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盘锦,为什么人们说自己是“油田”就觉得很自豪?
为什么不能骄傲?我把石油给了祖国,父母为之奋斗,见证盘锦从一片芦苇发展到现在的石油城。就算现在油田的荣耀没了,他还是辽宁的孩子!
我是盘锦人,我可以给你解释为什么油田人骄傲。其实主要原因还是收入。一个油田一线工人,不算灰色收入,就是单位给的工资和年终奖。一年的收入可以顶油田普通员工两年左右的收入,这是油田人骄傲的主要原因。
盘锦市是一座因石油而生的新城市。市委、政府的第一任领导都是辽河油田的领导。当年(1984)油田人口和社会产值贡献率都占据绝对优势!所以盘锦油田的人都很骄傲!
盘锦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定位为南大旦。发现石油后,当地交通逐渐得到重建和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渤海湾的工业化。上世纪70年代初期,辽河在粮油肉蛋供应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当地居民的肉是配给的,但石油一线工人的供应却是过剩的。当然,这也得益于上级的沟通。当时,大型国有企业和地方经济的效应尚未显现。要说相比地方政府,石油只以高薪为荣,只获得了18元的野外津贴。但是工作环境并没有让当地政府重视。突出的是一线青年工人分不清当地女青年,油腻的衣服已经把当地女青年吓跑了。当时对我们来说真是一言难尽。只是进入80年代后,国家改善了石油人的生活条件,比如结婚,能有套房,但却拉大了与当地的差距,也就是有了一定的这种程度的自豪感。随着国家整体经济的进步,这种自豪感逐渐与当地平起平坐,直到目前国际石油市场的大起大落,渤海湾风光不再。
相对于当地的退休工资,我们现在的退休工资很尴尬...
作为石油行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在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石油的时候,石油工人在极其艰苦的生存环境下开发了周年油田,基本解决了国家用油问题,涌现出一批铁人英雄,他们的石油业绩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盘锦辽河油田发现于1970,汇集了各个油田的施工队伍一起作战。辽河油田就是在这片俗称南德潘奇的盐碱地上开发起来的,以年产600多万吨、年增产1万吨成为当时中国第三大油田。正是石油和随之而来的化工,奠定了盘锦建城的基础。盘锦市于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所以,在盘锦,提起自己是石油人,自然很自豪。这和你赚多少钱没有关系。现在在油田二线单位干了20多年的员工,一个月也就1000多到2000块钱,没有其他企业多,但只要是油田的员工,都会有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石油行业工作的特点是收入稳定,
但是收入不一定不是很高。
曾经,作为一个油田人,我真的很骄傲,但现在不是了。现在亲戚朋友听到油田这个词,即使不显著,眼里的不屑依然溢于言表。
坐标,位于东营市某边境小镇。如果你打开地图,顺着黄河一路走到流入海口的地点,这就是我的家乡。
我是油二代。我父亲当兵时转向了油田。我的小学和中学都是在油田自己的学校度过的。现在想来,我的童年大概是油田最辉煌的时刻。80年代油田有自己独立的教学体系,独立的医院,脱离当地的医保政策,甚至有自己的公安系统,自己的公安处。
80年代中后期,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差,物质资源匮乏。肉、蛋、鱼是平常人一年四季在饭桌上看不到的稀罕物。只有家里来了客人,才能吃到打牙祭。毕竟当时都是穷人,几十块钱的收入能吃饱就应该知足了。作为油田人,我们每个月都能定期定量的从杂货店拿到副食。关键是它是免费的。虽然我们自己都吃不饱,但是看着当地小朋友羡慕的眼神,我们还是会偶尔做一些伤脸,让自己变胖的事情。
春天,过年发的肉、蛋、鱼还没吃完。其实我们的父母舍不得吃,总想把好东西留给小时候的我们。那时候我也知道肉是珍贵的,嘴角的油渍饭后是不会擦掉的。我一定要去学校低调炫耀,“哎呀,天天吃鸡腿吃腻了。”如果这时候我能从牙缝里挑出一点肉丝,戏就更完美了,也许这就是凡尔赛早起的雏形。
夏天,我们会有很多冰糕票和汽水票。这个时候爸爸会拎着他那厚厚的浅绿色保温饭盒,从单位带回来一二十个冰糕。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冰糕味道很差,因为是油田内部的副食加工厂做的,所以根本无法抱怨有多难吃。所谓的奶油冰棍,为了增加酥脆的口感,加入了大量的淀粉。细嚼慢咽的话,冰糕表面沾满了淀粉,吃起来像是泡过的报纸,但是谁会在意免费午餐的味道呢?
童年记忆到此为止。说说现在的油田吧。
大势所趋,油田逐渐合并。在特殊时代,油田工人被给予特殊的福利待遇。市场经济打破了国有经济的铁饭碗,油田特有的福利逐渐消失。
作为油田人,我们还要面对高房价,孩子择校就业等现实问题,这些在八九十年代是不会考虑的。但是相对上涨的物价和我们坚如磐石的工资,就像中石化的股份一样,十年不变。
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油田人,你的工资值得你骄傲吗!
首先,盘锦市的建立与油田有很大的关系。1984年期间,盘锦地区辽河油田产量蒸蒸日上,有成为第三大产油国的目标,盘锦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
我记得盘锦辽河油田的职工收入是盘锦最高的,而且工作比较稳定,付出的劳动也不是很辛苦,所以在油田工作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盘锦油田经历了三代,所以每当盘锦人有一些亲戚或者家人在油田工作,这种荣誉感就会出来。而且辽河油田本身就是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塑造的企业文化是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企业集体荣誉观念,所以他们说自己是油田人的时候会特别骄傲。
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是,目前盘锦的油田比例已经达到了25%。这个比例虽然不低,但也一直是持续下降的趋势。随着国家对湿地保护的重视,相信这个数字会达到15%或者更低。而且辽河油田的收入明显低于公务员甚至干部,甚至可能赶不上宝来这样的企业,正在成为普通企业之一。如果油田工人仍然被困在那里,
所以油田人要更清醒的面对现有的形式,看清天然气、页岩气、新能源对原油业务的影响,否则就会被这个时代淘汰。
你哪来的骄傲?现在有多少人利用业余时间工作,收入根本赶不上物价的上涨。骄傲。那是20年前了。企业文化早就扔了,只有检查和考核,有了任务量的考核。办公室人员臃肿,坐办公室的年薪不比一线工人少。企业就这样被拖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