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提出教育心理学的人是科斯坦·罗基。赫尔巴特第一个尝试教育学和心理学。代表人物是桑代克。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卡普切列夫于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心理学》一书。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结合学校情况详细解释了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这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1913本书扩充为三册,包括人性、学习心理、个体差异及其成因。他提出的学习三定律(效果定律、准备定律和实践定律)和个体差异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学上,我国教育心理学界长期以来一直把学习心理学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二、教育心理学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这一阶段的教育心理学借鉴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的研究成果,实际上是进步教育时期实验教育的结果,大大扩展了自身的内容。从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关于儿童人格、社会适应和身体健康的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20世纪50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信息论的思想被许多心理学家接受。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行为主义在动物和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杜威则以“做中学”的实用主义为信条,改革教学实践,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前苏联,维果茨基强调教育教学对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文化发展理论和内化理论。在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重视教学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学科心理学取得了很多成果。在中国,最早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是《实用教育心理学》,由楼主岳在1908年翻译,日本人小原撰写。从65438年到0924年,廖世澄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材。一些学者进行了一些科学研究,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多是模仿西方的,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三、成熟完善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围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和效果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80年代以后,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家注重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结合,最具代表性的是赞科夫关于“教学与发展”的研究,推动了前苏联的教育制度和课程改革。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学习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列昂惕夫和加里·仟玖零提出了学习活动理论。20世纪60年代,我国教育心理学受到十年动乱的冲击,研究一度中断。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教育心理学再次繁荣起来。教育心理学家编写了许多教材,同时也有许多专家学者结合我国教育实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有些在规模和水平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巴甫洛夫的理论传入中国后,不仅影响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也影响了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心理学。他的两个信号系统理论为教育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也找到了教育心理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第二信号系统理论使儿童的言语和思维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为了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也在不断增加,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在逐步扩大。教育心理学从早期就注重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学习规律的探讨,多以智育为主。随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教育越来越重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和审美情感的培养。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现代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和精神病学的发展,对教育心理学产生了影响,促使其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中国把发展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编辑这一段来研究趋势。

1.研究学习者的主动性。2.研究学习者的主动性。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5.研究情境环境的影响。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7.研究学习环境和有效教学模式的设计。8.研究信息技术的使用。——摘自、刘《当代教育心理学》。

编辑此段落的内容和范围

由于世界各国的性质和社会制度不同,对教育实施的看法和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因此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也各有特点。欧美国家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一般研究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的心理活动、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学习指导与心理健康、学习心理结构与模式、教育评价与心理测量、教师心理等。而中国则根据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要求,注重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过程和规律。学习的性质、结构、方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的心理过程;各学科的特殊心理现象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心理问题;学生体质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具有个体差异、个性发展、超常、异常和特殊才能的儿童的心理特征;测量和评价的心理分析;教师心理等问题。

在这一段编辑学校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区别

[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主要研究教学过程和学习一般规律的学科。它主要着眼于研究师范生的心理规律,考察这些学生在师范教学中是如何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在我国,教育心理学是传授给将要或已经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的理论知识,指导教师的实践。教育心理学家除了在学校做实验外,不参与学生的心理咨询、咨询、评价和矫正等实践活动。总之,教育心理学是抽象的、理论化的,其核心是研究课题。学校心理学是一门临床实践特色很强的心理学学科。它不仅为学生、老师和家长提供“药方”,还直接从事干预和咨询服务,调查干预的效果。学校心理医生直接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现场解决实际问题。他们要面对和解决的是具体的问题,而不是话题。他们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很少关注基本的理论概念。对于两者的区别,我们可以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家也研究学习落后者的问题,但把它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学校心理医生深入学校班级,帮助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系统评估他们的学习能力、家庭环境或老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矫正计划,改善落后学生的学习活动。另外,学校心理学吸收了临床心理学的模式,这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是不存在的。该模型的内容包括:1,围绕心理问题与环境的关系和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形成一个概念框架来解释心理问题的发生;2.运用一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结合现有条件,为改变行为提供有效的指导;3、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为有行为问题的学生提供服务和咨询。可见,学校心理医生和临床医生有一些相似之处。纠正学生和教师的各种心理问题,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还要掌握有效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