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母校
我的母校是县一中,老一中。校址位于县城中心鼓楼东100米处,是县城最高学府。当时一中有个初中部,我有幸考上了那个初中部,在那里度过了六年的中学时光。
一中在街北,正门朝南,中间两个大门,两边侧门。走进大门,遇到一个圆形的花池。在池塘的中央是一个白色大理石的短发女孩。她昂首阔步,精神抖擞。背后是一根旗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绕过花池的每一件事都有报纸专栏。报纸专栏展示历届高考状元照片和字画。然后是浅蓝色外墙的四层教学楼。一楼中央大厅是过道,大厅两侧有一面满墙的镜子。对了,可以照照镜子,整理一下头发和衣服。
大楼是一所高中,每层有四间教室。许多著名科学家的画像挂在教室的外墙上。楼的北面紧挨着一排排红瓦房。这是初中年级。
穿过瓦房中间的走廊,两边墙上贴着精致的黑板报,经常更新图文并茂,有名言警句,也有哲学随笔。记得有一篇文章叫世故,印象很深,我从中明白了世故的含义。走到北边最后一排瓦房,我124班的教室在最东边。
我记得我们的班主任,贾老师。他身材高大魁梧,黑发圆脸。他总是面带微笑,喜欢用数学书遮住半张脸,保持神秘感。
贾老师强调做题要仔细,说:“做数学题的时候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的仔细,知道吗?”啊?不是两个字吗?这绝对是故意开的冷笑话。我们窃笑。考完试,他让我们写总结。他说,“大部分同学都写自己考得不好是因为粗心不认真。在我看来,如果他们没有,他们就不会。1+1=2会不会搞错?没有,我对题型还不熟悉。”哇,有道理。
语文老师郝小姐比我们大十岁。她有一头长长的黑发。她喜欢在头上扎一个发髻,头发在后面散开。她教我们的时候刚从师大毕业,我们是她教的第一批学生。我记得她给我们上的第一课,高一的最后一课,印象很深刻。以前的语文课是政治老师宋老师教的。他是123班的班主任,所以她教我们的时候正好赶上了这一课。这是一个巧合。
为了让我们学好语文,郝老师在自习的时候每天晚上练习写小字和记日记,这对我们学好语文很有帮助。
为了让我们学好数学,贾老师让我们像她一样,每天写一道数学题。你想,每天写几道数学题,一定能提高你的计算能力。我数学成绩很好,受益于这种方法。
郝老师很温柔,很有耐心,有条不紊。她不仅是我们的好老师,也是我们的知心姐姐。小时候,我们把自己的快乐和烦恼写在日记里,向她倾诉。她用红笔写下温暖的话语,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五六十的同学,五六十的日记,要认真读,认真答。不知道熬夜多久才睡觉。郝老师真的很辛苦。这一刻,我回答了歌词:亲爱的好老师,每当我想起你,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英语老师王小姐和郝小姐同岁,她教我们英语教得很好。她教我们之前是男老师,戴着眼镜,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我们刚开始学英语。虽然全英教学很先进,但是我们听不懂,学不会,就换了王老师。
王老师教英语和双语教学。我们可以理解和学习。她让同学们在讲台上表演李雷和韩梅梅,并分组表演英语,看哪一组表演得好。班上刚好有一个叫李雷的男同学。结果很多同学在叫他名字的时候都是五味杂陈。他在录音机上学会了读英语这个名字,一脸无奈。
王老师还要求我们每天写一篇英语小字。英语和汉语都有小字。他们讨论是对是错,他们不偏不倚。
地理老师柴老师幽默风趣,我们很喜欢他的课。总之,教师素质高,能力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校园北面是宿舍和食堂。校园的东面是一个操场,占地很大。我们早起在这里跑步,上体育课锻炼身体,响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号召。
岁月流逝,如今一中已经搬了新址,一中变成了福彩中学,呈现出新的建筑格局。新一中与时俱进,辉煌灿烂,而老一中永远美丽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