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琳阁的人生经历

洪林阁(1902 ~ 1938),原名洪展勋,河北省遵化市人,北投村人,民族,党员。他的父亲洪是清廷的一名司法官员。因触犯皇族被贬为狱头,后被遣送回老家。从此,这个原本高贵的家族没落了。洪琳阁兄弟四个,他排行第四。1917,考入冯润县阿克塞山中学,学习勤奋,成绩优异。课后广泛阅读,关心国家大事。洪从学生时代就树立了这样的志向。每当他在假期回到家乡,他总是和村民们打成一片,像家人一样对待他们。遇到恶霸,他总是帮助别人,受到穷人的称赞。

1921,洪琳阁就读于织里法政学院。在学校的时候,我和连芬婷(联谊农)在商科9班,两人政见相投,经常聊国家大事。1921年底到达北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主办的讲座上,听到了革命先驱李大钊的专题讲座,初步了解了旧中国贫穷落后、任人宰割、被侵略的根源。他特意引用李大钊在讲话中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老话,写成条幅挂在卧室,勉励自己不忘国难。

当时军阀混战,政局非常动荡,学校经常停课。洪琳阁趁机走向社会,进行深入调查。学校附近有一家地毯厂。工人劳动强度大,设备差,生活条件差,很多人患有眼疾。在天津市著名眼科专家李宗耀的帮助下,洪和连益农建立了一个临时诊所,免费为工人治疗这种职业病。为了唤起民众,洪感到有必要扫除文盲,于是他和联谊农开办了“千字班”,教工人识字和学习文化。他还团结了身边许多进步青年,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天津青年鼓励会”,开展革命宣传活动。

1924,洪琳阁毕业于织里法政学院。后来经过积极策划,他帮助青年鼓励会创办了一所旨在普及文化知识的平民学校。他主持学校事务,亲自教英语课。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之初,冯玉祥从苏联归来,任国军总司令,公开宣布支持国民党,并率部进入陕西,随后进军河南。1927年被武汉政府任命为河南省主席。这时,洪离开天津,到河南某县充任法官,主管司法,有时还代理县令。

驻郡冯部部分士兵饮酒过度,闹事扰乱治安,郡内民众纷纷提起公诉。洪亲自审理此案,查明证据,立即扣留歹徒,并致函冯将军说明原因。冯玉祥看了信,对红林阁的法律处置非常满意。不久,洪取得了军籍,戴上了国军的臂章,上面写着:“真爱民,不扰民”。从此,红林阁改名为“小虫”,并发誓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1930年,冯玉祥在中原大战中战败,被迫放弃军权。这时,洪林阁被任命为第二军军事司法司。

洪林阁从军七年,参加了反对冯军阀张的北伐战争。1933年5月,日军先后侵占长城和冀东各县,华北局势危急。经过党的长期工作,冯玉祥、吉鸿昌在张家口成立了察哈尔人民抗日联军进行抗日,洪琳阁跟随抗日联军打击入侵察北的日伪军,收复了曾被敌人攻占的张北、固原、康保等县。后来蒋介石派兵清剿张家口地区,迫使冯玉祥下台。

面对当时的政治形势,洪对察哈尔在抗日战争中的失败感到惋惜,对冯的处境感到担忧。经过深思熟虑,他不情愿地辞职了。冯玉祥听了洪琳阁的请求,虽然难以割舍,但最终还是答应了。冯玉祥对洪说:“虽然我现在无力率军进攻,但我抗日救国的志向是不可动摇的。你可以回老家,你需要多少钱,我给你多少钱,我给你一份大礼!”洪答:“国破山河,军兄弟牺牲甚大。军阀混战,一手撑兵,就是不打日本。我回去改变立场,继续抗日。天津唐山有我的老朋友,遵化有我的乡亲。我永远不会辜负你的爱。我一定会夺走你的爱国和奉献精神!”邓城那天,冯玉祥穿着军装拿着剑来送行,含泪互道再见。

1933年秋天,红林阁到达唐山。经老朋友顾兴洲推荐,在工商日报社工作。《工商日报》总经理(马)坚持正义,不满足于现实,赢得了公众的希望。与洪见面后,两人谈得颇为投缘。和总裁王恩普决定让洪负责该报的总编辑一职,洪表示同意。洪主持创办《工商日报》后,旗帜鲜明地抨击时政,制造抗日舆论,一度被国民党当局查封,洪、和社长王恩普也被传唤到北平。在法庭上,洪慷慨陈词:“现在国家正处于生死存亡之秋。凡是引狼入室的都是汉奸,努力抗战活下来的都是爱国。我们的报纸宣传抗日救国有什么罪?”洪琳阁正义凛然。由于他的论点,法官不得不释放他们。

在该报暂时停刊期间,洪、等人积极协助唐山人力车夫反对增捐汽车的斗争,公开支持开滦煤矿、启新水泥公司、华新纺纱厂工人要求增加工资、要求抗日的罢工。

1935年夏,洪应好友杨之邀,与马启廷、廉贻农一起到天津河北工学院任教。1928由直隶公立工业学校升格为大学。洪先是在工学院总务科担任办事员,主管一些行政事务,后来晋升为教授。那时候上大学了的大多是权贵子弟,普通人即使考上了,也经常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洪看到这一幕深感痛心。他和杨计划办一个简易食堂,供普通学生就餐,公家设法组织学生放学后轮流在厨房参加服务劳动,千方百计节省开支,伙食费比普通学校减少一半。富家子弟讥笑为“穷光蛋团”,这个名字成为河北理工大学的荣耀。在国难当头之际,洪对青年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在课堂上,他经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阅读进步书刊,热情鼓励青年参加抗日救国斗争,反对不问国事的流浪岁月。洪琳阁,用他的榜样,点燃了年轻人心中的火,理工学院的氛围变了。

经过多方努力,洪林阁与* * *生产党地下党组织联手,从中得到红军到达陕北后发表的《告全体同胞抗日救亡书》(即八一宣言)和《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吞并华北、蒋介石背叛中国的宣言》,进一步看清了前进的道路。

6月1935 165438+10月1日,包括河北工学院在内的天津学生自治会联合发布《为抗日救国争取自由宣言》,洪参与了宣言的审定。文章无情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指责他们残酷惩治和禁止杀害青年的罪行,并大声疾呼:“地狱出现了,人间的生活是什么”,要求国民党政府“尊重契约精神,开放言论、集会、结社自由,禁止非法逮捕学生。”宣言发表后,救亡运动迅速达到高潮。

1935年2月9日,北平学生在* * *产党的领导下,冲破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禁令,举行了大规模的爱国示威游行,天津立即响应。

65438+2月18,天津学生组成两支游行队伍,举行浩浩荡荡的爱国示威,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全国团结一致抗日!”等口号,洪琳阁昂首阔步,走在队伍中间。游行进行到一半时,他们被军警拦住了。经过多次冲锋和挣扎,他们突破拦截,按照预定路线向南开中学操场行进。他们召开了全市学生大会,宣布成立“天津学生联合会”,并发出了通电和宣言。会后,全市各校罢课,学生陆续走出校门,深入各行各业,唤起民众,开启了天津抗日救国的新篇章。洪琳阁从头到尾都在和学生打架。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侵华日军占领平金,侵略者的飞机有针对性地投下炸弹,河北理工学院烧成一片火海,所有建筑一片废墟,难以继续学业。技术学院代院长卢秀三召集洪、王若瑄(国民党员,天津电信局局长)、杨、廉贻农(国民党员)、赵冠民(校友,天津碱厂经销部经理)、马力(学院机电系主任)、(在学院工作,当时为新东染厂经理)到法租界滨江路吉太大厦。在座的各位同心同德,认为中国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应该团结一致,拿起武器抗击日本侵略者。经过接触,他们以天津人民自卫委员会(地下组织)的名义组织起来,公开命名为“我团”。这时,中共中央派李和胡到天津开展地下工作,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党外人士和社会知名人士,洪被吸收为统一战线所属抗日组织“华北人民抗日武装自卫委员会”的主要领导成员。在党的领导下,洪在天津做了大量艰苦的组织和发动工作,着手筹备建立抗日联军,誓与日本侵略者斗争到底。

1938年2月,洪林阁带着河北省中央代表华北人民自卫委员会下达的指示,回到遵化县堤北头村老家组织人民抗日武装。

5月,红林阁以堤北头村为大本营,在冯润、玉田、遵化地区组织抗日联军,在方圆各村组织民团。愿意抗日的就收编,不跟着抗日的就交枪。进行武装斗争的第一个困难是缺乏资金,于是洪林阁卖掉了自己一半的房产和四分之一的土地,连妻子萧雨村的黄金首饰和银币都捐出来凑钱。他还专程去玉田县于家堡岳父家筹款。他的岳父萧广福是一位著名的医生。得知女婿急需,他想方设法筹集了一大笔钱,将独子肖兴亚送到红林阁的盟军中参加抗战。同时也动员在当地有人脉的有钱人,让能出钱的人出钱,能造人的人造枪。在他的影响下,大多数士绅和商人积极响应洪林阁的号召,为抗战捐款捐物。

洪的募捐举动深深打动了津唐爱国人士。天津市眼科医生李宗耀曾捐巨款支持洪抗战,教育界、政法界、新闻界的友好也不惜血本。这些资金由杨精心策划,从天津购买军用物资,顺利运到汤山,藏在工商日报社,再转到堤北头村。

1938年初,李、杨、洪林阁以玉田十里坨杨守清家为联络点,开始筹备抗日暴动。4月底,杨、、马启廷、、廉贻农等人来到堤北头村。据他们分析,遵化是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北有长城,南有平原,可攻可守,而地北头村位于南口。于是决定以堤北头村为大本营,红林阁的家成为大本营的中心。

为了准备暴动,洪林阁经常以招待客人的名义,邀请各村进步人士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同时,组织村里的青年在翟红门楼上“千字班”,通过识字、学文化动员他们参加抗战。洪琳阁还从外面找了四五个老说书人。每天晚上,在村头,他们开了一个讲评书的会场,比如《水浒传》、《杨家将》、《岳全传》。在讲故事的前后,他们偶尔会加入一些宣传片段。村民们被迷住了,群众的爱国情绪更加高涨。

正式起义前,堤北头村迅速组织了一支五六十人的队伍,这些年轻人后来成为抗日联军的骨干。到5月底,活动逐渐公开。这时村里一个刘姓汉奸通敌,通知他沙流河派出所的伪官兵北上搜查,突袭洪林阁的家,砸家具,撕衣服,甚至放火烧屋。为了应对形势的变化,盟军的活动地点从洪家转移到了村北山谷中的二郎庙。这时,李和也来到了北方。李和杨负责给防暴队上政治课,沙林阁讲军事,让同志们了解抗日任务,进行战斗训练,锻炼实战技能,培养军事骨干。

1938年6月底抗日暴动前夕,冀热边特委在冯润县北田家湾子村召开了遵化、迁安、滦县三支义军领导参加的军事会议。会上宣布冀东抗日联军正式成立,高志远任司令员,李运昌、洪琳阁任副司令员。第二路总指挥为,第三路总指挥为洪林阁,政治部主任为杨。李作为华北人民自卫委员参加并领导抗洪部门。会议决定遵化、冯润、迁安、滦县等六县于06年7月16日举行起义。

红林阁将起义地点定在遵化县堤北头村,部队定名为冀东人民抗日联军第三军区第四军分区游击队,活动范围在丰、豫、尊三县。司令部下分八个师,政治部主任杨;军法处处长马希山;军需官甚至分管农业(因为公司经常出去联系,张秀岩是代理)。所有领导人的职务都由华北人民自卫委员会任命。

冀东抗日暴动的日子临近了。洪林阁、杨和李,一方面为起义做准备,另一方面认真研究战局和社会动向。不料起义计划被叛徒告密。玉田县沙流河的伪警督郭振军得到消息,通知了冯润县的伪县长。7月5日拂晓,他拉出卫队骚扰北投村。洪林阁带领群众挺身而出,击退敌人。当场击毙假警察郭振军。由于这一突发情况,决定将起义时间提前到7月9日。

洪林阁、杨率部在堤北头村宣布起义,被日伪军镇压。晚上洪琳阁领着他们去了小狼山。这时,冯润县伪县政府的日本顾问亲自出马,从玉田和冯润调来1000多人的伪保安队和200多名日本兵。他们从侧翼扫网,直奔小狼山而来。当时盟军分散在各个村庄,匆忙通知也来不及。红林阁带了11OO多士兵把守山口。后来,洪林阁见寡不敌众,立即组织突围,直奔玉田县,那里集结了300多名抗日联军前来援助。第二天晚上,他回到了小狼山。此时的小狼山既没有枪声,也没有盟军。询问当地村民得知,李和杨已经带队前往陆家峪。日伪军和民兵发现我军已全部突破,红林阁从玉田调兵。见形势不妙,他们放弃了对小狼山的追击。这时,李、、杨、等都来了。由上思来观者引路,移出阴山,集结人马,来到富庶之地。途中,洪林阁听说李和杨领兵灭敌,于是绕到敌后发财,牵制住当地民团的拦截,终于使两队胜利会师。

在,洪林阁和杨也号召约好的同志们起义,各地人民异口同声,纷纷揭竿而起。伪警察和民团被抗联的力量吓住了,纷纷分裂。剩下的100名伤残日本兵、一名日军顾问和一名警卫队长狼狈逃回县城。此时许多民团在大势之下手持武器逃往洪、杨,抗日联军日益壮大,到处断交通、砸汽车、砍电线杆,煽动敌伪。县乡伪官僚紧闭城门,不敢出门,惊呼“鸿阳之乱”。

此时,水患部已发展1000余人,形成三个兵团:赵根伟,第一兵团队长;第二兵团队长杨守清;常第三兵团的队长(同时负责后勤警卫)。在队伍休整了10多天后,红林阁抽出部分队伍,从堤北头出发,进攻沙流河据点。盟军赶到后,借助地形战了一会儿,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守卫西门的卫兵打开大门向南跑去。洪林阁带领他的部队到了街上。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缴获枪支600余支,俘敌700余人,攻占沙流河镇。在战斗中,洪的哥哥的独子洪不虞在旧砖窑附近光荣牺牲。

当盟军离开该镇时,附近村庄的村民纷纷向洪步玉表示哀悼,并向洪司令表示慰问。洪·格林站在集合队列前发表了讲话。他说:“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想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把我们的父亲、哥哥、姐姐变成他们的奴隶。谁能容忍那些有血性有骨气的同胞?洪步玉是我哥哥的独子。他不想成为被征服的人,所以他离开了家,和我们一起与魔鬼战斗。现在,他为国捐躯,所有人都哀悼他。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盟军里的普通士兵,可以被人民赞美,可以被人民怀念。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光荣,也是我们所有抗日军人的光荣。人民推选我洪家带头抗日,我洪家首先应该以身作则,英勇献身。革命必须流血,流血从我们洪家开始。如果大家都不怕牺牲,我们的队伍就会钢铁般坚强,就会被称为* * *生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

在洪林阁的带领下,盟军越打越勇。攻占刘莎河后,他们北上遵化县鲁家峪。在鲁家峪东谷有一个叫刘余莉的治安队长。他是洪琳阁的三哥洪占邦的姐夫。他手下有180人,经常压迫身边的人。洪林阁把他臭骂了一顿,编入民团,随后南下于田县,先后在北焦家、王庄子等地打败了来自于田县的日伪军“扫荡”,当即攻克牙虹桥、卧螺谷两大重镇,拔掉了日军在沙流河等冀东腹地埋下的三颗钉子。

7月12日,洪林阁领兵攻打玉田县。由于第五纵队在蓟县的协助,第十气很盛。虽然敌人的防御性武器很强,但数量只有几百。前两天日军转移,我们占了便宜。敌人猝不及防,不战而溃。在一座古庙的香案下的炕毡筒里,发现了日本顾问石本。联军张贴了有关人民安全的告示,打开监狱释放“政治犯”和在押的无辜公民,并处决了恶毒的伪卫队队长傅德云。

7月8日,遵化县北部举行了抗日起义,起义人数已发展到四五千人。主要活动在遵化、玉田和冯润三县的边境地区。1938 65438+10月15,西行途中在蓟县马身桥台头村遇敌,战死。洪林阁牺牲后安葬在冀东烈士陵园。

玉田县的攻克,极大地坚定了村民对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念,积极参加联军。红林阁部扩大到5000多人。根据冀东人民抗日联军第十三军分区司令部的分工和部署,高志远具体领导三、四、五、六四纵队;李运昌率领七纵、八纵、九纵、十四纵;洪琳阁率领一、二、十一、十二纵队。攻克玉田后,红林阁下属纵队分赴牙虹桥、高桥、陆家峪集训,红林阁驻守玉田。八月初,上级命令洪林阁攻打遵化县,李攻打县。

遵化市伪保安大队队长罗凌云是洪的老朋友。他经常通过他的哥哥罗(洪部第一兵团二中队队长)传递信息,所以洪掌握了敌城防、设施和军械装配情况。当林红阁下下令部队北进,赶到竹山、笔架山时,伪县政府发现盟军正在移动,禁闭了罗凌云,并秘密派伪满军和日军在晚上潜伏在竹山、笔架山北坡,早上7点绕过山头,扑向盟军。由于敌军众多,居高临下,长期不利。在赵振伟的指挥下,他们边打边退,准备退到山脚下,以取得优势,迂回反包围。赵振伟率先发起狙击,使大部队得以撤退,但他不幸被导弹击伤,壮烈牺牲。

赵振伟牺牲后不久,洪林阁派50名有文化的精壮战士到铁工厂的宋邓支队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军事训练,整装待发,把义旗举得更高,迎接新的战斗。

经过几次大的战斗,洪布驻扎于玉田县牙虹桥。李专程到驻地找洪林阁、杨研究下一步工作,并传达了八路军第四纵队首长的建议:“让正规化队伍回原籍配合八路军。”后来,洪率全军从牙虹桥到遵化铁厂,白天留在村里,晚上行军,一路上遇到一小股敌军。灭虫人员想尽办法消灭他们,缴获了一批枪、马、物资,最后加入了宋、邓支队。此时,其他地方的防暴队也聚集在铁厂。

8月27日,在邓华主持下,四纵党委、冀热边特委、抗联在铁厂召开会议,抗洪部门派代表出席。会上总结了暴动的成果,提出了军队建设、政治建设和根据地建设的任务。决定成立冀察热辽军区,统一指挥抗日军队,但铁厂会议精神得到全面落实。日本派出大量军队反击冀东人民的起义。为此,第四纵党委决定撤出丰、豫、尊三县,把军队开到平西整训。总部领导成员、等都反对这一决定,洪也认为主力西进只会在客观上挫伤抗日军民的情绪。9月下旬,在中央和北方局的命令下达之前,河北省委、冀热边特委、四纵军和抗联军的主要领导在冯润县九间房村召开会议。第四纵军的长官担心现有的部队无法应付未来的局势。为了“保存实力”,他还是宣布第四纵军和抗联军的部队西撤,只留三个小分队坚守冀东。

西进撤退中,洪水部走在最后,队伍开路,沿山行进。到了范佳午和燕山口,日军注意到了我们的动静,派兵拦截,洪林阁冷静指挥。一昼夜之内,战士们拿不住枪,没有食物,冒着大雨,勇敢地打败了敌人。为防止敌人增援,洪林阁率队迅速行动,走上各庄、头百户、九百户之路,再由马身桥西向川方峪进发。那里的村民说:李运昌司令的队伍刚刚经过这里,但洪林阁不敢久留,就匆匆赶路,当晚就在离马身桥八里路的台头村住下了。

洪水部经过的地方,军纪严明,邱没有任何犯罪行为。走进台头村,村民穆红林亭名声在外,受到热情的安慰。第二天,1938 65438+10月15,天刚亮。据情报,有11日军军车由西向东开往马兰峪,经过马身桥,由100多日军护送。在洪林阁的指挥下,盟军伏击了南山寺和台头村的路边。没多久,敌人的汽车一辆接一辆地来了。进入伏击圈后,盟军突然袭击,把车上的日本兵打得晕头转向。日军阵亡10余人,其余人跳下车就跑。

伏击者缴获了60箱军械和大米、白面、罐头食品等。为了防止敌人报复,洪林阁集结了一队人马,打算马上离开此地,但当时王毅的第三队还没到,耽误了时间。洪林阁命令杨、率大军西进,他和连一农等少数人留守清理战场。这时驻扎在马兰峪的日军骑兵回来了,很快就来到了东辛庄。洪林阁派人通知西行二队会合。同时让队伍自己拿地形,打。洪分析敌人来势汹汹,伺机报复。他要避其锋芒,尽量拖住敌人,以免损失大部队。没想到,机枪连响起键签名,目标暴露。红林阁当机立断,领兵上阵。这时,日军骑兵从北向南绕到了公路上。洪水部门在两个山头埋伏了三挺机枪,依次开火。突然机枪射手王会英的机枪卡壳了,日军的大炮一次次轰击盟军阵地。在无法前进也无法撤退的情况下,洪林阁立即下令撤退,从北面迂回到外围。最终因为我们寡不敌众,造成了很大的伤亡,洪琳阁头部腿部重伤。卫士、通讯员、号手,每一步都抱着洪琳阁。

十七岁的通讯员金成轩(玉田县环陀人)用恳求的语气说:“司令,你死了,我来背你。”洪·格林厉声说道,“别管我。”他一边说,一边从一棵白杨树上撕下一块树皮,用鲜血写下遗嘱:“还我河山。”一转身发现敌人冲上来了,于是扔手榴弹,结果10日本兵。此时敌人的火力更加猛烈,洪林阁多处受伤,直到还剩一发子弹,枪口对准了他的头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当杨和廉贻农赶到时,战斗已经停止,他们看到洪林阁烈士的尸体躺在台头村北山谷的草地上。战友们默默脱帽致哀,官兵们不禁潸然泪下。

村民们抬出最好的柏树棺材,把洪琳阁的尸体埋在别山一个陡峭的悬崖顶上。为了纪念洪琳阁的殉难,当地人民特意将山头命名为“洪山岭”。

洪琳阁死后,李接替了的位置。暂停西进撤退后,抗联队编入李运昌司令员重建的兵团,向东回到遵化、玉田地区,在那里与留守冀东的包森领导的八路军第二支队会合,成为冀吉林辽宁抗日根据地的骨干力量。斗争形势的顺利发展最终实现了洪对死亡的不懈追求。

随后,杨和连一农历尽艰辛,到达八路军总部,向朱德总司令和彭副总司令报告冀东抗日暴乱情况。杨对说,“洪和刚刚起事,经历很简单。当时我们对冀东人民说:‘不想做被征服者的人,跟我走!“结果,有几千人跟上来了!目标只有一个——抗日救国!为了打败日本鬼子,人们愿意抛头颅,洒热血。烈士洪林阁为我们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