类似的岩性序列。这是寻找这类层控铜矿需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与油气聚集类似,层控铜矿床的形成往往受背斜构造,尤其是应力集中的斜端控制,如东川罗雪、殷敏、仙矿等矿床就受四树-罗隐-九龙弧形背斜及其伴生的弧形断裂控制。易门狮山和凤山矿床受三家场背斜及其复背斜控制。依那场铜铁矿床也受北东向复背斜控制。汤丹矿床主要受次级小断层和两条大断层交汇区的层间裂隙控制。需要指出的是,背斜结合断层的控制作用还没有得到矿床地质学家的足够重视,在找矿实践中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3)资源前景评价
康滇铜矿带深大断裂极为发育,震旦纪、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均有岩浆活动,对改造成矿十分有利。形成于中-新元古代陆槽环境的矿源层或贫矿层在成矿改造后期富集,东川-易门-陆屋海相沉积(变质)铜矿田是矿带中最重要的一员。但它们仍有很大潜力,其中东川汤丹和锡矿山未被封闭,特别是汤丹矿床有发展成超大型铜矿床的潜力。在罗隐背斜的东翼,仍有大片地区可以找到东川式层控铜矿。易门狮山、凤山铜矿仍有广阔前景。在易门地区,七公里至一都场、七亩塘至眉山是寻找石山式铜矿的靶区。在凤山矿深部,房子角至阿摆力段是寻找凤山矿的靶区。易门地区以外,南部元江地区的铜厂冲、鸡冠山,北部陆屋矿区的黑青至九村,均可作为寻找狮山、凤山铜矿的远景区。近年来,稀有矿型铜铁矿床和依那厂型铜铁矿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因此,发现这些矿床零星出露于川西南、滇西南350km长的矿带中,是康滇铜矿带中有希望的铜矿类型。因为这类铜矿床总是伴随着赤铁矿或磁铁矿层,所以首先要在重磁异常区找矿。在东川地区,罗隐背斜西翼小刘口以北仍有两处磁异常。在罗隐背斜的东翼,平行于宝台断层,沿烂泥坪有一条东西长约3公里的磁异常。在陆屋地区,东南部的紫竹青和依那场矿区南部的白石岩有磁异常区,河套箐铜铁矿区西南部的平天长也是磁异常区。这三个磁异常区是寻找依那场式矿床的靶区。在易门矿区和元江矿区,应圈定磁、重异常区,作为寻找依那场和稀有矿型铜矿的远景区。
在川西南的李希-同安成矿区,含矿岩系完全可以与东川相比,出露面积约800km2。已发现7个小型矿床和10个矿化点,是寻找东川式铜矿,特别是稀有矿型和小刘口式铜矿最有潜力的地区。小街-新田成矿区是东川铜矿的北延,含矿地层与东川一致。小街矿田含矿地层高,属凤山营组,矿床类型属碳酸盐型富铜菱铁矿床,是寻找此类富铜矿床的有希望地区之一。
除康滇铜矿带外,我国其他地区也应重视与红层有关的海相沉积(变质)岩铜矿。找矿应在有老红层的地区进行,如新疆。
参考
1.冉崇英,北京康店层控铜矿成矿机制:地质出版社,1989,36 ~ 38。
2.华仁敏,论昆阳奥拉河谷,地质学报,1990 (4): 289 ~ 301。
3.孙克祥,沈,,,,潘秀英,元古宙铁铜矿床,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23 ~ 29。
4.褚,华仁民,倪佩.东川式铜矿成因再探.地质找矿系列,1988,3 (1): 9 ~ 21 .
5.吴茂德,段,云南昆阳群地质,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12 ~ 140。
6.杨,邱定茂,阙美英,,,重庆西昌-滇中前寒武系层控铜矿:重庆出版社,1988,1 ~ 35。
7.杨,陆,刘,层状矿床中有机质的成矿作用,中国层状矿床地球化学,第三卷,科学出版社,1988。
8.杨,刘,,层状铜矿地球化学,中国层状铜矿地球化学,第一卷,科学出版社,1984,252 ~ 286。
9.邱华宁,孙大中,朱炳权,常向阳,东川铜矿同位素地球化学:ⅱ。铅-铅和40Ar-39Ar定年,地球化学,1997,26 (2): 39 ~ 45。
10.陈浩寿,冉崇英,康滇地轴铜矿同位素地球化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20 ~ 75。
11.石,姜福志,陆海亚,,云南易门铜矿床成因新见及其找矿意义,矿床地质,1988,7 (2): 12 ~ 20。
12.赵秀坤,单伟国,武定“伊那场组”层位归属及其滑脱变质作用,云南地质,1993,12 (1): 60 ~ 66。
13.高建国易门狮山铜矿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的关系云南地质,1996,15 (3): 257 ~ 265。
14.东川铜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ⅰ。铜同位素地球化学勘探的地层时代及应用,地球化学,1997,26 (2): 32 ~ 38。
15.李公举。东川层控铜矿类型演化及找矿实践。地质与勘探,1978,2: 28 ~ 40。
16.Bogdanov,Yu.V .,Buryanova,E.Z .,Kutyrev,E.I .,苏联的层状铜矿床,列宁格勒,Nedra出版社,1973,35~50。
17.r . I . brand,c . c . j . Burton,Maree,S.C .和m . e . Woakes,Mufulira,Mendelsohn,f . ed .,北罗得西亚铜矿带地质:伦敦,麦克唐纳,1961,411~461。
18.Brown,A.C.《密歇根州Ontonogan县白松铜矿分带》:地质经济学,1971,第66卷,543~573页。
19.Druzhinin,I . p,《Dzhekazgan群各种颜色沉积物的相:vlitol》。波列兹恩,伊斯科普。,1963,65438号+0,108~124。
20.y .芙凯、Stackelberg、U.V .、Charlou、J.L .、Erzinger、j .、Herzig、P.M .、和睦和Wiedcke m .,《弧后环境中的成矿作用:Zau盆地实例》,经济地质,1993,第88卷(3),2154~2181。
21.Gustafson B.L .和Williams N,《铜、铅和锌的沉积物承载层状矿床》,地质经济学,1981.75周年,第9卷,139~178。
22.Hekinian,r .,Hoffert,m .,Larqué,p .,Cheminée,J.L .,Stoffers,p .和Bideau,d,《南太平洋板内火山和东太平洋海隆轴上和轴外区域的热液铁和硅羟基氧化物矿床》。Geol,1983,Vol.88(3),2099~2121。
23.Oreskes,n .和Einaudi,M.T,《奥林匹克坝Cu-U-Au-Ag矿床中富含稀土元素的赤铁矿角砾岩的成因》, Roxby Downs South Australia,Econ.Geol .,1990,Vol.85,1~28。
24.Petijohn,F.J .,Potter,P.E .和Siever,r,《砂和砂岩》,纽约,施普林格出版社,1972,618。
25.Sverjensky,D.A,《油田卤水:成矿溶液》,经济学。Geo1。,Vol.79,23~39。
26.杨,刘,涂层控铜矿地球化学。中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96,47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