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千秋保护了几个人。

谭千秋曾任四川省汉旺镇东方汽轮机厂附属董琦中学政教处主任,四川省特级教师。2008年5月,12,地震中遇难。据媒体报道,他在关键时刻将4名学生护在身下,被追授党员、全国优秀抗震救灾工作者、抗震救灾英雄等称号。

2008年5月,12,四川汉旺镇董琦中学。18岁的刘红丽突然失去了双脚。连同书桌一起从四楼自由落体到地面,被几块水泥预制板夹住。地震发生时,她甚至没有听到自己的尖叫。等我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周围已经黑了。她和另外两个高中生互相鼓励。38小时后,三人获救。在这个过程中,刘红丽是清醒的。

刘红丽昏迷了很长时间。真正让她重新接触到现实世界的,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谭千秋。地震一周后,当刘红丽还住在成都华西医院的ICU病房时,一家港媒直接闯进来,把镜头对准了她。"告诉镜头你对谭千秋老师说了什么感谢的话."谭千秋?刘红丽只记得这个中年男老师教二年级(1)的政治课,是学校的政教处主任。她根本不知道她的获救和谭老师有什么关系。

“我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就补了很多。”刘红丽说。

14那晚,刘红丽被救的时候,有媒体发表了《那一刻,他张开双臂保护了四个学生》的报道,里面描述了谭千秋在危急关头张开双臂趴在桌子上,他保护下的四个学生都活着,刘红丽就是其中之一。这篇938字的报道感动了全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井喷式的传播,为已故的谭千秋老师赢得了极大的赞誉。

时隔两年多,一篇名为《英雄谭千秋救人事迹疑似造假》的帖子在网上流传。文章称“媒体描述的谭老师沉着果断,救人的细节栩栩如生...但奇怪的是,高二(1)班幸存下来的同学,事后似乎都失忆了,忘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据南都记者调查,最先报道被谭千秋救下的4名学生中,只有刘红丽是真实存在的,其他三人付强已经死亡,田刚和于坚并不存在。和刘红丽一起获救的两个学生,牟莎莎和丁楠杰,并没有报道的那么好,是高二(1)的学生。“学生都知道这是假的。每次老师在会上讲谭老师的事迹,同学们都笑。”刘红丽说。现任董琦八一中学副校长的唐祖贵说,不言而喻,“当时确实需要这样的英雄榜样。”

70岁的董琦中学校长张天明说,大人们在这件事上撒了谎。谎言一旦诞生,就好像有了生命。越长越大,没人敢当指出皇帝新装的孩子。“宣传,写书,拍电影...都出来了,谁也控制不了局面。后来他也评论了烈士,然后各种媒体又报道了抗震救灾的英雄行为。这件事可能造假者知道了,但这种情况谁也控制不了。”

恢复灾难现场

董琦中学重建后,位于德阳市郊,更名为董琦八一中学。在学校食堂旁边,有一个金属雕塑,正面有四条火焰般的线条,象征着谭千秋救出的四名学生。背面有一句用英文写的诗,“祝福孩子们,让他们在世界上得到保护,让他们拥有春天”。这座雕塑是一位华侨为纪念谭千秋而捐赠给学校的。

这是学校里不能说的秘密。在典礼上和教室里,每个人都能经常听到谭千秋的名字。没有人知道哪四名学生能够获救,包括现任校长周德祥和谭千秋的遗孀张冠荣。每个人都已经习惯了这个秘密,不再试图去记住它。

刘红丽今年毕业于董琦八一中学。由于左腿在地震中受伤,她现在在一所专科学校学习绘画设计。她开始不太注意这个秘密。“对于我们学校,我当时就想,承认就好了。”但是现在,她会直接说这是假的。

媒体的原始报道生动地还原了现场,就像体验现场一样,所有的对话和动作。报道指出,谭千秋在地震后立即知道发生了什么。他喊道:“同学们,地震了。跟我一起跑下楼去!””学生们在他的指挥下一窝蜂地下了楼。这时,有学生喊道:“教室里有几个人!”谭千秋一听,急忙转身,从三楼回到了四楼。这时,他看到包括刘红丽(注:其实是刘红丽)在内的四个学生在1班的教室里哭,不知所措。他们赶紧冲他们喊:“别哭了,跟我下楼!“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大楼中间突然裂开了一条长长的裂缝,大楼瞬间裂成了两半,而这条裂缝恰好在楼梯的边缘,逃生的路被堵住了!当谭千秋看到这一幕时,他很快告诉孩子们躲到课桌下。此时,水泥天花板即将砸到孩子,谭千秋扑向他们,扶正课桌,用身体保护孩子。这时,水泥预制板倒塌了,落在谭千秋身上...

在报告中,谭千秋坚持活了很久,说了很多鼓励学生的话,包括“如果老师有什么不对,这是给老师上的最后一课!”

刘红丽回忆说,“我所知道的与媒体报道的完全不同。最后,三个人活着出来了,一个男孩,两个女孩。地震发生时,他(谭千秋)挥手让我不要惊慌,然后我就摔倒了。后来,它被埋了很久。我听到他老婆(张冠荣)在外面叫他,然后他手机不知道闹钟设没设,还在那边响。他就在我们上方,就像在桌子上张开双手的姿势。”

刘红丽通常有观察别人的习惯。这时候,她唯一能动的左手摸了上来,摸到了一只冰凉的手。“我跟谭老师的手特别熟。我感觉是他,结果真的是他。”刘红丽指出,他坐在第二排,离讲台近两米,当时正在讲课的谭老师根本不可能有时间赶过去。

和刘红丽一起被埋在废墟下的高二(5)学生牟莎莎证实了刘红丽的说法。她说,在废墟下的38个小时里,她和刘红丽被一块预制板隔开,她从未听到谭千秋说话。她不是在楼梯上摔倒的,而是像刘红丽一样,在她反应过来之前,直接从三楼摔到了一楼,所以她被压在了桌子下面。

不存在的获救学生

报道中被谭千秋救下的四名学生是谁?这是董琦中学退休校长张天明一直在问的问题。

5月15日,看了“那一刻,他张开双臂罩住了四个学生”的新闻后,大为感动,希望能找到这四个学生,为谭老师写一篇纪念文章。自从董琦中学1968成立以来,这位老人一直在这里教书。退休后,他经常被学校邀请撰写校史。

“我转了好几个学生安置点,都找不到。最后一个老师劝我不要找了。文中提到的学生根本不存在。”

2009年,张天明受学校邀请写了一本书《纪念“5.12”一周年》,几乎囊括了董琦中学所有幸存的学生。他找到了高二1班幸存的8名同学,分别是卓明英、彭倩、周超、刘红丽、刘洋、唐琦、张凯、曹琳琳。在报道谭千秋事迹的专题新闻《最后一课:人生的价值》中,这四个学生分别是“刘红丽(注:原文如此)、田刚、付强、于坚”,他们都是原高二(1)班的学生。

据刘红丽介绍,和她一起获救的是高二五班的牟莎莎和丁楠杰,她们都是高二理科班的学生。但在牟莎莎和丁楠杰后来写的“5.12”回忆文章中,并没有提到被老师救下的情节。丁南杰的《5.12大地震纪实》,唯一提到的老师是一个直接埋在他们下面的女老师,埋了不久就死了。

此外,牟莎莎说,报道中提到的付强在二年级五班,没有和他们埋在一起,地震后也没有回过学校。

至于“田刚”和“于坚”,董琦中学一位校领导向杜南记者承认,他们不在学生名单上。

地震一年后,有媒体回访。这次名单上出现了一个新名字。”的名字叫唐,是桌下的四个孩子之一。她的父亲唐祖贵是董琦中学的英语老师,也是谭千秋最好的朋友然而,当唐祖贵向南都记者描述当时死去的女孩被救出的情况时,他并不认为她是被救走的,唐并没有和等人葬在一起。

张天明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学生人数不确定,几个班的学生都很困惑。他最不理解的是,地震发生两年后,学校似乎从未核实过这件事的意义。“当时是什么情况?谭老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这么多的动作,说这么多的话吗?这用常理判断是不合理的。”

谭千秋获救的真相在师生中讨论了很长时间。像300多名遇难师生一样,这些不存在的学生成了董琦中学挥之不去的阴影。

信息来源是谁?

一个混乱的灾区,消息也是在混乱中传递的。

最先报道此事的新华社记者孙文回忆,他和同事田豫、王建华于5月3日夜11: 50到达德阳市汉旺镇董琦小学操场外。“一辆救护车从我身边飞驰而过,停在不远处。几名救援人员抬着一名刚从董琦中学废墟中被拉出来的女孩,冲向救护车。”孙文回忆说,“我的同事田豫把它塞到那个女孩的耳朵里,问她叫什么名字。女孩用微弱的声音回答说,她叫刘红丽

“当时作为一个普通人,看到有同学被活着救出来,意识比较好,就很开心了。”孙文说,“那时候,我作为一个记者,根本没指望能挖出什么新闻来。”

然后刘红丽被带走了。“我们看见他叔叔了。是他的叔叔告诉我们刘红丽被她的老师救了。同时,3名儿童被救出,已被送往医院。我们最初是从刘红丽的叔叔那里得到这个消息的。我觉得很有价值。”孙文说,“第二天早上,负责登记遇难者身份的董琦集团工会工作人员指着操场南边的第三具尸体告诉我们,救了四名学生的是老师谭千秋。”

孙文说,“我们在当地停留了不到24小时。后来董琦救援工作结束后,我们兵分两路,一路随救援队去映秀,一路随救援队去北川。当我们采访董琦时,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在废墟中有过对话。我从来没有写过,也没有新华社发的稿,因为我根本没有采访过这些情节。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些‘对话’的情节不是我写的。”

孙文回忆说,当他看到谭先生的尸体时,他的后脑勺是凹陷的,但他不太可能活了一会儿,他应该是立即被杀害的。

“作为最早报道这件事的记者之一,我要为我的报道负责。我和同事在写稿时分别对采访的内容进行了对比核实,以确保稿件中所写内容相互印证。可以说,手稿中的每一句引语都有出处,每一段描述都是客观的。”

《最后一课:生命的价值》一文收录在谭千秋母校湖南大学撰写的《爱千年——缅怀汶川抗震救灾英雄谭千秋》一书中,生动描述了谭千秋在救人中的对话和行动。根据现有资料,本文由长沙晚报于2008年5月21日首次报道。

董琦中学校长周德祥说,老师救人的消息最早是刘红丽的叔叔说的。他认为刘红丽当时没有清醒,不能相信他所说的一切。另一方面,刘红丽说,她的叔叔从来没有说过他说过这些,她的父亲对媒体的胡说八道一再感到愤慨。

此外,副校长唐祖贵告诉南都记者,他相信谭老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但我们真的没有看到”。对于谭千秋救出的四名学生,除了刘红丽,其他几所学校都不清楚。“当时我们忙着救人。我们已经寻找受伤的学生很长时间了。作为学校,没有必要去核实这个事情。媒体说的就是我们想的。”

自从谭千秋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成千上万的网民在网上留言纪念他们。湖南大学尤其以这位校友为荣,高调欢迎谭遗孤返校,为组织各种悼念学习活动,派人到灾区和的家乡衡阳祁东县收集资料,编著《爱千年》一书;2009年,由谭千秋主演的电影《最后一课》与电影公司合作上映。

接到稿件任务后,《千年情缘》撰稿人之一、湖南大学报编辑部主任彭于5月27日赶赴灾区。由于董琦中学地震现场疫情严重,被封锁控制,未能进入,最终落脚在安置灾民的德阳体育馆接受采访。董琦中学大部分在地震中幸存的师生都被安置在这里。彭在采访了许多同事,但未能采访到一个学生。“幸存的学生都去救人了。”彭也“尝试了很多方法”寻找最初报道中提到的四名获救学生,但由于救灾现场的混乱情况,他们没有找到。最终,他只是“核实了4名获救学生的姓名”,并没有进一步核实报道中提到的谭千秋获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