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年的人生经历

福建省清代第一秀才

林鸿年生于清嘉庆九年。他从小就勤奋好学。二十五岁就中了评审团,道光九年去北京参加考试,可惜最后回来了。然而,这次失败并没有挫伤林红年的进取精神。回家的路上,他写诗勉励自己:“‘状元’二字难脱,我也在磨铁砚。”回国后,林鸿年更加努力,道光十六年再次进京赶考。这一次,林鸿年夺得了沈冰科恩的状元,并被委派到国子监编纂。32岁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清代状元。

去琉球为琉球扬名。

道光十八年,琉球王国王上浩去世,要举行仪式册封上虞亲王,并向朝廷报告,希望能派使节出席仪式。林鸿年因为学识出众,世故又自律,成为送琉球的不二人选。于是林鸿年被清廷册封为琉球王国大使,从闽江口经福建航行至琉球。

林鸿年抵达琉球后,首先代表清廷向已故琉球王国王尚浩祭祀,然后举行册封仪式,宣读圣旨,册封尚宇亲王为王,并赐御书“奉海隅”匾额。难得的是,在这一仪式前后的160天里,林鸿年清廉自足,婉言拒绝琉球国王赠送的宴席钱,并禁止随从携带货物强行推销。而且他在知道琉球人民生活贫困的情况下,还将传教费用中省下的240万元交给琉球国王救济,赢得了全国各地对琉球的真挚感情。

提出加薪,陷入困境

回国后,林鸿年获得了清廷的极大信任。林鸿年先后升任山东乡试副主考、国史馆副主编、文远馆校对员、总纲馆编辑、广东琼州知府、乳雷琼道知府、云南临安知府、云南按察使、云南政事、云南巡抚。虽然林鸿年一路努力,可惜林鸿年只是一个学者,不是政治家。

林鸿年任云南巡抚期间,太平军石达开部从四川徐州进入云南,势不可挡,云南各地反清斗争日趋激烈。林鸿年一上任,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南方的杜文秀占领永北堂,威胁昆明;北方“土苗之匪聚”,占据川、黔、滇三省要道;曲魁称霸东城;在西边,杨、等人攻打临安。慈禧太后给主张防御战略的林洪年、四川巡抚罗和巡抚云贵发了密信。林鸿年回辩“剿”,说明云南军饷差,要求与外省合并。但这次是往油锅里泼了水,让外省一起出钱涨工资,消灭了太平军,加上林鸿年的政绩,这笔钱根本无利可图,别人自然不肯干。四川巡抚罗表面答应,多方推诿,拖了差不多一年,才设法拨出两万两千元处理,湖广各省的报账、厘金、劝捐也久不到。林鸿年,在清廷的一再恶语相向下,对太平军进行了打击。

林鸿年“在二台坡、漠黑、红岩等地分设数十个‘贼营’,先后收复普洱府、思雨亭厅两城”,督军至四川徐州,准备攻占昭通,打通川、黔、滇三省要道。与此同时,清廷传来圣旨,允许林鸿年在云南投资一个铜矿,终于让他有了一个安全的着落。然而,正当他还在庆幸时局好转的时候,却被四川巡抚罗、云贵总督弹劾,并奏林鸿年两项罪状:“招抚‘云南大盗’李,使其入川劫掠;纵容部下李义泰,借湖南之机养壮胆,途中闹事。“同治五年正月,林鸿被革职,并于年底接受调查,罪名是‘留恐匪’和‘投降,意图混进四川’”。

林鸿年回乡时,正值闽浙总督左在福州开办正一书院(现福州一中前身),他聘林鸿年为山长。在随后的19年里,林洪年一直致力于当地的教育事业。正一书院是本省举人和进贡学生学习诗词赋艺术的最高学府。“林鸿年的培训师是以乐器知识为第一位的,尤其是基础知识。”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正一书院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先后培养出陈、林纾、、吴曾祺等百余名优秀人才。

光绪四年,福建巡抚丁日昌给林洪年写了一封“以实效教闽中”的信,交由吏部优待。光绪八年,吏部以“功底深厚,品行清廉”回放,请了三个特衔。光绪十一年十二月,林鸿年病逝于家中,《宋风仙堂诗集》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