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发展?
第一,自力更生和依赖并存
现在的中学生都有这样一种双重心态:自立和依赖并存。受新时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他们喜欢谈下海,谈抱负,谈生意,谈自力更生。但由于父母的溺爱,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头靠在头上,身体依偎在父母怀里。
面对这种心理倾向,我们在政治教学中要善于分析,积极引导。一方面鼓励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指出人格形成是心理成熟的关键。
在科学文化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与他们坚强的个性密切相关。牛顿强烈的好奇心和执着的天性建造了经典物理学的大厦;在哪里?高酷爱艺术,一生创作了举世闻名的不朽名作《向日葵》。另一方面,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消除其不利因素的影响,明确独立人格与独立生活密不可分。
一个人照顾不了自己的生活,也无意去照顾。所有的远大抱负和宏伟目标都是虚幻的。古人云: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通过这些积极和消极的措施,我们可以增强自立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第二,逆反心理和盲目崇拜并存
中学是学生人格形成的时期,也是身体发育的成熟期。这一时期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明显倾向是逆反心理,强烈否定小时候形成的权威观念,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应该对存在的一切和已成定论的事实投以质疑的目光。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缺乏充分的理由,却还是一味的否定和质疑。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蓬勃生机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头脑颠倒、贫富悬殊、知识分子待遇低、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差等,成为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温床。
如何正确看待当今中学生的违规心理,如何引导他们理性分析当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已成为中学思政冶教育工作者的严肃课题。
中学生一方面表现出否定权威的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当前心理中盲目崇拜的状态。他们崇拜港台的歌手和电影明星,在中学校园里形成一群数量众多的追星族。这种狂热的崇拜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崇拜的对象移动变化很快,基本上就像六月的那一天,孩子一说就变脸。
从ChristianRandPhillips到谭咏麟,从刘德华到小虎队,一曲《十六岁的雨季》响起,在林志颖掀起热潮。二是盲目从众心理,他们缺乏固定的崇拜标准,往往什么时下流行就崇拜什么,缺乏自主意识。我曾经问过一个同学,他的书上贴满了港台明星的照片,他为什么崇拜那个歌手。他想了一下说:“大家都这样贴,我就玩玩。”这是中学生心态不稳定的感性体现。
在政治课的思想教育中,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深化。
第一,情感投入。以理解学生为根本出发点,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肯定他们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和探索真理的勇气,指出他们盲目质疑的缺点和追求理想人格的幼稚。从情感上来说,努力做到情感和谐。
第二,理性分析。在政治教学中,有意识地、恰当地阐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逆反心理的必要性,分析了偶像崇拜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启发学生从更高的理论层面理性分析问题,做到以理服人。
第三,实践指导。在课余实践中,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社会,把学生从自己的小圈子中释放出来,理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智慧和光彩的洗礼。
通过这三个措施,培养他们理性分析和观察的能力,让他们不稳定的心态逐渐告别幼稚,走向成熟。
第三,实践观念与群体意识并存
商品经济的发展,价值观的变化,实用观念的增强,直接影响着当代中学生的心态。
一些学生高度社会化。社交能力强,则说明中学生难得世故。“有什么用”这个问号总是萦绕在他们的脑海里,成为他们价值判断的主要标准。从书本上学是没有用的。交朋友,首先要了解他们父母的状况,多接触老师,试着鉴别他们的品德。这样的想法很普遍。
在政治教学中,要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意义,强调民族复兴和经济发展与人们的思想道德密切相关,让学生明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
在政治数学中,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了解古人的高尚品格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情操。在政治课的教学中,针对当今社会猖獗的拜金主义。对一切关于金钱的腐朽思想,一切为了自我个人主义,进行深刻的驳斥和揭露,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抵制西方实用主义庸俗哲学的侵蚀。
在关注学生实践观念增强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中学生中小群体意识的增强。港台影视注重商业利益,往往追求刺激,夸大暴力,揭露所谓黑社会内幕。这对缺乏分析问题、明辨是非能力的中学生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在现在的中学生中,忽悠小团体的现象比较严重。学校之间、年级之间、班级之间的派系斗争、打架斗殴时有发生,不仅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甚至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老师和家长要及时发现情况,把这种不良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学校也要加强管理,加强道德教育,少让社会上的负面因素影响和左右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四,强烈的求知欲和知识无用论的观念并存。
当今世界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丰富,传播迅速。各种报纸、杂志、书籍、电台、电视台等信息源汇聚成一个信息网络,交流来自世界各个层面的信息。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当今中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知识面广,求知欲强,知识面相当开阔。课后,学生们经常问我一些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问题,比如关贸总协定、石油输出国组织、惠特曼的《草叶集》、国家资本主义等等。,这充分体现了现代中学生的现代精神潜力,他们一方面知识面广,求知欲强,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
但与此同时,在当今的校园里出现了一种认为读书无用的新思潮。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存在分配制度颠倒的现象,让校园里的中学生无所适从。一个字都不认识的“大款”有钱,名牌车招摇,受过良好教育、文笔好的老教授过着穷日子。过去“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思想正在被“读书越无用”的新理论所取代,导致一些学生厌学、逃学、混学在校园里。
中学生知识面广,读书无用论并存,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不正常现象。社会应该警惕这种新的读书无用论,老师和家长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阻止这种思潮的进一步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