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育才中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培训报告
沁源中学赵水平
165438+10月24日-65438+2月8日,我团一行52人,在李、主任、常老师的带领下,赴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感受基础教育前沿的脉搏。在短短12天的学习中,我们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17名著名教授的精彩报告,参观了上海市七色花小学和育才中学,并在李嘉诚教授的带领下进行了现场听课和评课。学习时间紧,任务重,信息量大。报告每天持续六个小时,却没有人喊累。每个人都早早来到教室欢迎教授的到来。报告期间,大家认真做笔记,积极参与互动,晚上有小组交流,写培训日志。如果我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这次学习,那就是:累,感动,收获。以至于每次我们班的丁老师遇到给我们做报告的教授,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班是我们三年前开课以来最好的一次。”而我们也常常被这句话激励着更加认真积极地学习。
这次上海华师大之行给我提供了一个与专家教授近距离接触的宝贵机会,让我认识了很多不同的风格。个性独特的教授:周斌、吴亚平、王建军、李政涛、唐思群、陆佑全、黄向阳...真切感受到学者们理论的深刻,语言的精辟,思维的缜密,研究的执着。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智慧,从专业发展到心理健康,从师生关系到文化教育,从备课到评课,从有效教学到课堂生成,从教学艺术到教育研究...每一篇报道都给了我心灵的震撼,让我感受到了华师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学术氛围,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精彩丰富的教育世界。下面,我将选择最贴近教育教学的学习内容,给大家做一个最贴近教师成长的报告,让大家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第一,走向生命意识,培养教育智慧
李政涛教授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案例:他曾经教过一个班的学生,学得非常好。他以为他们毕业后肯定会做教育,没想到,几个优秀的学生成了“猎头”。他很不解,认为这是对资源的极度浪费,但学生们给他上了一课。他们说:“老师,你说的顶尖人才是什么意思?”顶尖人才是那些独立且有意识的人。他们不会因为老板叫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主动思考我该做什么,主动寻找任务,然后自觉完成任务。即使老板突然下达任务,他也不会措手不及,也不会因为已经完成任务交给老板就去完成,而是会有意识的去寻找新的任务。
回归教育,新形势下,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师生关系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教师所承担的一切职责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代孔子上课,学生不问,老师不教。而现代教师,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不学,还要承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任务。在普及教育时代的早期,教师是知识的多面手。在普及教育的时代,学科的划分和教师的职责是明确而单一的。今天和未来,都要求教师有更高的“课程意识”和“学习意识”。越来越频繁的教育改革不断对教师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教育,这使得教师的压力和责任越来越重要。面对现代社会,我们应该迎接挑战,调整心态,不要拿发展和基础比,不要拿态度和速度比。我们的态度不应该是回避,而应该是欢迎,这是不够的。也要积极寻求甚至创造,培养有生命意识的人。
教师是培养教育智慧的人。一个明智的老师应该是一个为自己快乐,也能给别人快乐的人。三流老师用惩罚,二流老师用语言,一流老师用眼睛和睿智的老师,把自己当学生,把学生当自己,把学生当学生,把自己当自己。我一辈子都是一个学生的心态和立场,对被教育对象的天赋、心智以及一切独特的行为奥秘有着独特的洞察力,从而化腐朽为神奇。
如何走向生命自觉,培养自己的教育智慧,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专家们给了我们很多好的建议和做法。
1,学会规划自己。我们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和潜力,扬长避短,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沉下心来,悄悄地做,低调地发展自己的基调。
2.每学期录一节视频课,对照视频评课,找一面实践的镜子。经常听到别人对我们班的评价,很少直接看我们班,所以印象很模糊。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课堂教学视频,那么不用别人说,你也能知道自己应该在哪些地方改进和重建。借助教学视频这一面实践的镜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现在的形象,并迅速与自己的理想形象进行对比,找出差距,进行改进。
3.通过写短文,把讲座的知识稳定下来,消化吸收;
每次听报告,听讲座,我们都会很激动。我们想马上把讲座的内容付诸实践,放开手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热情逐渐减退,报告的内容也逐渐被遗忘。所以,听完报告后,要及时记下报告内容和自己的感受,消化内涵,成为自己的东西。
4.教学的反思与重建:过去教师注重反思的方法。今天,教师们注重反思教育教学思想,反思方法背后的思想,既有方法,也有思想方法,让方法在思想的土壤中生存!反思要结合具体的对象。没有一个具体的对象,反思就是盲目的,空洞的。随着教学经验的逐渐增长,我们常常觉得自己的课很顺利,别人的课不比我们好,于是听课评课就成了一种形式。不如换个角度看问题:为什么我们的课进行的很顺利,探究原因稳定下来,形成自己的风格;观察不同的课堂表现,与自己的进行比较,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评价体系。
5.推进教研组建设。我们每天都在因为同事和家人的评价而改变自己。教研组的文化氛围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位老师。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研组,要加强建设,形成独特的教研组文化,用文化感染人、激励人,使教研组成为团结向上的群体。
6.熟悉论文写作的语言。王教授说,我们缺的不是教育理论,而是不熟悉论文写作的语言。
7.向名师学习。如果说名师是一棵参天大树,那么他的技能和方法就是树上的花朵和果实,他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就是大树吸收养分、输送养分的根。所以我们要向一位名师学习,包括他的思想、理念和精神,以及他的成长过程。
第二,让课堂充满成长。
(一)教学中的问题
在10多天的学习中,很多教授都谈到了当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总结了他们的意见,列举如下。
1,急功近利
杨教授在北欧考察时发现,北欧人非常善于享受生活。他们在街上看到的不是行色匆匆、疲于奔命的人们,而是悠闲地晒着太阳、边喝咖啡边聊天、风平浪静、脸上写满幸福和满足的人们。北欧人的生活幸福指数很高。由此,杨教授想到了中国当前的教育。中国的教育太急功近利了。从领导到老师,从学生到家长,都太草率了。他恨不得一夜之间把所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天才或者神童。
为什么不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为了学生的好成绩,备课时要面面俱到,以免自己的疏漏或遗漏影响学生成绩。课堂上为了完成任务,赶进度赶环节,教学跳过,忽略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个性化感受。如果今天的“应试”教育不减速,如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教育其实是一种“慢生活”和“潜移默化的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人生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就是教育的变化极其缓慢和微妙。它需要生活的沉浸,需要“集中注意力和标准化”。
2.太标准化,太死板,缺乏灵性。
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22个国家中,中国学生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但创造力排名第五,想象力排名第一,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在钱老去世之前,他的问题应该引起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深思。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教育的出路在哪里?怎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有人说中国的教育太规范,太死板,缺乏灵性,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盲目模仿,缺乏创造
模仿是跟随别人,创造是引领别人。中国的教育一直是跟着别人学的:20世纪初向日本学习;向20世纪30-40年代的美国学习(杜威);学习苏联五七十年代的做法;改革开放后,学习美国没有自己的思想体系。
4.在课堂教学中:
第一,有温度没有深度。只是滑冰课,滑冰,没有根,没有挖。
第二,有活动不学习。学生课堂上的任何活动都是学习,课堂上的问题是活动没有转化为学习。
第三,学生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重能力、方法、思维的培养。学生成了考试机器,却缺乏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的思维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二)一个好班级的标准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虽然教授们给出的答案不一样,但本质是一样的。比如黄仲景教授提出了评价课堂的五个标准:成就、清晰、开放、参与、生成。崔峦老师说,看一堂课好不好,不是看它是否活跃。而看了一节课,学生有没有改变?有发展吗?这取决于师生互动的质量和数量。李政涛教授说:听课看重两种感受:推进感!成长感!成长是一个诗意的词,却准确地展现了课堂的生成与开放,师生的变化与发展。
(三)如何让课堂充满成长。
1.关注学生,关注课程标准,关注教材。
要把学生的实际状态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设定教学目标的依据。课前需要了解学生的先在状态、潜在状态和发展可能性,在进入课堂前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甚至目前有哪些情感纠葛。这就需要课前最严谨的课前研究,这些研究后的信息都是经过加工的。不教学生已经知道和理解的东西,只教他们不懂的东西。有些班级,为什么无效或低效,恰恰是老师把精力花在学生会上的地方;学生能自学的东西,能读的东西,是不会教的。教什么?不教,学生学不到;或者教完之后,学生会有更多的进步和发展;如果现在教,学生不会也不懂,那就别教了。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熟悉你所教授的课程前后的知识,哪些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可以转移,哪部分学生会转移到什么程度,你必须有清晰的认识和灵活的对策。我们不能让所有学生在教室前归零,尊重差异。
准确深入解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如果你孤立地准备一堂课,它永远不会准备好。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是分层次的。整体性设计要关注整个方案的总体目标;连续设计要注意阶段的递进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应该有具体灵活的目标。具体到一个班级,既要有底线目标,又要有高标准追求。底线目标要用写实的语言表达,追求高标准要用写意的语言表达。
2.注意知识和方法
我们的孩子做了很多题,背了很多知识,还是考不出好成绩。周斌教授说,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压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压缩知识,学会提取知识。基于提取的知识是学生自己的知识。提取知识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展现的不是学生的思维过程,而是老师的思维过程。老师只关注活动和知识,不关注思考的过程。没有知识形成和思维运作的过程体验,学生成为两条腿的书柜,缺乏举一反三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给学生传授能力、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
3.注重生成和开放。
开放的广度是指表层的开放,开放的深度是指思维的结果和过程的开放。现在我们的教室似乎充满了兴奋,好像学生们都在动,但兴奋只是一种表象。课堂上有活动没有学习,没有真正的开放和互动。基本上就是老师画个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有些教室设计的问题很大,但是没有重心的转移,这往往体现在:重心过高或者太高。比如交换报告,只满足于老师和个别学生一对一的交流。老师喜欢和学生较劲!问题不放在学生、小组或小组里,很容易个别代替小组。这样的班级往往掩盖了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困难和障碍。看起来很光滑。开放,释放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障碍(假开放);重心有偏移,但放下不回收(半开)。有一种是资源的循环利用,比如对学生讨论中讨论的方法和问题进行循环利用和分类;但没有充分利用和有效反馈,导致资源浪费(白开);没有目标和方向的开放。里面有什么?拿什么?(乱开)老师不清楚。真正的开放开放有大问题设计,转移重点,资源回收,更有效的利用和反馈。教师要把提问、质疑、评价的权利开放给每一个学生,避免开放给少数明星学生;应该是从唯一性到可能性——选择性多样性的开放;是从书本世界开放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去体验和体会!
课堂上产生的动态资源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即随时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敏锐地发现、捕捉、利用这些资源,从点代到整体代(织网);从个体一代到整个一代(滚雪球)——把一个人的闪光点变成全班的闪光点;从浅地层到深地层(挖坑);从错误生成到有益生成(扭转)。当课堂上出现动态教学资源信息时,教师应及时捕捉资源,联系目标,促进生成,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渊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教育机智,才能生成教育智慧,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
4.注意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很多课堂教学思路设计的很清晰,环节之间的联系也很紧凑。但由于老师不注重细节,错过了很多精彩的制作,使得课堂缺乏亮色,导致课堂效率低下。例如,在班级小组合作中,教师往往对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概括性安排,不对学生合作的方法进行指导,导致小组合作效率低下,流于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需要循序渐进、分阶段的训练:第一步:同桌合作——一个人对对面的人说、听、评、补;第二步:群体内的合作交流(明确分工和规则:比如弱者先说,强者为辅);第三步:小组代表发言(我觉得,我觉得……停,改成:我们小组觉得);第四步:小组之间的互动(补充、询问、提问、回答...)-善用群际资源!详情1:说明及要求(如何配合,注意什么);细节二:评估和反馈——指向:小组合作的质量,可以展示和介绍经验,通过让好的小组参与到不会合作的小组中,可以帮助提高质量;细节三:及时在黑板上书写,为学习和讨论提供脚手架(教师要有脚手架意识,尤其是方法的脚手架)。
5.注重情感体验
让课堂成为一次温暖的旅程。课堂是一次温暖的旅程。教师首先要成为温暖的教育者。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及时的鼓励,让每一个孩子沐浴在教师爱的阳光中,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探究的快乐,让每一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孩子快乐的源泉。
著名特级教师吴说:“一个充满成长节奏的课堂,学习氛围不一定是热烈的,但应该是深沉的。学生不要在文字上流于表面,要在思想上前进;我不是在说别人的想法,我一定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看一看,你能感受到向前弯腰的姿态,听一听,你能体会到生命拔节的声音。”对于我们来说,学生就像雨后的蘑菇,会穿破泥土,拔地而起。
在十多天的学习中,专家们提出了许多教学思路,如吴亚平教授提出的课堂教学互动开放性的五个维度:问题设计的开放性;重心下移的稳定性;资源捕获的敏感性;资源处理的有效性;互动推广的推广度。上面的说法说起来容易,任何一个老师要真正在教学中落实都不容易,但毕竟专家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沿着方向不断努力,最终会有所收获,就像吴亚平教授说的:“你的心在哪里,你的智慧就在哪里。”12天对于人生的长河来说可能只是沧海一粟,但对我职业发展的影响却是长久而永恒的。
最后,我想用李政涛教授的两句话来鼓励你:
站在高高的山顶,走在深深的海底。
教天地人事,培养生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