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胡适的《宽容与自由》:被强奸的女人失贞了吗?

“谁要是敢打破处女迷信,我们就应该尊重他。”——胡适在1920《论妇女被强奸污染》

这本书收录了胡适的18篇文章,包括他与学生的通信,他在报纸上发表的文章,以及一些演讲。每篇短文篇幅不长,但主题与当代人的诸多困惑一致,至今仍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启发。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女人的贞操不在阴道》,与《论女人被暴力污染》一文相呼应。除此之外,本文从这18个话题中挑选出八个有趣的话题与大家分享,分别是《宽容与自由》、《差点先生传》、《我的儿子》、《新生活》、《我们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态度》和《为什么要读书》。

胡适先生的学生小伊森写信问他:被强奸的女人是不是失贞了,该不该被人看不起?如果一个男人娶了一个被强奸过的女人,他的人格是不是被摧毁了?胡适先生回答:我们的人晚上遇到一个强盗,他拿枪指着你。你手无寸铁,不得不按照强盗说的去做。这不是懦弱。同理,强奸女人也是“取最小之害”。只是世人误以为“饿死很小,不名誉很大。”至于“失贞”,作者把它比作不小心割破了手指。社会上的人应该同情她,不应该鄙视她。至于娶被强奸的女人和娶处女的区别,胡适说:“如果有人敢打破‘处女迷信’,我们就应该尊重他。”

说到贞操,我想起了印度演员阿米尔·侯赛因·汗在《真相采访》中采访的那位女士。她说,“如果我被强奸,有人会说我失去了贞操。我是怎么失去童贞的?谁把我的童贞放进了阴道?被强奸意味着失去童贞。这种想法太重男轻女了。我没有把我的童贞放在我的阴道里。应该是强奸犯,而不是被强奸的女人。”

胡适先生是从17岁发表的几篇《无鬼谈》开始的。他说自己年轻的时候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因为他是一个无鬼的无神论者,他坚信“鬼神预测杀人是假的。”1”但当时的他完全没有想到,十五年后的他会执着于研究自己声讨过的两部作品。由此他说,虽然他还是个无神论者,但他能包容一切信仰上帝的宗教,能包容一切真心信仰宗教的人:因为世界上大部分人都信仰上帝,而这些人又大度到能包容他的无神论,他觉得世界的宽容尺度是可爱的,所以他也要以宽容的态度回报社会。

宽容(我觉得把“宽容”换成“融合”更好)是一切自由的基础。没有对“异己”的宽容,就不会承认“异己”这个概念可以享有自由。在今天讨论社会问题的时候,这个规律同样适用:我们不容忍“无所事事”,只有“体制内”才是正经工作;我们不容忍“单身未婚”和“丁克”。只有“结婚”才是人生的归宿,“生子”才是结婚的目的。我们不容忍同性恋,因为他们不能违反“常态”传宗接代...各种不宽容的原因是相信自己“不会错”,因为我深信自己不会错,所以不能容忍任何与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但世界是多元的,生活方式和信仰有千万种。在这个多元的世界里,我们要学会自律,至少要克制自己“把自己主张的东西当绝对”,因为受过实验主义训练的人是不会承认“绝对”的,更不会“把自己主张的东西当绝对”。胡适先生说,宽容是自由的基础。我还要补充一点,尊重是宽容的基础。只有学会互相尊重,互相交融,才能获得自由。

中国最有名的人是“差不多先生”,这位先生的口头禅是“如果一切都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聪明呢?”

他上学的时候,老师问他:“直隶以西是哪个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是山西。他说:“那不是差不多吗?”

作为一个钱庄的服务员,他经常把“十”字和“千”字搞混,店主就骂他。他说,“那不是差不多吗?”

他应该乘8: 30的火车去上海,但是他直到8: 32才到达车站,火车离开了。他嘀咕道:“只能明天去上海了。今天和明天差不多,但是8: 30和8: 32差不多。火车为什么不能等我两分钟?”

他突然生病,家里人请不到王医生给人治病,就请来了给牛治病的王医生。他说王和王差不多,那就试试吧,先生差点死了。差点先生弥留之际,叹道:“活人和死人差不多。”

他死后,大家都说他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他是一个有德行的人,所以他有一个合法的名字,叫做童渊大师。无数人以他为榜样,大家都成了差点先生。从此,中国变成了一个懒惰的国家。

其实他不是不在乎。他不希望自己很善解人意,很完美,很专业。只是这些“不求”在学校和钱庄不会有大的影响。说到求医,他把命都搭进去了。所以,得过且过的人,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

中国自古就有“诸德孝为先”的说法。子女孝顺父母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他们的身体披着皮,甚至父母也给了他们“生命”。你不孝顺的理由是什么?胡适先生从“人生”的角度讲了他所认为的“父母对子女的好”和“子女对父母的孝”。他想:孩子没有自称生在我家,我们做父母的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就给了他一条命。况且我们也不是故意给他这种生活的。既然我们没有意图,怎么能居功呢?你怎么能认为你亏欠他呢?他无意求生,但我们生了他,我们只觉得对不起他,更不要说“感谢这座城市”。我们给社会增加了一个人,也给社会种下了一个祸根。所以我们教他养他,只是我们自己减轻罪恶的方法,也是我们自己种下祸根后修补裂痕的方法。这能叫风度吗?孝顺是一种信条,但有时也不一定适用:我的儿子,生来就有柳毒,又聋又瞎,终身残疾。他应该孝顺我吗?赌博输光了所有的钱,让孩子衣食不足,教育不上。他应该孝顺我吗?我做了错事,一辈子是一个国家的罪人。他应该孝顺我吗?

笔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总结为三点:第一,没征求你的意见就生了你,不敢居功。第二,生孩子是社会的祸根,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是在缝补。第三,如果我不能给我的孩子提供一个“正常”的生活,他们没有理由孝顺我。

这些观点在当今社会并不少见。很多人认为生孩子的本质是自私的:想要有自己血缘的后代(包括但不限于真正喜欢孩子,给孩子看他眼中所谓的美好世界),想要和身边大多数人保持一致,想要维持夫妻关系,想要有个人养老。不管是哪种,我们都美化了自己的自私,把“我给了你生命”变成了对孩子的一种善意。你应该报答我的好意。但持上述观点的人认为这是错误的。毕竟你眼中的美好世界在我眼中未必美好,更何况世界上大部分人的生活苦大于乐。"你怎么能把我带到一个痛苦多于快乐的世界?"

胡适的第二个观点,让我觉得他在“人性本恶还是本善”这个问题上的选择,很可能是“恶”,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我们给社会埋下了祸根,所以一定要把这个祸根培养好,“扶正”,让他长大后不会危害社会,而这个教育的过程,就是在补缺。

至于无法为孩子提供“正常”的生活,这个问题在今天非常普遍。比如一个病重的人坚持要生,不幸把病传给了孩子。有人认为生育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其他人无权干涉。即使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不适合生育,他仍然有生育的权利。有人认为这种人选择生孩子纯粹是自私,完全不考虑后代的生存环境,只是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和他一起受苦。这个问题太深奥了,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评论。如果他没有资格生孩子,我们是不是犯了一个“不能容忍”的错误?如果他有资格,是不是意味着人类在生育问题上的思维有时等同于低等动物的繁衍,不计质量和后果,生命就结束了?而生在这样一个“前路坎坷”明显的家庭里的孩子,天生就有“孝”的信条。是不是应该把这叫做“生而为人的传统美德”?

你跑到酒馆,把自己灌了几杯酒,和张哥吵了一次架,差点打起来。李哥扶你回家睡觉。醒来后,你问自己:你为什么喝这么多酒?你不迷茫吗?于是你去张大哥家道歉,遇到了李四哥和王三哥。你们一起打牌,输了一百多。回到家,你自责:为什么要打牌?你不迷茫吗?

胡适先生说:“任何不能说‘你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无聊的生活。另一方面,任何能说出“你为什么这样做”的话,都可以说是一种有趣的生活。生活的“为什么”就是生活的意义。人和兽的区别就在于这个“为什么”。

现代人流行重祭,这是一个问自己“为什么”的绝佳机会。为什么要定这个目标?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年初定的任务完成了吗?不要说“为什么”这个词。简单又琐碎。从今天开始,你每做一件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如果你尝试一两天,你会发现这三个字无穷无尽,可以帮助你开启新的生活。

这篇文章我不想多做评论,只摘录一段:“吃饱穿暖就知道荣辱,备货了就知道礼仪。”

这不是舶来的“经济史观”,而是常识。世界最大的悲剧,就是无数人一生辛劳汗水,却得不到生活中最起码的幸福,无法避免冻饿。世界更大的悲剧是,人类的先知,看到无数人的饥寒交迫,却不能努力提高他们的幸福,反而给他们各种“幸福”、“安心”、“知足”、“扶贫”等催眠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

一个粗心大意的懒人,就得永远做个傻子,永远走不进真理的大门。

当然,真理是无穷的,物质享受是无穷的,新设备的发明是无穷的,社会制度的完善也是无穷的。但是,一件事有一件事的快感,一件事的创新的满足,一件事的完善一个系统的满足。今天不能成功的,明天明年都可以成功;如果前人失败了,后人可以继续帮助他们成功。如果你尽了自己的一份力,你就会满意;无限入口,循序渐进能给努力的人充分的快感。

总结起来,有三点:

第一,因为书是我们过去所知道的知识和经验的记录,我们读书是为了接受这种人类遗产;

第二,为读书而读书,读完可以多读书;王安石对顾说:“读经不足以知之。”于是他什么本草,什么内经,什么小说都读,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经典。王安石说:“读书不知不觉。”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知识面扩大得越多,读书的能力就越大。以《诗经》为例。“野有死鸟,白茅草盖。如果我们多了解一些民间传说,就可以知道捕杀野生动物送到女方家里求婚是很平常的事情。这就是你读完书还能读更多书的原因。

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对环境,获得思想素材的来源。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都是靠想法解决的。这个想法是从哪里来的?来自知识和经验。没有知识的人,遇到问题,毫无头绪,不知所措。一个有知识的人,当遇到难题时,有一个东方的想法和一个西方的想法,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读书可以解决问题,甚至是军事、政治、金融、思想问题。这就是读书的用处。

虽然题目是给大学毕业生的,但作者的短文可以让所有社会人受益。在寒冷的社会里,如何保持我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胡适先生给出了一个药方:培养一点职业兴趣。我们进入社会,往往做的都不是“能谋生”的工作。这时候就要学会利用闲暇去发展自己职业之外的正当兴趣,因为一个人的未来往往取决于他如何利用闲暇时间。从古至今,几乎没有一个成为大学者没有好好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有了这个爱好,即使他擦桌子六个小时,他也不会觉得无聊,因为你知道,擦完六个小时的桌子,你就可以回家做你的化学研究,或者完成你的大型风景画,或者写你的小说和歌剧。有了这个爱好,生活就不会寂寞,精神也不会无聊。

?“不捐”,任何努力都不会白费。当我们看不到,想不到的时候,在我们看不到,想不到的方向,你种下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这是本书的最后一篇也是最长的一篇文章。这三个讲座分别是“导论”、“方法意识”和“方法与材料”。

第一讲,作者通过自己写红楼梦考证的例子告诉大家,做考证只有两条路:大胆假设,认真考证。关于《红楼梦》背后的影射,有很多说法。有一种说法是含有种族思想,里面的人物都在影射当时满洲的官员。还有一种假设,贾宝玉指的是一位满族宰相明珠的儿子,名叫纳兰性德。胡适提出的假说是《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为了证明,胡适找了很多材料:曹雪芹还有别的作品吗?家里有多少钱?真的能招待皇帝四次等等吗?胡适对这些证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得出了他比较满意的假设,认为《红楼梦》是曹家的历史。当然,他并没有说他的假设是正确的,他只是想证明“仔细验证”是非常重要的。

在第二讲《方法的意识》中,作者说方法的意识就是方法的批判;批评自己,检讨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但是,很少有人能把这种态度运用到社会问题、生活问题、道德问题、宗教问题上。胡适在这里举了赫胥黎的例子。1860年,赫胥黎最宠爱的一个儿子去世了。英国作家、社会研究者、宗教人士金斯利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应该在最难过的时候想想你一生的命运!”应该认为人死后还有灵魂,灵魂是不朽的!”赫胥黎回答他,“我不否认也不承认灵魂是不朽的,因为我找不到足够的证据来接受它。“当我通常在科学室时,我必须有证据才能相信其他理论。如果你能给我充分的证据,那么我也可以相信灵魂是不朽的。但年纪越大,我越觉得人生最神圣的事就是说在嘴里,觉得‘我相信某件事是真的’。”无论是科学上的小困难,还是生活上的大问题,没有充分的证据,都要严格不信任:这就是科学态度,也就是学习的基本态度。

在第三讲《方法与材料》中,胡适说材料可以帮助方法;材料不足会限制学习的方法;不同的材料可以使学习的结果和成就不同。比如1600年到1675年期间,这个时代中国学者使用的材料就是书籍。而西方同时代的人,如开普勒、伽利略、牛顿、哈维、尼尔斯·玻尔等,使用的不仅仅是书本,还有自然的东西,如望远镜、显微镜等。从前,人们看不清天河,却看得清清楚楚。他们看到了隐形卫星;看不到纤维组织,他们看到了。结果,他们奠定了300年的新科学基础,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科学世界。

以上是我觉得有趣的一些话题。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惊叹。大家之所以叫大家,大概是因为不管过了多少年,他的话依然能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

注意:

1.?在鬼神之时,预言怀疑大众,杀死大众。:杀死那些通过装鬼、装神、装时辰、装占卜来骗人的人。出自《知望》,选自西汉戴胜主编的《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