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静游记的写作部分有什么特点?既然是写风景的文章,那么作者写人的作用是什么?
“一切景物词都是感伤词”,《满静游记》也不例外。文章第二段,用几百字描绘了一幅中国北方初春的景色:冰在融化,水波粼粼,山色阳光明媚,清澈如洗;杨柳随风摇摆,麦苗破土而出;游客可以尽情喝茶或唱歌和骑驴。鱼儿悠闲地嬉戏,鸟儿暴露在沙滩上。这美丽的晚春景观洋溢着作者的喜悦,作者如鱼或鸟般快乐。这是他“独抒性灵”理论的具体体现。袁宏道生活在一个宦官当道、政治腐败、朝鲜党内斗争激烈的时代。他没有参加这场斗争,也不想附和。他一生多次退隐农村,寄情山水,逃避现实。《满静游记》是袁宏道“休闲”思想的典型体现。
第二,抓住特点,用词细致。
作者描写风景,把握特色。在第一段中,当写到北京寒冷的气候时,“犹”字强调了寒冷的力量。句中的“左”、“非”、“走”三个动词“风冻时做,必飞沙走石”,生动地描绘了严酷的寒风和漫天的风沙令人不寒而栗的景象。两句话里的“冷”“冻”两个字,也集中表达了他们的挫败感和郁闷的心情。第二段“冰皮开始融化,波光粼粼,鳞波层层,清澈见底,晶莹如镜,寒光初出箱”一句“开始”,一句“开始”,生动地描绘了初春冰面开始融化,水波开始发光的景象,透露出作者心境的解冻,和谐的春天也来到了作者的心里。“镜子”的比喻,描绘了一口盛满明水的井,乍暖还寒的特点。在“山被清雪洗过,却美如擦地,美如美少女的脸,美如发髻的头”这句话中,“擦”字描述了山一尘不染,美不胜收的特点。“千女”的比喻进一步突出了山的美,就像一个刚洗完脸,化了妆的少女。多美啊!再比如“软”“穿”“只”这几个词,也用得非常准确生动。
三妙用衬托,跌宕起伏。
袁宏道游记十分注重结构变化和跌宕起伏,文本体现在对对比和对照的巧妙运用。作者第一段极力描写北京寒冷的气候,用来衬托第二段满井的景色;用城市的“冷”衬托农村的“暖”;利用城市里的“寒风”和“飞沙走石”,衬托井里的水和山、鸟和鱼;用被禁锢在一个房间里想抽身而出的无聊来衬托游山玩水的快感。
满静游记学习方法指导
学习满静游记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交谈和讨论。
让学生预习时查字典,以便正确读出发音。流畅地朗读课文中的句子。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和讨论。
理解文章第1段写的是城市里的景象,表达了自己想去旅游却不能去的心情。文章第二段描写了井边的早春景色。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指出旅行的时间、人物、地点;二楼全是井的早春景色;三层作家情怀。
了解全文整体氛围:作者心情愉悦。作者袁宏道虽然再次做官,被任命为顺天府教授,但一直拜谒让他很郁闷。所以他抒发了对山川的感情,逃避了现实,是典型的“闲适”思想。所以当春寒料峭的时候,他兴奋地冲进了大自然。为了更好地传达心情的愉悦,在第一段中,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方法,勾勒出北国初春的特点:“寒气犹浓,一冻便飞沙走石”,渲染了不得不禁闭在斗室里的压抑。这种心情的人一旦去郊游,看到初春的“冰皮开始融化”,内心自然会豁然开朗,解冻。所以文章每一句都是描写风景,每一句都是抒情,情景交融。山好,水好,什么都美,人有情,风景也有情。春光融入了感情色彩。
理解文章中汉语句子的照顾,大声朗读时的语气和语调的呼应。比如第二段的春色“天略和谐”与1段的“残寒犹浓”相呼应;“高柳夹堤,土膏微润”“冻时飞沙走石”。
对春天景色的清晰描绘形成了一幅风景画。波涛汹涌,山峦、柳条、麦田如画;流浪男女各有各的风度;鸟儿和鱼儿都很快乐。朗读时,你的眼睛里一定要有画面,传达作者准确的用词和生动的语言技巧。
《满静游记》:矛盾手法的巧妙运用
矛盾规律是事物的辩证规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矛盾的对立统一之中,揭示事物既矛盾又统一的内涵有助于理解事物的本质。因此,把矛盾律引入文学创作是很自然的。
《满静游记》中矛盾手法的运用值得探讨,发掘其朴素的辩证思想和艺术底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文章开头就透露出作者的矛盾心理:因为寒冷而无法出行,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被关在一个房间里又想出去”和“被关”又“不被允许”的矛盾,具体诉说了他们的矛盾心理。“每一次风中狂奔,都是百步不回头。”“冲”与“回”的矛盾,表现为行动中的主客观矛盾状态。就这样,通过矛盾的心理和矛盾的行动的描写,为接下来的积极旅行,陶醉于早春大自然的美景做了最好的渲染和铺垫。作者用两个比喻来形容春水和春山,联想丰富,形象生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写柳条的时候,我不再用比喻,而是用矛盾的手法:“我会放松。”这个“会”和“不会”,不管是不是一起用,看起来都生动、细腻、逼真,让人拍手叫好!你说柳枝上的芽会散开,其实没有;你说你没有传播,但它会再次传播。再加上对“软尖斗篷”的正面描述,让人遐想,觉得很美。苏东坡在《水龙吟·二韵张志福》诗中说:“如花似非花,……无情而有思。.....困而骄,欲开而合。”这就是“不放松”最好的注脚。
按照逻辑规律,“正”包含“负”,正命题依赖于负命题;或者反过来,达拉斯到礼堂这是哲学中对立统一的辩证原理。再比如,写“游客”表示“虽不繁华”,写“风力”表示“虽仍强盛”,然后再列出相反的情况。这样就从对立统一规律中引入了直观的形象,字里行间渗透着初春的芬芳,透露出作者的喜悦,给读者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这与作者矛盾手法的巧妙运用是分不开的。
满静游记资料:难句翻译
1.“冰皮开始融化,波光粼粼,鳞波层层,底部晶莹剔透。水晶新如镜,寒光出框。”
冰融化了,水波开始发光,呈现出鱼鳞般的波纹,晶莹剔透,明亮的外表就像刚打开的镜盒里镜子发出的寒光。“新开镜”发出的冷光,比作“冰皮开始溶解,惊涛骇浪乍亮”的光。两者相似,比喻恰当。
2.“群山被细雪洗净,干净得像拖把,清新明亮,像美少女的脸,像发髻的头。”
群山被融化的雪水冲刷,美丽的容颜干净如初,清新明亮,就像一个刚洗完脸梳好发髻的美少女。比喻被雪水洗过的山,表现了山的特别美。
3.“满茶的,唱歌的,穿红衣服的……”
喝用泉水煮的茶的人,戴着眼镜唱歌的人,穿着花花绿绿衣服骑着驴的人...春池、茶、茶都是名词用作动词。从游客的动作和服装来描述他们是很生动的。同时也展现了游客经过漫长冬季后的轻松心情。
《满静游记》资料:关于一个标点符号的讨论
标点符号是文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帮助读者区分句子的结构,辨别句子的语气,避免歧义,从而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初中语文第六册,标点符号是这样用的:
二十二日天气稍暖,与几个朋友出东直门到井边。
古人不是用标点符号来记录或打印文章,而是在阅读或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断句,这就是韩愈在《世说》中所说的。可见古人也很重视断句,因为这涉及到对文意的清晰理解。现代人书写印刷文章,使用标点符号,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比古人进步了一大步。但人们在给古汉语加标点时,一定要仔细揣摩文意,尽量准确运用,以利于以后的学习。我觉得在这里给这十五个字加上标点符号是很合适的,像这样:
22日,天气有点平静,所以我们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了东边,到达了满井。
因为第一,从上下文来看,我写了自己在漫长的冬天里“局促于一室”,无法抗拒久游的心情,甚至“冒着风疾驰”,但最后因为寒冷,没有回去,只因为机会来了。从这15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开朗的内心,这也可以从下面的《如果你摆脱了牢笼》中得到印证;所以把它们分成三句,是顺应语境的举动。这五个三个字,短、急、明、跳。再加上三个动词的使用,作者的形象就很鲜明了:“关了很久的笼子,我又回归自然了”(陶谦《归园》),一个满脸幸福、青春气息的袁宏道正向我们走来。
其次,在句子结构上,“22”是时间名词,可以作为独立的句子出现,表示时间。在语法书上叫做单句。“天略和谐”是一个完整的主谓句,描述的是气候。下面三句是省略主语的动宾短语,分别描述作者“几个朋友在一起”的去向。都可以是独立句,无懈可击。况且这五句字数相同,结构统一,并排,一气呵成,有工整对称之美;旋律和谐、铿锵、悠扬,非常适合作者此刻舒适的心情。反之,把教材打断成三句话是不合理的,既不适合表达“我”的快乐心情,也有语法上的缺陷。如果可以说“和几个朋友一起向东走”的联动形式是可以成立的,那么前面一句话中的“22日略和谐”(明显是两个简单句!),无论如何都不应该组合成一句话。也许教材中这篇文章的标点符号考虑到了上下句的对称美,但最后因为“22日”是讲时间的,“天气有点和谐”是讲气候的,怎么组合成一句话呢?
还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在这里用了“20”这个词,而不是“20”,只是表明了他引用时的本意,即使用五个短三句。
满静游记信息:最后一段不要删除。
袁宏道的《满静游记》清新淡雅,精致细腻,读来“传神、不落俗套”、“自心而流”、“引人入胜”(肖旭石秀)。原文有三段。第一段描述了颜地的气候特点和我想去旅游却不能去的感觉。尽可能用“冷”、“残冷”、“寒风凛冽”、“飞沙走石”、“局促”等词语来干染地面,为下文造势,做文案。第二段是全文的重点,写的是初春的美景和游井时游客的优雅。总是先写自己的行踪,再写郊区的风景;然后写山,水,人,物。描写非常细腻,比喻极其新颖。段末两句话蕴含哲理,对正文进行总结,自然。
最后一段(也就是中学课本上删掉的一段)写的是游完井之后的心情。原文如下:
能在岩石和植被之间游来游去而不陷入困境的,也只有这个官员了。而这个地方离我很近,我将从此远行,怎么能不描述呢?明朝,二月二十七,二月。
这段话自有妙处,删掉很可惜。原因如下:
第一,从思想内容上。第一句表达了文人的闲情逸致和官场的失意,略带自慰、自嘲和得意之意。第二句“我将从这里出发”是一句郑重其事的话,表达了作者对“城里人”喧嚣生活的不满和对山、石、草木幽静景色的向往。这一段,看似很闲,其实和上面有内在联系。它呼应了第一段,和它一起衬托了第二段,即突出了满静初春的美景,只为寄情山川;而寄爱于山川,是为了表达官场的失意。如果最后没有指出主旨,单纯写风景有什么意义?如果写作只止于“城里人不知道”,袁宏道独特的精神和空灵的审美趣味在哪里?所以文章结尾的两句话不是蛇足,实际上起到了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妙用。
第二,从文章的结构来看。这第三段紧扣第二段结尾“郊田外无春,城里人不知”的论点,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再次兴风作浪,从讨论风景到讨论政治,从而与第一段相呼应。最后一段所表现出来的袁宏道闲适的心境,与第一段的“局促”不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总之,这首歌的后两段是烤染衬托中段,实际上是两个嘉宾一个主持人,用嘉宾衬托主持人的美。
第三,从作者其他散文的结尾。袁宏道在《答李远山》中说:“文章新颖,无固定格式。只要发的人发不出来,句法,拼写,语调都是从他胸口流出来的。这真的很新奇。”他练习,写文章格式随意,讲究“什么人不能发”,只要有“新颖”和动人的内容。比如《夜游六桥等月》里,先写西湖早晚“最繁华”的景色。然后描写了“梅杏桃的阶段发展,特别壮观”,从而渲染了特定的环境氛围,为写月景做了铺垫。写“从断桥到苏堤”的游客,重点是他们的粗鄙,这与他们写下面“等待月亮”的优雅迷人的自然兴趣是相辅相成的。最后,在以上几层的基础上,正面描写了“六桥待月”的美景,从而最好地表现了作者“与众不同是一种趣味”。至此,我对潮流做了两点评论:“此乐对山僧、游客有用,可为庶人之道!”就这样收集了全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嚼劲,回味无穷。再比如他的《佛手岩致奇库林吉》,文笔也很独特。主要不是说游庐山,而是说他多次梦游仙境,对仙境和仙僧的赞美和向往,反映了当时世界的污秽。文末也是顺势而为,点明主旨:“我游安之子不是梦!”在这里,世界和梦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一种令人迷惑的状态下,人们可以从作者的梦境中享受到仙境的神圣,自然也就厌恶了现实的黑暗。《满静游记》最后一段的论述是这样的,这是重点突出的地方。因此,可以说,袁宏道的点睛之笔,是其游记散文“独抒性灵”的独特风格和艺术表现,是其“不固定格式”中的“固定格式”。我们应该让中学生从《满静之行》中了解他灵魂的全貌。
满静游记资料:作者与公安学校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郎,施公,是公安(今湖北省)人。万历二十年进士。
袁宏道和哥哥宗道、弟弟中道一起被称为“三元”。因为籍贯是湖北公安,所以被称为“公安派”。“公安派”发展了李贽刻画人心的思想,提出了“性灵说”,认为文学是随着时代发展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不能惜古而轻今,更不能用古泥的现在。他们坚决反对在创作中模仿古人,强调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感,即“抒写自己的精神”,主张用平易近人的文学语言写作,不用典故。“公安派”的文学创作给复古派以毁灭性的打击。
公安派的贡献,就创作而言,表现在开拓了杂文领域。他们主张“独抒性灵”,相对于模仿古人的倾向,无疑是进步的。但他们所谓的“自然精神”是一种超越客观现实的主观精神。一个生活在特定社会的人,他的“精神”不可能超越特定社会,而是受制于社会关系的各种制约,只是社会的动态反映。公安派的所谓“精神”,当然只是封建知识分子的精神。由于他们文学观念的片面性和理想主义,创作题材局限于自然山水和身边琐事,缺乏全社会关注的重大内容,情感多为文人的情怀和情趣。因此,从文学创作整体来看,公安派的文学成就十分有限。但他们的作品,文字清新活泼,文笔优雅,趣味盎然。小品文因此在晚明盛行。公安派的散文“清新优美”,这是优点,但也有缺点。这个缺点就是空洞,流畅,清晰,不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