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的作文井然有序。
因此,我们有必要熟悉和掌握几种常见的文体结构,以便在写作时根据题目的需要迅速做出选择,然后有条不紊地组织材料和语言。
一、关联结构
写作是一种思维过程,是作者根据某种写作意图,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有条不紊地呈现出来的过程。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联想思维最为重要。可以说,没有联想就没有成功的写作。
一个完整的联想思维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联想起点。联想的起点一般是呈现在眼前的事、物、人或一种现象,这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由来。
2.联想分化。发散性联想是围绕主客体进行横向或纵向的联想,联想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强化主客体或某种情绪。
3.联想回归还是联想升华。回归是指作者的思路回到原点进行呼应总结,升华是指根据之前的联想延伸主题或推断情节。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的感受,即文章中情感的表达,可能贯穿于文章中联想的每一个环节。
依靠联想思维,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以下有效的文章结构模式:
现象(自然、生活、社会)-感觉(感性)-思维(感觉、理性、揭示现象背后的领域或规律)-联想(思维导致思维联系、发散、强化思维结果)-确认(回归或升华)。
上述结构模型可以简化,从而形成不同层次的作文类型。较低层次的作文侧重于前两部分,较高层次的作文要进入理性思维的层面,加强联想和发散部分。联想的链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章的长度和内容的厚度。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高中教科书第一册中的《不眠花》就是这种联想结构的典范。如果对其核心内容进行提炼,可以简化如下:
早上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还醒着。
我惊讶地发现花儿还醒着。它盛开着,蕴含着一种忧伤的美。
花醒了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突然变成了发现新花的机会。大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但人们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如果一朵花很美,那么有时候我会忍不住对自己说:活下去!
画家雷诺阿说:只要有一点进步,就离死亡更近了。米开朗基罗的遗言是:当事情最终如愿以偿时,那就是死亡。
而是把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相对容易。光凭脑袋很难想象。美是相遇和亲近的结果,需要反复培养。
盯着壁龛里的插花,我心想...但是,我们仔细看画中的花,却不太注意真正的花。
李娣、钱舜举、宗达、广林、禹洲、顾靖,很多时候我们从他们的花画中领略到真花的美。不仅仅是花。.....他们的细心观察不禁让人大吃一惊。
我家狗狗生孩子,小狗摇摇晃晃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小狗的小影像,我惊呆了。因为它的形象和某样东西一模一样。发现和宗大画的小狗很像。我深深理解宗达高尚的现实主义精神。
去年年底在京都看晚霞的时候,觉得和小次郎(日本素陶制品鼻祖田中次郎,1516-1592)用的红色一模一样。于是,凡次郎的画,次郎的茶碗,真实的黄昏天空,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更美了。
当时我去了本野寺,去拜谒上玉堂的墓。第二天去岚山看莱阳刻的玉堂碑。因为是冬天,没有人来岚山参观。但是我第一次发现了岚山的美。然而,有时候,这种美好,只有一部分人看到。
我发现花儿醒了,可能是因为我一个人住酒店,凌晨四点醒来。
作者在登山中意外“发现海棠花开醒了”是一个现象,自然成为全文的出发点和联想的原点。“我被震惊了”是一种感觉,只是一种感性认识;然后就有了理性的感受:“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但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由此联想到画家雷诺、米开朗基罗关于艺术与生活的言论,表现出为美而“活”的感觉;其次是对美的理性思考:“美是相遇的结果,是亲近的结果,需要反复培养。”这种思想引起了作者的广泛联想,如凝视插花、欣赏画中的花(当然不仅限于画花)、狗的形象、京都晚霞引起的联想、发现岚山的美等。,从审美体验的各个角度和方面不断强化作者的感知。最后文章联想回归,直指主题,照顾开头。
文章容量大,感悟深刻,但思路清晰,源于联想思维过程的完善。对于中学生来说,这个结构并不难学。例如,下面的学生作文就是一个完整的联想结构的例子。注意文中划线的句子和提示,了解这种结构的特点。
光
在一个安静的夜晚,冷月伴着微风,把自己稀疏的冷影嵌进了平静碧绿的湖面。带上一把木质清香的摇椅,一本朱自清的散文,一颗宁静闲适的心,去湖边细细品味无边的月韵。——人生,就应该是这样的。(生活现象和感受,联想的起点)
记得有人说过,在月光下温一壶酒,似乎让我闻到了那壶淡雅的清香,淡淡的飘絮,像风一样从我的鼻子里滑过。这种安静优雅的生活正是我所向往的。它有着诗人般梦幻的思绪,有着清澈如水般简单的优雅,有着那个夏日午后滑过窗帘的悠闲阳光...(联想、想象描述)
光不是一个能真正欣赏的无聊的人,能品味到比跌宕起伏更完美的人生滋味。生活中的香醇美酒,就是从细微的点滴中酿造出来的。早上起床后,桌上有一杯有余温的牛奶,那是母爱储存已久的香膏。一旦分发,就无法停止。在寒冷的冬天,朋友送的一双温暖的手套,是冬日暖阳下友谊的微笑...不要以为生活一定要丰富多彩,多姿多彩。淡淡的,像中国山水墨画里的含蓄,也会很美很美。(理性思考分,结合生活现象联想加强)
我想中国的茶道也许是这方面最好的诠释。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陆羽,有一种味道在里面,叫做家。他泡的茶清香、淡雅、持久,像远处飘来的淡淡的笛声...人们认为这种寓意往往给人一种家的温暖感觉。其实人生也不过如此。淡淡的,味道会更加美好持久...(进一步联想,通过“茶文化”强化“光”的历史文化意义)
人们常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只有在轻生活中,我们才能认真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并从中获得心灵的自由,真正体会到生命的真谛。古代有很多文人墨客,带着几分淡淡的忧伤,在漫天的月光下,吟唱着千古绝唱。“松树林里有月光,小溪里有水晶石”,原本只是一幅空灵的人生风景画,却被诗人写得韵味深长。看来平淡的生活也是精神充实和智慧的源泉。理性思考,并通过对文人生活的联想再次强化“轻”的意义)
又是一个宁静的夜晚,微风伴着冷月,用纤细的手轻抚着碧绿平静的湖水,荡起一圈圈细细的涟漪。肖邦美妙的小夜曲在我脑海中飘荡,我也有一颗宁静的心去品味那淡淡的意韵芬芳...(生命现象再现,联想回归)
轻松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再次点击题目加强)
历年高考作文中,最实用、最容易掌握的指示结构,其实就是这种联想结构的变体。议论文结构适用于社会和意识形态话题,如“生命与尊严”、“自由”、“欲望”。
?
请先阅读以下文章,了解其结构规则:
学会放弃
蝉奋力脱壳,因此赢得了高空鸣叫的自由,壁虎勇敢地折断了尾巴,从而挽救了处于危险中的弱小生命;算盘如果把自己的空间填满,变得满满的,就失去了计算功能。利用自然现象引起读者的联想。)
我们应该放弃不该放弃的。(展示话题和话题概念。)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我们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大脑是一个仓库,再大的仓库,当一个东西装满了它,另一个东西就进不去了。比如读书,当我们迷恋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刀光剑影时,又怎能全神贯注于复杂的几何方阵和数不胜数的英文单词呢?你必须在你想读的和你应该读的之间做出选择。(结合现实生活,做一个大概的题目解释。)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需要做类似的选择。放弃该放弃的,你是智者;放弃不该放弃的,你就是傻子。世界作家高尔基在房间着火时,不顾家具、财物、衣服甚至生命,从熊熊大火中救出几箱书。抛弃普通人眼中的财富,保留启迪心灵、净化灵魂的真正财富。而有些人,一辈子抱着“人死为财,鸟死为食”的信条,追逐着金光闪闪的宝藏。为了追求庸俗,他们抛弃了人格和道德,抛弃了人性中的真善美。错误的抛弃让他们的生活变得肮脏和卑鄙。以高尔基为例,引出两种相反的放弃,强调在生活中要学会正确的放弃,这是一种进步。)
正确的放弃往往需要像松秋菊一样的高贵风格。据说安徽桐城有个“六尺巷”,原是张与叶争执之地。张家的主人是当朝宰相,张夫人写信给他。他回信的时候说:“千里之外的信不过是一堵墙,为什么不让他三尺呢?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秦始皇。”于是张家放弃了三尺。叶甲深感惭愧,放弃了三尺,成了“六尺巷”。丞相放弃了脸面的尊严,以宽厚的胸怀和大度,化干戈为玉帛,停战了。如果你没有超出常人的气度和胸怀,怎么能这样放弃呢?(结合“六尺巷”的故事,论述正确的放弃需要高尚的风格和进一步的发展。)
正确的放弃不会像随便扔掉废纸团那么简单,它也需要勇气、决心和勇气。当赵武灵王废除旧制度,提倡胡夫骑射时,很多人反对阻挠,但他有勇气、有决心、有决心,最终成就了历史上的伟业。放弃的过程是艰难的,尤其是放弃自己所爱是痛苦的。在西蜀路上的马尾坡前,唐明帝给了杨玉环一个死刑。从政治家的角度来说,用一个高贵公主的死来换取半个国家的暂时和平是值得的。可是偏偏“后来他转身一看,血泪之地”和“皇上救不了她,只能捂脸”在峨眉马转身之前就死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让人肝肠寸断,苦不堪言呢?(结合赵武灵王和唐太宗黄明的案例,论述正确放弃需要勇气、决心和勇气。)
不是每一棵幼苗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生活需要我们学会放弃。算盘要想有计算功能,就必须抛弃多余的珠子。如果向往山居的宁静,就要舍弃城市的繁华;如果你羡慕奋斗者的成功,就要抛弃安逸闲散的生活;想游遍千山,就必须抛弃乡音的柔和温暖。(转述句,自然和人事所做的联想陈述,既是总结,也是强调。)
我们应该学会放弃。(回到正题)
如果将以上结构类型集中概括,就可以得到指示结构的基本模式。请参考以下内容:
1,直接切入或情景修辞导入(上升);
2、突出主题,简要说明,提出思路;
3.材料明细(一到三);
4.思维环节(分析评价,包括否定假设分析)论证题目概念;
5、思维联想,引入现实,强化话题概念;
6.结尾(直接结束题目或者结束情景修辞)。
第二,叙事结构
简单来说,记叙文就是通过一个情节(或人或事)来表达一个主题。当然,文章中的人可以是“虚拟”的人,如动物、自然物或想象物。故事分三种:真实故事、虚构故事、历史人物短篇故事。它们的结构是基于细节描写和情节叙述,一般采用垂直结构,如莫泊桑的《项链》。文章以项链为线索,环环相扣如螺旋,引人入胜。具体如下:一、前奏:欲望奢华,不安小康;二、开头:借项链,大出风头;三、发展:丢一条项链,乐极生悲——丢了项链,失去一切——到了项链,十年辛苦;第四,* * *,结局:假项链,真相大白。
叙事结构适合生活或社会话题的写作,写作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追求曲折的效果。叙事上不宜直来直去,“一气呵成”,否则文章会显得平淡干瘪,文笔缺乏波澜,比如叙事模式上的一点点插值或倒叙,情节设置上的一点点“空隙”。
2。强调背景设置。人物活动和剧情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背景之上,而这个“背景”就是呈现人物和事件的舞台。为人物和情节设置特定的背景,是叙事结构模式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可以说,任何优秀的小说都离不开场景的有效渲染。好的环境描写不仅能渲染人事气氛,增强文字的情感色彩,还能使文章一波三折。
3。挖掘典型意义。记叙、记人或记叙是基础,但写的人或事一定要典型。作者总是通过文中的人或事来传达某种情绪或思想,这是人事的典型意义。很多记叙文,看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更谈不上触动人心,很大程度上没有挖掘人和事的典型意义。而且考场作文的特殊性也要求这种典型意义,也就是话题的概念,要及时暗示甚至表达出来,避免只看故事不看主题的现象。
阅读下面这篇关于“欲望”话题的优秀文章,体验一下叙事文章在情节设置上的“踌躇不前”效果:
水晶花
一个盛宴的城市,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背景介绍,简明扼要。)
她漫步在繁华的街道上,一个又一个五彩缤纷、精美绝伦的橱窗闪现在她的眼前。(特写,人物出现。)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有着和别人一样稚嫩而野心勃勃的世界观:她想上最好的大学,做一份人人羡慕的工作,开着法拉利跑车,住着全景别墅...
她的目光突然锁定在一扇窗户的一角,那是一枚她心仪已久的胸针。胸针上的水晶花非常吸引人。她不知道多少次看到它昂贵的价签,多少次背着父母饿着肚子吃不到价签一半的饭。她只想拥有那朵光芒四射的水晶花,那是她的世界的开始。
雄心勃勃的女孩,忙着创造未来。一枚胸针,寄托着小女孩一生的梦想,甚至是出人头地的愿望。陈述她的愿景、抱负甚至野心,这是她对生活的“渴望”,为下面情节的突然转折做铺垫。)
直到有一天,一颗炮弹在城市上空绽放。战争开始了,剧情开始急转直下。表达很有艺术感。)
当刺耳的防空警报呼啸时,她还在想着她的水晶花。她还没回过神来,周围就一片混乱。
她被挤在离学校不远的防空洞里。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灰尘、汗水和恐慌。
在眼前,学校倒塌了。“该死的!”人们纷纷咒骂,“为什么连学校都被炸了!”她也很愤怒:没有学校,她该去哪里上学,去哪里实现自己的梦想?恐惧,对未来的恐惧,恶魔般地攫住了她的心。
从此,防空警报和炮弹声成了每天必不可少的音乐。渐渐的,恐慌和愤怒已经变成了麻木,她意识到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她的大学、工作、汽车、房子...现在她只能待在低矮潮湿的防空洞里,如饥似渴地等待写着“UN”字的飞机,然后和一堆她曾经最看不起的衣衫褴褛的人抢着难以下咽的面包和水。
她感到悲伤。她曾经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年轻人,现在只能蜷缩在防空洞里,担心自己能不能吃下一顿饭。她已经很久没有想过自己的大学,工作,车子,房子,还有那朵诱人的水晶花了...(战争来了,好大学,好工作,跑车,别墅都遥不可及。战争摧毁了她的生活,也摧毁了她的梦想和对生活的渴望。这是文章情节的低谷。)
直到有一天,她偶然在商场的废墟中寻找任何食物残渣时,发现了它。它被埋没在尘土中,但仍在发光。她不再在乎它贵不贵。如果可能的话,她希望用它来换取一片面包,缓解难以忍受的饥饿。她明白,炮火可以粉碎一切欲望,除了求生的欲望。
她拍拍灰尘,把它别在胸前。她不在乎它是否漂亮。她只希望自己还能像那朵水晶花一样,在战争中绽放,充满活力...(梦水晶花还在,还在盛开。剧情变了。)
是的,我们总是在期待,从不满足。但是,当有一天灾难降临,当水晶花从欲望之花变成生命之花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很简单。灾难过后,我们发现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对生活的渴望。只要你活着,健康或者活着,一切都还有希望。及时指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