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研究中实施美育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
18世纪德国著名浪漫主义剧作家、美学家席勒曾在《美育书信》中说:“从美的事物中发现美,是美育的任务。”这里提到“美好的事物”。我们语文教学中有哪些「美好的事物」?这是一个基本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讨论语文美育的问题。这个问题还涉及到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中国观。对于大部分语文老师来说,语文教学中的“美好事物”只是文本,也就是文章。这种观点非常片面,只能算是小语种观点。语文不仅是课文,也是文章。语文教学不能简单理解为课文讲解。著名中学语文教学专家颜教授认为,语文的内涵非常丰富,不仅包括文章、文化、文字(三者融为课文),还包括语言、言语。只有这样理解,才能有合理科学的语文观。我省著名鲁迅研究专家姚小龙教授曾说:“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宽广的精神视野。”只有以宏大的视角看待语文,才能充分发掘语文教学中的“美”,才能给学生以美的教育。就笔者而言,语文教学中的“美”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文是语文教学中“美的事物”的主要部分。相信大家对此都没有异议。中学语文课文汇集了古今中外的名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观念,蕴含着极其丰富、广泛、深刻的美育资源。这种美育资源不仅包括文学审美(包括语言审美)和道德审美,还包括文化审美(集中在文言文)。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巨大的美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育。其次是语言方面,即培养学生在听力和阅读中的美感能力。语文就是多听多读。这样才能培养自己对事物的审美能力。最后一点,也是很多语文老师会忽略的,就是汉字本身审美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汉字能发展成为一门独一无二的中外艺术,肯定与其优美的特性有关。
二,在文本分析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在文学审美方面,中学语文课文包含了各种美好的意象和审美风格,如苏州园林之美,小桔灯之古朴,贝壳之精致等等。教师通过对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给予理性的引导和指引,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把握好优美的语言。高尔基曾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所以,分析一部作品,首先要把握作品的优美语言,在欣赏其语言美中享受美。比如《荷塘月色》,用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优雅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字里行间带着淡淡的欢喜,淡淡的忧伤。语言的中介使他们感受到景物中蕴含的深刻意境,激起活跃的想象,升起喜悦和满足感。这就是美丽语言的奇妙效果。
其次,要把握美的形象。美具有形象化的特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特别是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之美。生动的艺术形象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催人奋进、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艺术魅力。比如韦唯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外表温柔美丽,心地善良,有爱心,关心孩子的疾苦,是一个美好的教师形象,激励人们以美净化心灵。最后,要把握美的意境。王国维的意境理论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分析意境美,就是把作者的“难景”呈现给学生,把“意蕴”准确地展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刻意追求的意境。实践证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云:“枯藤老树昏啼,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位作家勾勒的一幅《深秋黄昏的游子》萧瑟的旅行图中,藤蔓枯死,树木苍老,乌鸦昏黄,桥边人稀稀落落。荒凉的古道上,夕阳西下,西风吹来,无家可归的游子骑的马细细的。当我抬起眼睛,我可以看到整个风景是如此的悲伤和悲惨。这其实是无家可归的“断肠者”的美感和心境的写照,或者说是断肠者悲伤的心境在自然景物上的印记。从道德审美的角度来看,中学语文教学完全可以加强“四美”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社会美的素材非常丰富,我们提倡的“五讲四美”中的“四美”都可以找到例证。“四美”的核心是精神美,社会美的核心也是精神美。心灵的美是相对于人的外在美(外表美)而言的。现在的初中生普遍比较注重外貌的美。人当然要讲求外表美,但更重要的是内在美,也就是心灵美。心灵美是语言美、行为美和环境美的基础,通过语言美、行为美和环境美来表现。反过来,通过语言、动作、环境的美教育,有助于培养美好的心灵。在文言文教学中,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文化和思想的审美教育。我们的学生处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的环境中,他们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和优秀的思想文化熏陶。有了正确的思想,才有崇高的理想,才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文言文的阅读,我们可以读出隐藏在背后的生命意识、富裕意识、责任意识、超越意识的光辉。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魄,乏其体魄,乱其行,故忍耐而得其所不能”的坚韧;范仲淹对“远在江湖,忧其君,高在庙堂,忧其民”的理解;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然,让我们感受到了各种生命形式的存在和意义,深入分析自然会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第三,培养学生在听力和阅读中的美感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出现主要以文本为依据,文本的内容是学生听、看、读的最直接的感知材料,而阅读范文(包括教师和学生)则成为激发学生审美兴趣、树立美感、增强美感的重要途径。
首先是激发美的兴趣。学生对美的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和体验创设情境,指明方向,即通过对文本的仔细阅读和反复品味,为他们的接受机制营造美好的情感氛围,诱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比如充分梳理课文内容后,老师反复背诵,就像一个聪明博学的导游,把学生带到了一个新奇的童年乐趣中,让他们觉得自己的童年其实很有童趣。就这样,一篇朴实无华的文言文把学生引入了一个有趣的童年场景。在这其中,老师的阅读是关键。实践证明,朗读课文是激发兴趣的关键。通过朗读,文本中的审美意蕴得到了初步的揭示,审美价值得到了相应的发掘。
其次,要树立美感。学生的美的意识是在美的兴趣被激发后逐渐建立起来的。教师要珍惜和爱护,在范文阅读方面下大功夫。阅读范文包括教师的有吸引力的范文阅读和学生的表达性阅读。比如前者是指路明灯,后者是寻路杖。当学生找到了自己的路,就可以反复背诵教材中优美的诗词、散文、感人的小说、戏剧,体会作品的美感,从而进入作品的具体意境,达到“见文传声,声如其境,感同身受”的艺术效果,就会主动发现和感受美。最后是提升美感。范阅读既要再现文本的情境,又要深刻理解文本的情感。只有真正理解文本的情感,才能得到最真实的感受。中学生正处于青春的萌芽期,内心世界一刻也不会平静。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和及时的情感宣泄,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利用情境使他们从作品中吸取营养,产生爱,增强美感。如在课文《春天》中,老师通过舒缓愉悦的语气,再现了坚韧的小草、温柔的春风、湿润的春雨、鲜艳的春花等意象,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一个人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他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范文阅读和分析永远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教师的欣赏也不能代替学生的欣赏。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才能成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场所,学生才能成为评价美、欣赏美的主体。
第四,在写作课上体验汉字的非凡魅力。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我们的心灵纯洁,我们的情感和信仰正确。”汉字就是这种美的集中体现。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一直沿用至今。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古代文化,如政治、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伟大成就,都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汉字承载着我们国家如此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所以理解、学习和书写好汉字对于向学生传递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是非常有帮助和必要的。汉字除了传承历史文化,还有陶冶情操的功能。汉字的结构和外观都很漂亮。有些古文字的形象是写实的,比如前面的实物。后来的汉字向实用方向发展,字体是方的。而手写正在向书法方向发展。我国的行书和草书在发展初期,都是为了书写方便而产生的,后来名家辈出,最终成为两种大书法。王羲之的行书和怀素的草书都有很大的审美功能。学生学会欣赏书法,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很有帮助。写作需要涵养和平和的心态,浮躁的人一辈子都写不好。所以,让学生练习书法,可以培养他们从容做事的好习惯,培养他们从容淡定的良好心态和气质。另外可以顺便指出的一点是,学生的写作在中考和高考中也是非常有益的。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考试还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学生在考试时能让阅卷老师看到试卷后觉得眼前一亮,那么学生就能获得更多的试卷和印象分,对自己的升学也是很有帮助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身体健全的强大源泉。”教师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才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总之,只有把美育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