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宝路的历史
未来计划修建的如意坊大桥与这条路相连。
市民路和市民学校
市民路是指恩宁路口往西200米左右的一段路。广州西关这条老路的名字,源于广东省最早的新式学堂——市民学堂。市民学校位于多宝街宝卿新街(现多宝路39号广东省水利厅办公大院)。民国时道路扩建,正式更名为市民路,直至1966并入多宝路,路名不复存在。而世民路却与世民书院及其创始人邓家让的名字息息相关,成为广州西关与马来西亚石屋形成的异域情结中的重要一环。
也许你不知道,这所市民学校是广东第一所民办新学校。据史料记载,1898年,在康梁变法维新的直接推动下,邓稼人(字)和邓稼让(字公叔)兄弟创办了世民学堂,这意味着他们对时事的敏感。
学校不仅模仿和引进西方近代科学,还结合我国实际设置了两所大学和小学,聘请有新思想的学者授课,开设修身、汉语言、地理等课程,因此学者众多。学校后来发展了市民书店,创办了市民报。1902,学校派金增成带领8名留学生赴日留学。毕业后,金增成先后担任中山大学校长、广州大学校长、广东省教育厅厅长,这在当时是很有远见的举动。1905,学校改为广州最早的私立中学——市民中学,校长邓嘉仁。民国后更名为世民中学,邓家让于1917年继任其兄为校长。邓家让:马开发区十屋市的功臣1901年,邓家让从国内招募劳工,在马来西亚十屋市南兰拉让江沿岸开辟围垦场,并获准投资40万元,以“港主”(围垦场最高负责人)和该场广州办事处负责人的身份,建立“新广东港围垦场”。3月1902,15,邓家让带领70多名广东农工到石武,定为“开埠日”。当时诗巫荒芜,但垦荒场的农工在邓的带领下,经过艰苦奋斗,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为了进一步发展,邓家让还派得力干将回国,从四会、广宁等地招募830多名农工到石武。后来诗魔女发展成一座城市,人们没有忘记先驱邓家让的贡献。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十五市政府批准以邓家让(龚叔叔)的名字命名工业开发区的一些街道。该市至今仍保留着“邓公树路”、“邓公树一巷、二巷、三巷、四巷、五巷”等地名。唐永红告诉记者,十屋市当地的许多华人社团,如十屋广东同乡会、十屋广汇赵辉同乡会等,早就挂起了邓家让的遗像。在十屋民族文化中心,还铸造了邓家让的铜像供人们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