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在哪里?

曹操墓是世人关注的“千古之谜”。魏晋以后,一代又一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地理学家都对曹操墓感兴趣。曹操墓成为历史之谜的过程,已经远远超出了曹操墓本身的价值,成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所以,考察、参观曹操墓,其实就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探寻过程。

曹操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死于洛阳,灵柩运回邺城葬于高陵,也就是曹操在遗书中所说的“西陵”。从唐代以前拜谒叶的文人留下的大量诗文来看,不少诗人在叶城铜雀台西陵前抒怀,但并未提出墓的真伪问题。到了宋代,曹操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汉奸,曹操墓也成为人们攻击曹操背信弃义的物证,并编造了曹操死后立“七十二疑冢”的传说。受妖魔化曹操的舆论影响,元末文学家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也把曹操塑造成奸雄的艺术形象。后来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写曹操墓在许昌城外的一个水下崖洞,褚青人夺剑轩续写曹操墓在漳河水下等等。,都是民间传言,没有历史考证的证据,但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曹操墓神秘诡异色彩的兴趣。

关于曹操墓的具体位置,虽然一千多年来一直有各种猜测和奇怪的传说,但也不是没有痕迹。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我认为曹操墓可能位于河北磁县吴江城乡以西、石春营乡中南部地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提出上述观点有几个原因。第一个依据是曹操本人生前对安葬问题有明确的安排。建安二十三年(218)六月,曹操下诏安排墓葬:“古葬必居不毛之地,其治为西门豹庙以西为守陵。因为高处是墓,所以不封也不是树。周礼:葬民举行墓地的土地。诸侯围居前,清大夫居后,汉制亦称陪葬墓。其臣列功勋者,应伴守令,广用兼容。”这一政令明确规定了选择墓址的条件和标准,可以说是调查研究曹操墓的第一手直接史料。第二个依据是,曹操下葬的时候,他的儿子曹丕和曹植都写了文字史料,描述了葬礼的过程。曹丕写了《武帝哀宗随笔》,其中说曹操灵柩“弃此宫而游他山”。说明曹操葬在西野丘陵地区的山窝里。曹植写了《武乙帝》,证实曹操确实葬在西陵,葬礼完全按照曹操的指示进行。曹操死的时候穿的是平时穿的打补丁的衣服,没有带玺。他只是用印章把丝绳埋起来,随葬品没有雕刻。最好的陪葬品是未染色的陶器。曹丕的《策文》和曹植的《弼文》也是调查研究曹操墓的极其珍贵的史料,记载了他埋葬曹操时的历史文献。第三,西晋作家陆机和陆云提供了重要的佐证史料。陆机当作家的时候,在皇家秘阁的历史档案里看到了曹操的遗作,在他写的《吊死魏武帝》的序言里就透露了。在他的遗嘱中,曹操命令他“葬在叶芝西山,靠近西门豹庙,没有隐藏的宝藏”。又命“奴婢妾勤,作铜雀台,待之以好。”在平台上放一张六尺的床,把帐篷竖起来听,然后去法院做一个礼物。每月十五日,从早上到中午,你会到帐篷里做艺妓。你总是爬上铜雀台,看西陵的墓场。”这句话对确定曹操墓的位置意义重大。因此,可以正确判断曹操墓在铜雀台以西的视野中,位于邺城以西的凌钢上,靠近西门豹庙。陆机的弟弟陆云曾在邺城司马颖手下工作。陆云在给陆机的信中提到,邺城三站中有“张遂和王牧场”。陆机和陆云提供史料的时间,距离曹操去世只有70多年,非常真实。第四个依据,魏晋以后叶文人留下的诗词指出了曹操墓。南朝诗人谢懿在诗中写道:“西陵树阴,听歌吹。”沈全启在唐代一首诗中写道:“朝望西陵,暮望西陵。但愿不归,月十五。“唐代刘禹锡在诗中写道:“西陵松柏枝映日,退下思乡。“叶城诗人唱的西陵在哪里?初唐诗人王波在他的诗中写道:“从高台上看西北,我对着松树流泪。唐代诗人王五在他的诗中写道:“登上北方的铜雀台,看看西方的松树和郭。耳朵空了,田野荒芜了。“看来,曹操墓场所在的西陵,在邺城的略西北方向。第五,根据东汉三国时期的风水理论标准,这一带是选择墓址的最佳地点。与曹操同时代稍晚的关雎,在邱剑扫墓时,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为标。北临荒山,南有溪流,南有漳河,西有太行山,东有蜿蜒的田野。曹操作为掌管王维的实力派大臣,提出薄葬,但不会以草葬。这一点从曹操死前两年下令的选墓条件和葬礼仪式就可以看出来。在为曹操选择墓址时,不仅要满足曹操提出的条件,还要考虑当时拍墓照片的习俗。第六个依据,实地考察表明,这一地区是选择墓葬地点的理想地点。这是邺城西边墓场最好的站位。西门豹庙也坐落在这个地方。这里地势开阔,符合曹操对墓前、墓后要能容纳建功的大臣、大臣的要求。北朝时,东北方向的区域为东魏西陵墓区,表明这一带适合修建帝王陵墓。

在曹操墓区南部,石村营乡上七院村南约1公里处(此处今属河南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西北,与上七院村仅一漳河之隔),发现了一段十六国后赵时期的墓志铭。此墓志为青石所制,长30厘米,宽20厘米,墓志120字。我曾三次到墓志铭出土的地方实地考察。这是最早出土的标明曹操墓具体位置的文物。发掘地点在邺城西南的西门豹庙西苑。然而,这一墓志铭仍有许多疑点有待考证。第一,曹操墓没有墓,是“因高而墓,表面无人工标志物。”因此,墓志中描述的曹操墓很可能来自民间传说,根据传说,作为确定的曹操墓址是值得考虑的。第二,此墓志并非墓中出土,而是在漳河南岸一处高地上的砖窑取土坑壁中发现的。墓志铭中提到的标记都无法确定确切位置。如果墓志铭中提到的曹操墓已经被盗挖,那么历史文献应该有记载,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可信的挖曹操墓的历史记载。如果已经发掘出证据不准确的曹操墓,那么认定墓主人是曹操的可信度就值得怀疑了。第三,墓志出土于漳河阴凉处,为魏晋以后的相木所忌讳。按照当时使用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墓葬标准,玄武为北,龟象、丘陵地貌,墓志出土的西高穴村西北地区不具备这一条件。第四,墓志出土的地点并非“不毛之地”。曹操曾在此修建水利工程和天井堰,灌溉条件良好。是个比较富庶的地方,不符合曹操下令的葬在“不毛之地”的标准。第五,墓志出土的地点在北方的漳河附近,与他同葬的很多大臣、将军已经不能葬了,这也与曹操的遗志不符。在我看来,曹操墓应该位于吴江镇的西部,而陆谦墓志出土的地点是在曹操墓区的南缘,曹操墓在这一带的可能性较小。然而的墓志铭却向我们传递了一个历史文化信息,那就是在十六国后赵时期,这里就有了曹操墓的民间传说。该墓志铭还表明,西野西门豹庙西苑曹操墓的位置是好的。

最近,随着秦始皇陵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找出地下宫殿的位置,人们对曹操墓在哪里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些热心的朋友也向我提出了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探索曹操墓的建议。我觉得这里有些东西需要解释一下。曹操墓和秦始皇陵有些不同。秦始皇陵的围墙很高,地面也没有地标,寻找曹操墓的难度更大。另外,曹操墓所在的地区,因为地形非常适合作为陵墓,所以这一带地下埋葬着很多古代的皇帝和朝臣。北朝时期,东魏、北齐墓葬就位于此。所以在这么多地下墓葬中,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判断曹操墓并不容易。怎样才能让曹操墓露出本来面目?在我看来,考古勘探可以和现代高科技手段相结合。考古勘探的重点部位由现代高科技手段决定。两者对比,效果可能更好。需要指出的是,曹操墓不是孤立墓,而是群墓。曹操手下文官武将很多,应该陪守陵的也不在少数。只要能找到其中一个陪葬墓,我们判断曹操墓就有了具体的参考墓址。探索曹操墓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我们仔细研读历史文献,进行实地考察,仍然可以找到一些探索曹操墓的重要线索,为揭开曹操墓的真相提供有力的证据。

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刚刚经过曹操墓场的东半部,不知道考古勘探会不会发现曹操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