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独特的民俗
今天欧美的很多礼仪都来源于法国。其中最典型的流行于欧美的尊重女性的时尚,即所谓的“骑士精神”,是中世纪法国的创造。当男人见面时,他不能和女人握手,除非她先伸出手。如果女方不伸手,也没有握手的意思,男方应该点头鞠躬,而不是伸手坚持和女方握手。男人第一次见面,女人可以点头而不是和男人握手。在客人或其他社交场合,当女性进入房间时,男性必须起立。如果进来的人是男的,但是年龄和地位都很高,那么在位的男的也要站起来,女的就不用了。她只在介绍主人、主宾和比自己大很多的女性时才站起来。在餐厅一起用餐时,男方要走在前面为女士开门,帮女士搬椅子,坐下后,征得女士同意再点菜。吃完饭,男方要请女方先走。与女子共乘一辆车时,女子先上车后下车。在法国,如果有人不接受礼物是非常不礼貌的,但是你应该立即表达你的谢意。如果有人亲自给你礼物,你应该立即打开它,以示你的极大高兴。当别人夸奖你的漂亮衣服或者你的能力时,你要高兴地说“谢谢你的夸奖”等等。法国客人应该提前几天被邀请。一般来说,午餐时间约为12: 30或1: 00,而晚餐则比较复杂:主人在6: 00或6: 30开始招待客人;七点或七点半,宾主会一起开胃酒;晚餐要到七点半或八点才正式开始。作为客人,法国人经常迟到。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习俗,在法国存在已久,并延续至今。主人绝不会因为客人迟到而生气。但如果时间过长,要有充分的理由说明迟到的原因。无论如何,不要提前赴约,因为可能会给主人带来不便,造成尴尬的局面。法国人见面时互相问候是非常简单的。如果是在早上,他们见面时会说“早上好”。下午,说“中午好”。还有“晚上好”之类的。
连衣裙
清末民初的衣服,一般有钱人,男人穿长袍马褂,女人穿旗袍。普通农民、船夫、泥瓦匠、泥工、酿酒工等体力劳动者,喜欢戴黑色毡帽,穿双排扣粗布上衣,宽腰线、宽裤腿,穿“笼裤”(又称团团裤)。逢年过节或做客时穿长衫,称为“袍大布衫”。女人穿大排扣的衣服,笼裤,类似围裙的绿布。20世纪20年代以后,城镇男女开始穿中山装。从65438年到0950年,列宁的衣服在学生、干部和工人中流行起来。“文革”期间,军装大行其道。1980以后,服装面料越来越高档,颜色和款式也越来越多样,西装也变得非常流行。
旧时代的鞋袜,习惯穿布鞋。鞋底用破布分层,苎麻线缝得很紧。冬天鞋底和鞋面都包着棉花,叫棉鞋。20世纪50年代以前,农民习惯用稻草或竹壳编织草鞋;夏天用细草织薄鞋,做凉鞋;将竹浆切成鞋底,用麻绳串起来,绑在鞋面上制成雨靴,俗称“木棍”;木拖鞋称为“木拖鞋”,木底,前端横钉宽寸丁字裤。童鞋包括鞋头有老虎头像图案的“虎头鞋”和拼布的“口袋鞋”。
帽子习俗多为男性佩戴,偶尔也有老年女性佩戴。戴乌毡帽流行于旧殷珊和惠济县。黑色毡帽由羊毛制成,有黑色尖圆边,呈“杯”形。冬天保暖,夏天遮阳避雨,特别受农民欢迎。普通人戴秋帽有很多原因,堕落的人也有。不同的是秋帽“滴”(帽顶的球)分红黑两种,老百姓用红滴,堕落的人是黑滴,俗话说“秋帽满滴,堕落的人是倪子”。
布亚大脚称之为“搅动”。以前多是用手摇织布机编织,再用机制白布缝制。它有60到70厘米宽,65,438+0.5米长,在角上经常绣有小花,被称为“识别头”。青年男女相爱,常绣之为礼。一首民歌说:“三月桃花红。弟弟搅姐缝,两头搅两条龙,中间做一只凤凰。别人问你哪个缝的,你就得告诉,萧山县的小裁缝……”。农民外出打工,都随身带着系带,既能擦汗,又能当垫肩;洗澡洗脚可以围着擦;去赶集,可以随身带着,用途很广。现在的年轻农民用毛巾代替,但是年长的农民并没有抛弃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