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是一种高于一般阅读能力,具有语文教师职业特征的特殊阅读能力。它不仅要求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课文的含义,而且要求教师根据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体会,预测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创造性地将课文分解为目标、方法和过程,为教学方案的设计奠定基础。用我常用的比喻就是“把金子挖出来,把珍珠串起来”。
所谓“掘金串珠”,就是把课文中有价值的材料挖掘出来,根据教材结构和课程的需要,聚合提炼成教学目标,指导基础教材,串联成教学步骤和学习过程。语文教材不同于其他教材,最大的不同是它的文本属于“原生态社会化文本”大家都知道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作家创作的作品,并不是专门为语文教材或者学生的语文学习而写的。因此,文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生活和审美信息,把这些搬到语文课堂上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必须根据课程要求、教材结构和学生需求,选择对学生发展最有价值的内容作为目标,挖掘出其中的黄金;同时,要把教学目标规定的内容组合成合理的教学过程,连接成学生认知发现的步骤。具体来说,就是面对教学文本,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积累,把文章仔细读几遍,不断对文本提问,不断思考:文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主旨是什么?风格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方面?这篇论文使用了哪些技术?好消息在哪里?有哪些你不了解或者不确定的地方?.....然后去见教工,找出各种资料,对自己的“裸读”进行确认、修正和完善,从而对教学文本有更深的理解和把握。这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充满了发现的喜悦,可以让自己的技巧、方法、视野在文本的锤炼下变得娴熟、快捷、犀利。
比如美国作家梭罗的《上帝的一滴》是新文本,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工作坊参考文献很多,但大多从精神内涵解读,忽略了文本中的语言因素,在教学中用处不大。备课的时候,我很努力,一段一段的看文章,心里有了底。教材选择* * *有六段,细读后分为三层。第1段是第一层,瓦尔登湖永远写在最前面。2 ~ 4段是第二层。第二段,我先写了瓦尔登湖的美丽和我的陶醉,但是当我离开的时候,湖上的树被砍得面目全非。第三段说“肮脏的工业脚步”,“吞噬了瓦尔登湖岸边的树木和风景”。第四段以“然而”为主,突出了瓦尔登湖抵御人为破坏、永葆青春的顽强生命力。从“面目全非”到“肮脏的工业脚步”再到“充满神秘与活力”的三段文字,显示了作者对现状的关注。5-6段是第三层。第五段赞美瓦尔登湖的庄严和纯净,第六段指出湖水可以“洗去现代繁华街道上的污秽和发动机上的油腻”。细读之下,文章主旨不难领会:首先描写了瓦尔登湖的自然风光,其次表达了作者对工业文明破坏美丽自然的惋惜,希望通过自然净化人们的灵魂。如果把梭罗的思想和《瓦尔登湖》的创作动机联系起来,我们可以补充说,作者的心灵在离开尘嚣、抛弃世俗事务之后所获得的自由,就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文章写作最大的特点大概就是融合了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叙事简洁,描写角度多变,在《山野的森林》中自有一种幽僻的气氛。细节描写充满哲理情怀,论述抒情隽永。我在阅读中也有很多困惑,比如文章中的那首诗“我不能比住在瓦尔登湖更接近上帝和天堂/是什么意思”?“和它最深的隐居/在我心中的高处”是什么意思?带着疑问,我查了各种翻译,互相对照。最后我基本确认了,前者的意思是“没有比瓦尔更接近上帝和天堂”,后者的意思是“瓦尔登湖是我思想的源泉,启迪了我”。在文本细读中做足功课,为教学的实施奠定基础。
文本解读不仅要“掘金”,更要“串珠”。要抓住重点难点,拓展对象化、程序化的想象,把课文变成符合学生需要的学习过程。肖邦的故乡是苏教版教材新选的一段优美的课文,但我听过几遍这段课文的教学,感觉并不理想。这篇课文的难度是什么?首先,这篇文章的文笔深远广阔,强烈夸大了肖邦出生地的沧桑和一种神秘的宿命感。学生很难抓住描述的对象,容易走神。其次,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围绕着“艺术家的创作”这个总的句子展开的...童年和青年往往给人的一生留下深刻的印记”。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道理,作者以肖邦的作品为例,在具体阐释的过程中,线索很多,不断扩大,造成理解上的困难;第三,本文是一篇关于音乐家及其作品的论文。老师喜欢迂回,一会儿介绍肖邦,一会儿链接材料,一会儿配乐朗读,不注重课文学习。
针对教学中的难点,我先“掘金”,确定学习中的两个重点:一是把握肖邦故居环境的特点,了解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二是分析三次“交心”的意义,了解肖邦音乐中的爱国情怀。然后把珍珠串在一起。我想先从题目上梳理一下全文的思路,分析一下“故乡”的三层含义,即“故居”、“故乡”、“故国”。然后找出描述故居环境特征的词语,切入课文第20 ~ 27段,引导学生阅读描述肖邦故居四季景色的词语,体会写关于四季景色的段落的特点;接下来,比较本文中两地书写四季风景人物的不同特点,探究其语言表达的特点和效果;最后,找出文本中三次“交心”的不同语境意义,理解肖邦音乐感人的原因。教师只有自己阅读文章,有了真实的体验,才能理清影响整篇文章的线索,抓住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给学生真正的阅读技巧。
我们知道,文本阅读活动有两极,一极为文本,一极为读者。前者注重对文本的解读,以客观的态度拆解文本的结构,获得文本的意义;后者关注读者的阅读,提倡主观积极的参与,提倡阅读的创造性和个性化。教师的文本解读技巧要结合起来,形成互补和循环。我称之为“死”和“活”。两种阅读取向各有利弊。“死”重在“理解”,这是底线,但容易教条化。“活”重在“用”,高,但容易虚浮。课改后风气大变,崇尚创意和个性化,流行之风。“活着”的往往比“死了”的多。在教学中,假设在上升,笑话在涌动,脱离文本,过度解释,误导孩子。中学阅读教学有特定的对象和课程目标,即使是“活的”,也要有限度。要以常识为标准,以学生“跳”为基本要求,特别要注意“生”只有“死”才能达到的基本规律。我记得我准备了“龚放赋”这一课。看完最后一段,发现不仅原文中的四个“子孙”值得分析,而且四个“哀乐”意味深长,组合成循环句,以至于“子孙”和“哀乐”不断出现,给人一种“子孙”只知“哀乐”不知“教训”的悲哀。后来在教学中,我把自己的解读融入到师生的探究中。最后还讲了黄炎培老师《坑-洞对》中的“周期率”,一下子把历史拉回了现实,让学生的思维一飞冲天。由此可见,语文教师目前急需提高的是扎实的文本解读能力,强调准确性第一、实事求是、言出必行的原则。在这方面,很多前辈扎实严谨的学风值得学习。
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不仅取决于研究文本的努力,还取决于教师自身的阅读生活。虽然课堂阅读有其独特的价值,但它并不等同于生活中的真正阅读。生活中,我们自己找书看。我们找到书就粗略的看一下,感兴趣就看,不感兴趣就扔掉。不明白怎么办?很正常。以后就明白了。这种自己读,就是读整本书,读大本书,读自己喜欢的名著;不懂就猜,在上下文中确定其真实意思;做自己的老师,寻求自我满足和自我完善...不同于狭义的阅读课所培养的阅读态度、阅读品质和阅读技巧。在教学中拥有阅读生活的老师,会打通“黑板上的世界”和“自己的阅读世界”,尽力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甚至在课堂上,也会瞄准生活的需要,让阅读还原生活。他将注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强调“读书宜直”、“读书即思”的品质训练,着重“记事者必提其要,造词者必钩其玄机”的技巧示范,展现朱“细读细思”与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互动策略...让阅读课变得厚重而充实。
学者是语文老师应该珍惜的一种身份。什么是学者?首先,是一个一生都在学习,事业是读书的人。一个人只有“学而不厌”,才能“教而不厌”。其次,他读的书是“无古今,无中外,无雅俗”,追求所有人的眼光,从生活中汲取智慧。第三,学习养气,培养正气,做一个光明的人。这是语文教师解读文本能力背后的生命,也应该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毕生的职业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