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dj okawari要《寂静之声》的歌词
马礼逊,1920,出生于山东淄川,家境贫寒。12岁时,在煤矿当苦力,不久被招募进国民党军队。1940四月解放,加入八路军。在革命队伍中迅速成长为一名* * *战士,并于1944年5月加入中国* * *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他作战勇猛,足智多谋,顽强不屈,屡立战功。1941年春,协助战友炸毁莱芜吴家洼据点,杀死汉奸30余人。1942年7月,他和战友们总结爆破经验,用军用毛毯制作炸药包,用手榴弹引爆,炸毁据点,消灭守军。同年8月,在山东泗水县孙徐战斗中,连续炸毁日伪4个碉堡,炸死日伪60余人。1943 165438+10月,在鲁南斋藤优子村战斗中,他执行了一次偷袭爆破任务。当他接近日伪的炮塔时,被敌人发现了。他躲在战壕里用自己的军帽吸引敌人的机枪火力,迂回到敌人身边,炸塌了驻军的城墙和炮塔,为部队开辟了一条进攻通道。1944年5月,在进攻山东平邑县庞庄日军据点时,爆破第一道障碍后,利用有利地形,主动爆破据点门楼,使部队通过突破迅速向纵深发展。在鲁南大院围剿日伪军的战斗中,部队被一座10米高的四层碉堡的密集火力压制。他勇敢地冲上去,炸毁了碉堡,为部队进攻扫清了道路。当年7月,参加山东省军区英雄模范大会,被评为八路军山东省军区“特战英雄”。1945年3月,沙沟崖战役中,由于国民党死忠军修建的炮塔在斜坡上,难以实施爆破。他用木棍捆住三脚架,走近炮塔,将炸药包送到炮塔中间,冒着守军的枪火,紧紧握住木架,直到爆炸的那一刻,从而一举炸毁了炮塔。
同年8月3日,在山东省藤县闫村战斗中,带领突击班执行爆破任务时牺牲。9月,八路军鲁南军区把他所在的排命名为“马礼逊排”,把藤县闫村命名为“李勋村”,在部队开展了一场“马礼逊式的爆破运动”。摘自:中国红色故事网
一级抗敌英雄王克勤
王克勤(1920-1947),安徽省阜阳县人。1939年7月,被国民党军俘虏。1945 10,邯郸战役平汉战役解放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46年9月加入中国* * *产党。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培养下,他迅速成长为一名政治觉悟高、勇敢无畏的优秀军人。王克勤奋勇作战,成绩斐然。他立了九次功。从6月1945到6月10+0946,他一个人消灭了232个敌人,俘虏了14个敌人。被评为“一级杀敌英雄”、“模范* * *党员”。当上班长后,他继承和发扬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善于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每次班里增加一个新战士,他总要现身说法,激发新战士的无产阶级觉悟。他用“在家靠父母,革命靠互助”的格言教育大家搞好团结,组织了两个互助小组,开展了思想、技术、生活三大互助活动,对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46 10 10月6日,在山东巨野县徐庄阻击战中,他带领全班发挥战斗互助作用,与国民党军激战一天,数次击退敌军,歼灭大量敌人,全班无一伤亡,圆满完成任务。战后全班荣立一等功,3人被评为战斗英雄,他被提升为排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下属部门刘、邓开展向王克勤学习活动,六纵队授予王克勤“战斗英雄”、“三大互助模范”、“模范党员”等称号。1946 12 10,延安解放日报发表题为《广泛开展王克勤运动》的社论,称赞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创造了新的光辉榜样”,号召全军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他的“三互助”带兵经验在全军迅速推广,对人民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王克勤在战斗中创造了一套带兵经验和团结互助运动。主要内容有:开展思想互助,组织士兵介绍个人家史、个人经历和我军战斗传统,提高士兵特别是新兵的阶级觉悟;开展生活互助,根据训练、行军、战斗的需要,把全班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助小组,以老带新,取长补短,训练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照顾,战斗上互相支援;开展技术互助,在训练中学习技战术,高标准、严要求对方,战时灵活运用地形、地物,根据敌攻防方式改变战术。王克勤开创的三次互助运动在当时意义重大,为我军提供了建军经验,特别是对刚加入我军的大批新兵(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国民党军队中解放出来的)的改造和提高,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1931出生于四川铜梁(今重庆铜梁县)。13岁时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1949+02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3月25日,邱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渡过了鸭绿江。
1952 10邱的连队接受了在平康至金华之间的391高地歼灭敌军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但391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敌我阵地之间还有一片3000多米宽的开阔地带,是敌人的火炮封锁区。在这种远距离炮火下的冲击,必然导致我军重大伤亡,影响战斗的顺利进行。上级决定采用秘密行动,在进攻的前一天晚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方,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数百人要隐藏在敌人眼皮底下20多个小时,不暴露一个目标。邱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争先恐后地请战。临行前,邱立下铁誓言:为了打赢这场仗,我愿付出一切。
深夜,50多名身着迷彩茅草的士兵埋伏在长满蒿草的开阔地里,风驰电掣。
11凌晨,391高地的层层铁丝网和一簇簇敌人,并没有暴露我们隐藏的秘密。观察哨的指挥员果断决策,命令用炮火把敌人全部歼灭。
第二天中午,敌人的燃烧弹点燃了周围的草地。这时候他只有翻身才能避免烫伤自己。但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他严守潜伏纪律,忍受烈火的剧痛,坚持不动,像块巨石。直到壮烈牺牲,才保证了整个战役的胜利。
黄昏将至,该出击了。充满仇恨的战友们喊着为战友报仇的口号,像雪崩一样冲向运河。才过了二十分钟,敌人全部被消灭,胜利的旗帜在391高地飘扬。
战斗结束后,邱潜伏阵地的同志们看到了他用手在地上挖的深坑...
1952 10六月12,邱死了。
40多年来,邱的英雄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然而,人们并不知道,这样一个惊天动地、催人泪下的战争英雄,几乎成了无名英雄。
第二天中午,敌人向潜伏区发射了几枚燃烧弹。大火烧毁了邱的衣服、鞋子和袜子,直到烧遍了他的全身,但他仍然一动不动,直到他死去。
他死时只有26岁。
战斗结束后,连队给邱报了三等功,这件事似乎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过去了。
据邱的前战友林后来回忆,半个月后进行了战斗总结,他和邱的指导员王到师里去汇报。当时组织部的一个干事让教导员王给讲一个具体的人或事。
指导员王便提到了邱。他还说,在执行任务前的战前动员中,士兵们非常激动,纷纷表明态度,但邱却沉默不语,所以连里对他不放心。于是我和邱促膝谈心,给他讲了许多革命道理。他也向我表达了他的态度:即使被敌人的子弹打中,他也不会暴露他的目标,暴露他的目标就是革命的罪犯。
第二天,他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申请书上写着:我愿为打赢这场战斗贡献一切。
没想到第二天就死了,他真的用年轻的生命打赢了这场战斗。
听了王的介绍,军官很感动,说:这样的英雄行为太感人了。你拿不到三等功,就应该给你颁个特功!
于是,29师政治部立即上报了邱特别立功的报告,报请志愿军司令部批准。
这份报告引起了志愿军司令部领导的注意。
起初,一些领导认为:邱只是战时特殊死亡,不是英雄,而是三等功。但更多的同志认为,他那种严守纪律、为整体而自我牺牲的精神值得称道。
后来意见终于统一了,少数服从多数。
1952 165438+10月16,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授邱为特别英雄。
同年年底,一位名叫郑大凡的随军记者就秋之死提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燃烧弹落在哪里?是被爆头还是一点一点烧的?第二,他周围有沟吗?谁看到了邱牺牲的全过程?
后来,邱的战友回忆说:“燃烧弹打在邱面前两米左右,燃烧的液体溅到他身上。从头到脚一寸一寸地被烧。当时我落在他后面五米左右。我看到了火,一点一点地把邱活活烧死了。”
和其他战友也证明,在邱右侧3米处有一条小水沟。如果邱愿意的话,他只需要侧身一滚就能活下来。
面对这些证明材料和证人的描述,记者郑大凡被感动了,他热泪盈眶地写道。
5月8日,1953,《人民日报》整版刊登了他著名的长篇通讯《大侠邱》一文。此文一出,立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
6月1953日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再次授予邱“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追认其为中国* * *生产党党员,还授予其“模范* * *共青团员”称号。
王二小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1929出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被日本鬼子“扫荡”。王二小是儿童联盟的成员。他经常在山坡上放牛时为八路军放哨。1942 10 10月25日(农历九月16),日本鬼子又来“扫荡”了,到了山口就迷路了。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让他带路。王二小假装顺从,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躲藏的村民,他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自己上当了,于是愤怒地用刺刀杀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被侵华日军残忍杀害,死于涞源县琅琊口村,享年13岁。就在这时,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所有的敌人。
王二小死后,当地军民把他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当时涞源县青年拯救委员会的干部张士奎同志(现为保定市退休干部)得到消息,立即向边区青年拯救委员会报告。《山西日报》在第一版刊登了这条消息。根据这一报道,词人房兵和词人齐夫立即创作了《唱两个小男孩玩牛郎》这首歌。这首歌一直唱到今天,感染了无数少年。现在,王二小的坟墓被草覆盖着。被他的鲜血染红的大石头依然静静地躺在山沟里。人们称之为“血腥之石”。
银幕上的抗日英雄——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和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正在家中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在日军的刺刀下英勇牺牲,钟亮也被敌人俘虏。为了给奶奶报仇,救出钟叔叔,嘎子历尽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了一名小侦察兵...电影《二等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八路军的成长故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电影,通过丰富的细节和对儿童独特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本片获1980中国第二届儿童文学创作一等奖。
3.送鸡毛信的抗日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知名电影。影片主角是海娃,12岁的少年团团长。他的任务是放羊的时候放哨,发现敌人,给村民发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给八路军送一封关于攻打敌人炮塔的“鸡毛信”。海娃在放羊的掩护下带着信上路了。却在路上遇到了敌人...
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深受观众尤其是孩子们的喜爱。
这部拍摄于20世纪50年代的黑白电影不仅在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还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两个奖项。1955年获得英国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一等奖,是新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大奖的儿童故事片。
后来,列兵张嘎的故事被改编成电视剧。
4.小说中的抗日英雄——雨来了。
在鲁花村,有一个叫玉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和阅读。一天,村里的李大爷急匆匆地跑进玉来家,把水缸挪开,跳进了水缸下面的洞里。雨水把水箱移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时,魔鬼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而不亡》中描写的一个场景。
余来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儿童的一个缩影,包括小说家华冠本人。华冠从小就和村里的孩子一起站岗,给八路军送过鸡毛信,爬过树看着它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转战南北多年。他参军后,童年的情景时常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于是,他创作了以雨为主角的小说《雨不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主管语文教材的编辑专程找到华冠,告诉他,他的小说改名为《雨给小英雄》,入选了语文教材。从此,小英雄余来成了全国孩子心目中整整一个时代的英雄。
5.赖宁
宁,英雄少年。14岁(指被评为“十佳少先队员”,下同),四川省石棉县人。他志向远大,人品和学识都很优秀,全面发展。从小学开始,他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曾获省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一等奖,地区少儿绘画比赛二等奖,县少儿书法比赛一等奖。小学毕业后,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石棉一中。
他凭着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生命的大爱,三次扑灭大火,不留姓名;他雄心勃勃,想成为像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他坚持为家乡探宝数年,节假日采集矿石样本,进行无线电实验。他渴望学习,渴望刨根问底,具有积极探索的进取精神。1988 3月13日,石棉县海子山突发森林火灾。为了扑灭山火,拯救山村,保护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全。
所有,赖宁主动加入救火队。他不顾个人安危,在大火中奋战了四五个小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表彰赖宁的崇高精神,1988年5月,团中央、国家教委作出决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荣誉称号。号召全国各族青少年向赖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