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发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做什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它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每个公民的价值取向。我们应该从童年开始,从教育开始,贯穿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人不学,不知义。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有什么样的志向,应该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应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关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没有这样的价值观作为教育的主导,就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教育的各个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只有覆盖所有教育平台,形成长效教育机制,通过各种方式和载体不断引导和熏陶,才能培养人,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青少年有其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需要根据青少年特点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用生动的形式、感人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以坚持不懈的德育和美育,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标准,根植于学生心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家庭和社会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使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学校教育成果相得益彰。
在国民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实践,缺一不可。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有益于德智体的科学研究和发明、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都能让青少年深刻理解价值观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各种实践教育基地、职业培训基地、社会活动基地,可以让青少年把自己的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网络、校园文化和学校周围的人文环境,可以使价值观生动地印在青少年的形象思维中。因此,重视实践教育,开发实践课程,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建设有情怀、有品位、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