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可以说,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关键、最有特色的时期,也是一个人一生中黄金时代的开始。中学生朝气蓬勃,青春洋溢,各方面都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在整个中学阶段,中学生的心理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特点。正是由于各种心理特点,中学生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掌握中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然后对症下药。
1.把握中学生的过渡心理
学生在中学之前处于真正的婴儿期,要更多的依赖大人的照顾和保护,独立性和自觉性较差。进入中学阶段后,就进入了青春期,而中学后期是青年早期,是个体逐渐发展成熟的时期,它标志着个体真正开始逐渐成为社会的独立成员。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过渡反映了初中学(青春期)和中后期(青年早期)过渡状态的两种不同特征。前一个时期,也就是青春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一个独立与依赖、自觉与幼稚的复杂矛盾时期;后一个时期,也就是青年早期,是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社会生活的独立准备期。前一段,还有些稚气;然而,后一个时期包含了成熟之后的独立和意识。即便如此,他们也刚刚到了成熟阶段,认知能力和水平还不高,人格倾向还不稳定,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心和引导,才能加强自身修养,让自己真正走向成熟。
2.掌握中学生的锁定心理。
中学生的心理逐渐表现出闭锁,即内心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开始不容易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必然导致情绪的变化。这些变化一般不容易被发现。即使由此引起情绪波动,由于这一时期意志力的相应发展,他们也倾向于控制而不表现出来。这是闭锁的情感和意志基础。
由于闭锁的特点,中学生往往不愿意对长辈说出自己的想法。中学生年龄越大,这一特征越明显。2、3年级以后的中学生总是锁抽屉。好像有他们不想让人知道的秘密,其实里面没什么重要的东西。所以,要了解和研究这个阶段的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心理,如果仅仅基于他们一时的事件或行为来做出判断或做出研究结论,往往容易出错。
中学生被锁在心理上有一个心理特点,就是容易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暴露给同龄同性的人,尤其是知己,这给我们老师教育管理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生活在学生中间,成为他们的好朋友。
学生尊敬老师是很自然的事。但学生对老师的崇敬,必然会产生师生间的距离感。久而久之,老师会觉得学生越来越难管,越来越抓不住他们的心。解决的办法是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打成一片,让他们觉得老师不仅可敬,而且可亲(但要注意“度”的问题,否则学生会和老师走得太近,不服从老师的管理,这也是家长觉得孩子难管的原因)。
3.掌握中学生的自尊心理
中学生有一个心理特点,就是自尊心强,爱面子。他们非常注重自己是否受到尊重,以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育管理学生的时候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和面子,否则会适得其反。
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有必要严格指出其行为,有时甚至需要批评教育。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把握好不伤害自尊的原则。在没有其他老师同学的环境下,我们可以单独和他心平气和地谈谈他的错误行为,讲道理,动之以情,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因为他避免了让别人,尤其是同学尴尬,他会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批评,还会暗自感谢老师,为以后老师管理班级创造更好的条件。
还有一种教育管理学生的方法,就是“先皂后刮”,即先表扬后批评。肥皂和剃须,自然干净,但最重要的是舒适。比如一个学生篮球打得很好,但是学习成绩很差。我们可以先表扬他在学校篮球赛中的优异表现和顽强拼搏精神,并向他暗示,如果他在学习过程中发扬这样的顽强拼搏精神,学习成绩一定会迎头赶上。
值得我们老师注意的是,学生的自尊更多的表现在要求别人把他作为平等的个体来对待。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尊重学生的人格,接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错误。学生毕竟是“人”而不是“神”,应该以平常心对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
4.掌握中学生的自我中心心理。
现在,大多数中学生是独生子女。再加上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家庭的宠溺,可以说他们几乎在任何事情上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尊心更多的表现为有事时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这类学生,可以采取“打搓”(软硬兼施)的方法。
如果对待学生只是和风细雨,恐怕他会认为老师只是那么好对付;但是,如果把学生关在暴风雨中,他们会害怕。如果长期只使用两种方法中的一种,肯定会降低老师的威信,所以要结合使用。
如果一些学生犯了严重的错误,我们应该在全班面前严厉批评他们,并让他们作出书面检查。这样做,既能打击他们养尊处优积累下来的嚣张气焰,又能起到在山城敲山震虎的作用。但事后老师一定要利用课余时间和这些学生谈心,交换意见,适当安慰,也就是“打他们,搓他们”。这样才能在不疏远师生关系的情况下达到教育的目的。
5.把握中学生的摇摆心理
中学生希望被重视,把他们当作成年人和社会成员对待。他们头脑简单,很少保守,敢想、敢说、敢做、敢为。但在他们心目中,什么是正确的幸福观、友谊观、英雄观、自由观、人生观,仍然是一个谜。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在增强,对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具有攻击性,但思维非常片面,容易偏激,容易摇摆。他们激情澎湃,感情丰富,但波动性很大,激情往往占据相当的位置。他们的意志特征也在发展,但克服困难的毅力还不够。他们经常混淆坚定和固执,勇气和鲁莽。他们的精力和能力也在发展,但人格还没有定型,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活动路径。简而言之,这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非常不稳定,具有可塑性。这个年龄段的精神状态很不稳定,可塑性很强。这个年龄段是心理成熟之前的动荡期。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暴十寒”的现象发生在中学生身上。今天,他们可能因为一时兴起而学习到深夜,明天他们可能会忘记他们的学习...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注意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时不时的提醒他们,帮助他们在不断的摇摆中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
6.掌握中学生的模仿心理
在教育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说学生时刻都在看老师的表现,老师的表现会直接对学生的做法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会以老师为榜样;去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学生的这种模仿心理,需要我们老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什么是“以身作则”?是“学而优则仕,德高望重”啊!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老师要求学生做的事,要先做好。
例如,我们要求学生保持教室清洁,所以我们应该注意自己。如果我们发现地面脏了,我们应该把它拖干净并弄干。如果发现地上有纸屑,不管多不显眼,都要弯腰捡起来。老师这样做,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长此以往,他们会起到很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当然,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多方面的,远不止这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发现和总结,以寻求更好的教育措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