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区是陕西的地级市吗?

不是地级市。

杨凌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东距Xi 82公里,西距宝鸡86公里,面积94平方公里。所辖杨凌区总人口1.6万,市区人口8万。1997年7月,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杨凌区,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规划面积22438+02平方公里。

杨凌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官员后稷就在这一带“教百姓耕田、种庄稼”,开创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先河。1934年,辛亥革命老兵于右任先生创办了中国西北第一所农学院——国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就是现在的西北A&F大学的前身。此后几十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陕西省先后布局建设了一批农林水科教单位。到1997年示范区建立时,这里已有10个农业科教单位,包括两所大学、五所研究所和三所中专。在不到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了农林水等70个学科的近5000名科教人员,被誉为中国“农业之城”。但在这里基础设施条件非常落后的时候,它只是一个落后的北方城镇,缺乏基本的城市功能。

示范区建立的最初几年,平均每年流失近百名科教骨干。为了稳定这里的人才,发挥这里的农业科教优势,促进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国务院于7月1997决定设立杨凌区,实行“省级部委* * *”领导管理体制,由国家19部委牵头,与陕西省* * *共建。

国家赋予杨凌的任务是:通过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迅速将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依靠科技示范和产业化,促进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该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最终为我国农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做出贡献,《农业改革和发展思路》中“培养、吸引和发挥人才的作用”。农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科教体制改革、干旱农业研发、对外交流与合作、省厅建设、农业产业链延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十个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19部委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9年多的努力,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

加快城市化进程,为稳定科教队伍、吸引人才、加快产业发展创造了重要保障条件。10年来,按照“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的原则,标准城市建成区面积从3.6平方公里扩大到1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从3万多增加到8万多,设施和功能相对完善。

截至2006年底,示范区固定资产总投资68亿元,其中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30亿元,企业和社会投资38亿元。建设了40多公里的市政路网、水、电、热通信等配套管网、天然气热电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和城市供热中心,建设了30多万平方米的安居工程、654.38+0多万平方米的商品房、功能齐全的创业中心、四星级国际会展中心、设施先进的标准高中、小学和幼儿园、水上运动中心和高标准医院。形成了生态田园风光小城市的雏形,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国际国内认证,现已成为国家旅游示范区、国家卫生区。

推进产学研结合,以农牧业良种、环保农资、绿色食品、生物工程(制药)为主导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

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是实现产业化、增强示范带动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强招商引资,实现产学研结合,促进成果产业化。目前,区内注册企业850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22家。初步形成了农牧业良种、环保农资、绿色食品、生物工程(制药)四大特色产业。

农牧业养殖业是杨凌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农牧业养殖推广、示范和产业化,扩大国外科技示范效应的重要途径。引进和培育了秦峰、科苑、郑达等一批从事农牧业良种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肉牛品种改良、奶(肉)牛育种、杂交小麦、“双低”杂交油菜等先进技术成果和优良品种,市场辐射西北五省,年交易额约6亿元。杨凌已成为中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农牧业良种集散地。随着农牧业良种产业规模的扩大,国外科技示范的作用日益明显。

杨凌环保农业资源产业的集聚效应正在形成,已成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环保农业资源生产基地。以巨川富万钾肥、秦川节水、博迪森农化、秦风农化、鼎天农化为代表的环保农业企业超过60家,拥有生物钾肥、无公害农药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环保农业企业在各地建立了农产品示范基地和示范点,不仅扩大了产品的宣传效果和销售规模,也促进了农民应用新技术新产品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绿色食品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通过在各地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原材料基地,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食品加工企业38家,年销售收入约8亿元。以加工果汁、乳制品、蜂产品、肉制品、酒类、蔬菜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丽华酒业、当代蜂业、圣桑饮料成为知名的区域品牌。年产654.38+0.8万吨的陕西恒兴果汁公司、年产4000多吨的陕西当代蜂业公司等一批绿色食品企业的发展,使示范区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食品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

杨凌的生物工程(医药)产业从无到有,集中度居全省第二。同时,在西北A&F大学专家的指导下,陕南等地建立了中药材基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医药企业16家,其中11家通过了GMP认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导产品竞争力强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起来,如绿色疫苗、好药业、麦迪森药业、赛德生物、恒通光华等。如郝主导产品复方皂矾丸获得“国家秘密发明专利证书”,被科技部、国家保密局评为“国家秘密科技项目”。麦迪逊公司自主研发的黄龙咳喘胶囊等药品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

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杨凌的自我发展能力。示范区2006年主要经济发展指标与1997相比:

工业总产值从1.2亿元增长到20亿元,年均增长36.7%;

国内生产总值从3.09亿元增加到20.65亿元,年均增长23.5%;

固定资产投资从每年3000-4000万元增加到每年81亿元;

技工贸收入从几百万元增加到68亿元,年均增长40%-60%;

外贸出口从无到有,达到9322万美元;

财政收入从1369万元增加到2.23亿元,年均增长36.4%。

随着科教体制改革的实施,农业科教与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初步形成,教学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杨凌10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合并,组建西北A&F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大学,实现了我国第一次教育科研单位的实质性合并。经过八年的发展,杨凌的科教实力明显增强,走出了一条农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新路。在校生由合并前的654.38+0万人增加到3.5万人,研究生由700人增加到5000人。西北A&F大学先后进入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新增国家和省级实验室和研究基地17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一级学科授权博士点由3个增加到11个,两个学科授权博士点由15个增加到71个,硕士学位由39个增加到105个。2005年,西北A&F大学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优秀评估,2006年顺利通过研究生院正式评估,教学质量迅速提升。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也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进入国家重点高职院校行列。

新体制新机制激发的活力,推动了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的跨越式发展。人才工作实现了历史性转折。近年来引进硕士以上人才300余人,2006年以来引进海外人才10余人。200多名在职教师出国深造。通过引进和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正在形成。目前在动植物遗传育种、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植物保护、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农业水土工程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20余项,其中国家级14项,取得了体细胞山羊克隆、生物农药创制、胚胎干细胞研究、杂交小麦育种、节水农业、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等一批重要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率从32%提高到47%。

特别令人欣慰和鼓舞的是,在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李振声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李振声院士在杨凌工作生活了365,438+0年。他的三大科技成果中有两项是在杨凌完成的。其中,以小偃6号为代表的系列品种开创了我国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大规模推广的先河,衍生品种79个,推广面积超过3亿亩,是陕西和杨凌的骄傲。

该地区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解决区域内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既是杨凌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走出去示范的经验积累和模式探索。通过“校村建设”的实施,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率先在杨凌推广应用。引进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协会,实行“公司+科教人员+农户”、“科技+专业协会+农户”模式,逐步建立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畜牧业等主导产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农村全面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局面。2003年,杨凌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1396元增加到2847元,实现了蓝青同志提出的“翻一番”的目标。之后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2006年达到3820元。

对外科技示范的良好机制初步形成,成效显著。

10多年来,示范区在科技示范和产业化的带动下,逐步探索形成了多种有效形式。管委会和两所高校在全国16个省区建立了150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引进推广国内外良种1700多种,培训农民400多万人,推广实用农业技术1000多项,推广农林作物良种2亿亩,治理水土流失200多平方公里,受益5000多人西北A&F大学与宝鸡联合建立的“专家大院”采取“科研+基地+农户”的形式,有效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的科技含量;企业主导的“公司+专家+农户”、“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全国10多个省区建立了1200多个示范点和原料基地;杨凌赣兴公司的“动态专家+公司+客户(农户、企业、政府)”模式,实现了“农户不出门,专家请到家”;杨凌电视台开展的“百县播科技”活动,直接惠及500万人。农业科技新闻已遍布全国,成为农民了解科技和市场信息的主要载体,成为最受农民欢迎的媒体之一。推广实施的“媒体推广模式”得到了农民的好评。农村中小学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生态校园”建设也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成效。

同时,以政府推动、高校支持、基层农技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与省内外20多个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建立了35个科技示范基地,推广农牧业新品种40多个、先进实用农业技术100多项,成果转化率达到47%,产生社会经济效益240多亿元。近年来,举办了8次农民技术职称考试认证,940名农民技术员获得技术职称证书,涉及陕西、甘肃、山西、山东等4省58县。在甘肃、宁夏等7个省区建立了近1000个培训基地和场所,举办了5万期农业培训班,培训了400万农民,受益人数超过654.38+0万人。

一年一度的杨凌农业高交会已成为国际知名的科技展会品牌和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载体。

1994至今,杨凌农高会已成功举办十三届,规模、效果、层次、影响力逐年提升。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万家境内外涉农单位、654.38+0085万客商和人士参展,项目投资、实用技术、产品总交易额654.38+0255亿元。特别是最近五届,每届参与人数超过654.38+0.3万,其中90%以上是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企业。组织(中外)农民创业论坛、农业实用技术讲座和专家咨询活动50余万人次。成功举办了2005年“一村一品”国际研讨会、2006年中加农业科技创新周等国际农业科技交流活动。农高协搭建了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示范的大平台、大市场,成为有效吸收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开展科技推广示范的重要平台,真正成为农业的盛会、农民的节日。

建立了精干高效的服务管理机构,为杨凌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原则,成立的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只有6个局、2个办公室,65名公务员,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干部任用以绩效考核为主,“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立足服务,改革创新,在全国率先推行会计代理制;率先推行“自购公援”的公务用车改革;对外服务实行首问负责制和服务承诺制。连续几年,入区企业对投资环境的满意度在96%以上,社会各界对政府服务的满意率在95%以上,市民对治安环境的满意率近两年居全省前列。2006年2月22日,在参加选举的283个地方政府中,示范区管委会被中国《新闻周刊》和地方政府创新奖组委会评为中国唯一最具责任感的地方政府。评委会认为,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在对公众诉求的回应效率和响应度、重大决策和政策体现公众利益的程度、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公众对行政行为的约束和监督程度、政府失职被追究的程度等方面,均处于全国前列。

十年来的开发建设带来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一是形成了绿色生态特色的小城市雏形;二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三是人才流失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四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形成了具有吸引力的集中投资发展环境;五是通过科技示范和产业发展,对周边地区和更大区域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第六,人们的思想、思维和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七是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为下一步更快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