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摘要:中学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的局限性和家庭教育的弱化,许多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工作中,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层面,还要能够解决问题,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有现实意义,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压力,厌学,人际关系,对策,青少年挫折诱发因素

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教育旗帜。积极、科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国每一个人的责任,也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

首先,提出的问题

中学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的局限性和家庭教育的弱化,许多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那么,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影响因素有哪些?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是现阶段我国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二,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中学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期。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学习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他们的问题有:

1.学生学习心理压力加大,引发了很多生理问题。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划分好差班,考试排名第二,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背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导致学生大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和习惯;另一方面,错误的成绩观也会造成学生心理痛苦,导致心理压力增大。

2.厌学是当前学习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不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愿意学习,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厌学。比如教育结构的不合理,说明教学内容太难。“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80%的中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这种情况导致一些学生从厌恶学习发展到回避学习,离开学校去寻求不正当的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的品行障碍。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强调过,太难的教材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有厌学的感觉。国家教委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在目前的教育状况下,百分之三十的学生厌学,有的县甚至高达百分之六十。可见,厌学是现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3.考试焦虑,尤其是遇到比较重要的考试时,更为严重,甚至焦虑情绪普遍化。在目前的中学教育体系中,我国的教育结构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特别是普通中学。学生在学校学的东西,基本都是为高考准备的。但真正进入大学的只有一部分,学生面临着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尤其是后进生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没有出路的悲伤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种情况反映到考试中,有考试焦虑。

此外,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如不灵活、惩罚性的教学方法,老师的嘲笑,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抱怨和谩骂,都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下:

1.与老师的关系。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和不信任导致的逆反心理,教师认知偏差导致的心理压力和攻击行为。在中学,老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和公正代表,希望得到学生的关心、理解和爱护。如果老师缺乏理解、耐心和爱心,不能热情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反而会失望。更有甚者,老师不尊重学生,贬低学生价值的恶劣态度,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常常病态地感受到这一切,这也是师生冲突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压抑感,负面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2.同学之间的关系。除了老师的理解和支持,中学生还希望在班级和同学中有一种被接受的归属感,寻求同学和朋友的理解和信任。由于同学之间的不和谐甚至紧张,有些同学表现出孤独感,想恢复和同学的关系,但又不知道怎么做。

3.与父母的关系。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给了中学生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港湾。在威权家庭中,父母和孩子无法正常沟通,导致孩子性格孤僻、专横。各种家庭伤疤都会对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去世对孩子心理问题的伤害更大,因为他们看到了父母身上糟糕的人际关系。与父母意见不合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有一种被遗弃感和愤怒感;可能会变得沮丧、敌对、有破坏性,...并且经常使他们对学校工作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他们会认为父母给他们带来了痛苦,憎恨父母的家庭,因为家庭是所有不幸的所在。

(三),青少年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外在表现趋于封闭封锁,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在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少年心理的一个普遍而特殊的标志。所以闭锁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指消极情况下的心理。中学生在负面情绪的支配下,关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标志。

2.情绪是激动的,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青春期的生理剧变,必然会引起中学生的情绪激越。这种汹涌的情绪时而显性,时而隐性。一个微笑可以让人彻夜亢奋,但内心却是兴奋、快乐或心疼、压抑、看似平静;他们有想告诉别人的话,有想告诉别人的秘密,但见到父母或老师却沉默不语。这种情况不了解,就会出现抑郁和焦虑抑郁。

3.早恋。中学生普遍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的这种未成年恋爱称为早恋。中学尤其是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就是性发育迅速和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受认知能力和人格发展的限制,尤其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有效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于是出现了自认为严肃而朦胧的爱情。虽然这种爱是好奇和模仿的,但却是一个很受关注的问题。

(四),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来源于很多方面,包括学习、人际关系、兴趣欲望、自尊心等。究其原因,有客观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也有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带来的困难和痛苦,中学生有两种反应方式:消极反应和积极反应。被动挫折适应一旦习惯化、稳定化,即使挫折状态在某种情境下发生变化,其行为仍然表现为习惯适应。因此,消极的挫折适应已经转化为一个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长期的耐心教育。

三,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因此,制约心理健康并引起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从各种制约因素的性质来看,主要有生物遗传因素、心理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从各种制约因素的作用来看,可以分为两类:本体性因素和诱导性因素。

(一)本体论因素

本体因素是个人固有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生物遗传因素和心理活动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细菌或病毒感染、脑损伤或化学中毒,以及躯体疾病或生理功能障碍。

第一,遗传因素。一般来说,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能遗传的。但一个人作为一个身心兼备的整体,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是一个人的身体、气质、智力、神经过程等特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据调查和临床观察,在精神病人的家庭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患有精神发育迟滞、癫痫发作、气质古怪、躁狂抑郁等神经精神疾病或异常心理行为。比如躁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患病率的调查数据显示,精神疾病的病因确实有明显的血缘关系,血缘关系越密切,患病率越高,而这恰恰是遗传因素的影响。

第二,细菌或病毒感染。临床研究证明,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如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由于病菌、病毒对神经组织结构的损害,引起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可抑制心理发育,引起智力低下或痴呆。

第三,脑外伤或化学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震荡、脑挫伤可导致意识障碍、健忘症、言语障碍、人格改变等精神障碍。因为有害化学物质侵入人体,毒害中枢神经系统,如酒精中毒、食物中毒、煤气中毒、药物中毒等。,还会导致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

第四,严重的身体疾病或生理功能障碍。这种影响也是造成心理障碍和精神失常的原因之一。比如最突出的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紊乱、甲亢等,往往会出现敏感、易怒、易激惹、情绪冲动、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肾上腺素分泌过多会引起躁狂,而肾上腺素分泌不足则可能导致抑郁。

2.心理活动因素

心理活动就是心态。个体的心理状态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到以后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心理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性格因素。

第一,认知因素。认知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反映其特征和联系,并向人们揭示其意义和作用的心理活动。认知过程是获取、储存、转化、提取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人的认知因素涉及面很广,主要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每个个体都有各种认知因素。这些认知因素的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协调的,也可能是不协调的。一旦某个认知因素发展异常或者几个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失衡,就会产生认知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会让人感到紧张、烦躁、焦虑,所以想尽办法缓解或消除。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平衡越严重,人们越期望减少或消除不平衡,保持平衡的动力就越强。如果这种需要和动机长期得不到满足,无法实现,就可能产生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严重的认知障碍还会损害人格的完整性和协调性,甚至导致人格异常。

第二,情感因素。人的情感体验是多维度、多成分、多层次的。它是一个人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稳定、积极正面的情绪状态使人快乐、稳定、充满活力、适度、舒适、有力;相反,经常波动、消极的消极情绪状态,往往使人抑郁、焦虑、注意力分散、失控、虚弱、无力。因此,培养良好的积极情绪,消除不良的消极情绪,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第三,性格因素。人格因素也可以叫性格因素人格因素包括性格、气质、能力、人格倾向。人格因素是心理活动因素的核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比如同一种生活挫折对不同性格的人产生的影响完全不同。有的人可能承受不了,或者消极应对,然后自暴自弃;有些人可能会接受现实,正视挫折,加倍努力,努力。研究表明,特殊的人格特征往往是相应精神疾病尤其是神经症的基础。比如谨慎、完美、优柔寡断、冷酷无情、敏感、心胸狭窄、凡事后悔、对自己要求苛刻等强迫性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再比如,特殊的人格特征如易受暗示性、幻想性、情绪多变、易激动、以自我为中心、自我表现等,很容易导致癔症。因此,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2)诱发因素

诱发因素是直接引起心理问题的外在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容易引起家庭成员的异常心理行为。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家庭主要成员的变化,如父母去世、父母离婚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婆媳关系紧张,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家庭情感氛围淡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如专制、强迫,或纵容、放任等等;还有家庭变故,意外等等。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生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学校因素主要包括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如果这些条件和关系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比如校风不好、学习负担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都会使学生心理压抑、紧张、焦虑。如果不及时调整,会造成心理障碍,导致心理障碍。

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各种不健康的思想、情绪和行为严重毒害着学生的心灵。尤其是在当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益广泛,各种社交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中的紧张感不断增加,矛盾、冲突和竞争不断加剧。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总之,以上因素相互制约,往往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起着综合作用。因此,我们在观察、分析和诊断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逐一检查和排除,作出全面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和治疗。

第四,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学校教育对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进行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具体做法:

1,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巧。在教学中,要以全体学生为主,个别辅导为辅。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调适答疑、重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中,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和纠正自己的观念,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是活动培训班,这是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相互参观提问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自我介绍、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互动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发泄痛苦、发泄愤怒等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2.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地发掘并有意识有目的地影响中学生,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比如历史课上英雄的坚强意志和英雄事迹,语文课上对人物心理的描写,都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各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段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转变。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教育和教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教师要改变观念,改变以往只看成绩不看能力的测试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和尊重,在教学中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驱力。因此,在各科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段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转变。

3.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可在学校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针对新生入学时的适应不良、老同学的情绪等心理冲突和心理挫折造成的心理障碍,提供个人和团体咨询、门诊咨询、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专栏咨询、现场咨询等。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心理治疗方法来治疗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真诚地关注学生。在这方面,我们帮助分析考试不好的原因,让他们认识到成功或失败是常事,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并鼓励他们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引导他调整情绪,比如听轻音乐,多做活动,多与人交往等。,使他克服抑郁情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优化第二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是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和思想境界,提高文化素养,扩大社会范围和心理容量,发展学生个性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可以通过校内外的实践发现和开发自己的潜力。第二节课的内容相当广泛。学校班级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举办情境教育、社会生活、心理健康、阅读、审美、信息处理等各种指导性讲座。可以积极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参观考察。可以建立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小组和读书小组。总之,第二课堂要努力体现思想性、知识性、情感性、艺术性、实用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统一。

5.兼顾对家长和学生其他方面的心理宣传。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人际关系直接或间接相关,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需要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偏差的原因,或制定和实施辅导和矫正计划。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兼顾对学生家长等方面的宣传。

动词 (verb的缩写)结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把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中小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书目:

1.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丁志强主编授课。

2.、孙主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警察教育出版社1997版

3.宁宏斌主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版

4.《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探索》,沃建中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年。

5.黄希庭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心理学导论》(199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