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云中学路开天地(1958—1965)
1958年秋,曹云中学在培德小学(培德小学解放前由天主教会开办,解放后改为私立学校,后与曹川小学合并)校址上创办并办学,全称“安徽省含山县曹云初级中学”。学校占地整个原培德小学的面积,也就是教堂东边的一个小操场,西面以教堂西墙为界,北面以大沟为界,南面以街道为界。入学后,教室是原来的小学教室,师生住在十几间临街的小房子和教堂里。1959秋季以后,用了近三年的时间,扩大了学校面积,改善了办学条件。在政府的倡议下,学校低价征用了学校东边几百间房子,也就是旧社会围墙到原食品公司禽蛋厂西边,南边沿街。在此期间,师生们情绪饱满,热情投入到学校的扩建中。他们拆除旧房,平整操场,挑灯夜战,昼夜不停地修建两排校舍,前排男生宿舍,后排教室,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新区与原校区相连,校区面积扩大一倍。扩建期间,时任总务主任的程定如主任将自己拆除的木材和砖石全部捐给学校,用于修建校舍的屋顶横梁和门窗,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
建设初期,学校的管理机构设置齐全:教导处、总务处、党支部(成立于1960)、团总支、学科教研室、学生会。校长是洪,副校长是邵,各部门负责人是:教学主任,其次是副主任葛广珍、胡昌奇、;总务主任程定如、程乃明;陈团总支书记。工作人员有:教务员、张汝标、吕大发,会计王绍祖、张、刁杰志、尹国华、严慎德,工友程、范增平,炊事员王三多、杨定珍、高、张传根、吴华英,校医吴宗海、周良在校医室。授课老师有赵、张增平、王、谢、、杨、张邦宁、熊恒木、宋邦国。1959后,一批芜湖、武威师范学院毕业生陆续分配到云中。他们是宁、、宋、王继林、王慎伟、许、曹金堂、黄奇默、赵世江、宋如杰、胡志友、赵、陆、王世元、孔令波。
1958,第一届面向全县招生,* * *招收200多名。其中有武威、和县、巢湖等部分县的学生。有四个班,一个劳动班,三个进修班。班主任有赵、张增平、熊恒木、,杨老师曾短期担任过班主任。
建校之初,办学条件极其艰苦。没有校舍,没有老师,没有经费(县里只给了3000块的创办费)。在校师生睡下铺,晚上用煤油灯工作学习。然而,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满怀豪情壮志,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大运会上谱写了开拓时期的壮丽诗篇。
1958年4月和6月,中共中央召开了两次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此时“大跃进”之风已吹进校园,吹牛甚嚣尘上,学校与全国人民一起,全面停课,全力打造钢结构。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窗钢筋、废铁为原料,以门框、树桩为燃料,洗铁矿石、建高炉,全力投入炼铁,冲击了教育教学活动。
夸完之后就是“* * *风”。1959三四月份,学校出现了粮荒。师生口粮由30斤、28斤降到最低的18斤。粮库供应的大米只有几斤,剩下的多是地瓜干和碎地瓜藤粉、花生壳粉、油饼粉。师生生活难以维持,口粮不足,生活没有保障。学校要组织师生下田自救,学生要用稚嫩的身体投入繁重的生产劳动。当时农村田地贫瘠,学校借此机会向潘桥大队要了几十亩地(1962年大队还了很多田),学校还建了两个蔬菜基地:黄墩的周巷基地和镇东的“古柏塔”基地。每个班分批住在基地,老师和班级一起参加劳动。由于这场灾难,农村的悲惨景象令人难以忍受。洪主席从基地回到学校,感受到了他在路上所看到的一切。他觉得“断壁残垣明显,青蒿比人高。”田里杂草丛生,但没有水稻。偶尔有人来看看,骨瘦如柴。学生住在大围湾,不敢报。挖树根,采野蒿,钓浮萍,拔树梢,每人一个小筐,回学校就能吃饱。“这可以看出来。由于生产管理得当,学校储存了数万斤粮食,不仅维持了师生的生计,还一次性借给潘桥行政村3000斤“救命米”,挽救了不少生命垂危的村民。洪主席因这一事件受到有关领导的批评,最后因其善行逃脱了“右倾”。
为了解决学校经费不足的问题,学校组织勤工俭学,组织师生到东莞打工,给东莞陶瓷厂送瓷土。每个班每月轮换一次。那是1960的结尾。师生们收拾好背包,走了几十里路,搭起窝棚,睡在东莞站旁边的地板上,大年三十天冷。师生们还是不想回家,在东莞汽船码头为别人从船上卸黄沙。除夕夜,有人不回家,就吃稀饭,睡被子,但师生们依然精神饱满,没有怨言。这就是著名的“东莞之战”。
三年困难时期,学校在极其困难的办学条件下,一方面挽救了全体师生的生命;一方面扩建了学校,扩大了面积,修建了校舍;同时,从1960下半年开始,加强了教学管理,教育教学活动趋于正常。当时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不仅课程爆满,教学设施也得到了改善,教学仪器也得到了配备。教学仪器全部由教育部下属的教学仪器厂委托给学校,拥有各种倍数的显微镜、照相机、地球仪、化学仪器、各种试剂和药品、各种教学挂图等55套,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应有的保障。1963年3月,学校开始向雷锋同志学习。思想教育得到加强,校园秩序全面稳定,学校工作重心向教育教学管理转移。教学质量成为管理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在全县名列前茅。学生谢道华、林友华分别获得芜湖地区(原芜湖、巢湖)数学竞赛第一名、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