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郑恒初级中学校长信息

江苏省常州市郑恒中学校长沈:我们有一位校长带着教育部的代表团去康涅狄格州考察,康涅狄格州是美国基础教育名列前茅的国家之一。他发现,当地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没有围墙,与社区融为一体,但很多中小学极其封闭,有些学校建得像监狱。当地学校负责人表示:“我们觉得中小学生还没有长大,学校需要给学生提供最严格的保护,防止不良侵害。”我觉得以开放著称的美国对中小学生如此“保守”。中国难道不应该受到学校与娱乐文化相处方式的启发吗?最近一篇题为《郑恒中学,名校都是这样教育的,还真有自己的特色啊》的网帖将江苏省常州市郑恒中学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这篇网帖中,一位自称“学生家长”的网友爆料称,在学校的家长会上,有老师规定禁止学生在周末看一个以娱乐著称的电视节目。此事一经报道,立即在网上引发争议。支持者表示,这种做法有利于保护青少年免受娱乐文化的侵蚀,值得提倡;反对者认为这会禁锢孩子的个性,不值得提倡。那么,学校应该管吗?关于这个话题,江苏省常州市中学校长沈近日接受了中国青年报的专访。中国青年报:网友的叙述符合事件的真实情况吗?沈:网帖内容不够准确。6月65438+10月11日,郑恒中学召开七年级学生家长会。会前,有家长在与老师的沟通中提到,孩子爱看一些成人娱乐节目,观看时间过长,让家长担心却又无可奈何。在这种情况下,一位班主任向班里的家长建议,让孩子少看这些娱乐节目。很明显,这是一个老师出于引导学生的目的而提出的建议,绝不是学校的硬性规定。而且我个人一直认为,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个人喜好来说,引导远胜于禁止,更何况你不能禁止。中国青年报:家长对这位老师的建议反应如何?沈:绝大多数家长对此提议表示理解甚至支持。媒体报道中提到的网帖发布在常州当地的一个论坛上。在回复中,大部分家长也表示理解我们老师的建议。中国青年报:作为学校领导,你对这位老师的建议持什么态度?沈:我完全理解并支持这位老师。众所周知,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生长发育阶段,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可塑性大。在这个特定的阶段,为他们的生活创造什么样的底色,就成就了他们相应的未来。娱乐节目各有精彩,但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会在休闲文化和精品文化之间进行选择和引导,相信会得到大众的理解和支持。中国青年报:你认为学校教育和现在的娱乐文化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沈:我个人认为,学校永远是社会时尚的代名词。比如一个女生在夏日街头穿着露脐装秀身材,时尚又养眼。没有错,但是这样的服装能穿到校园里去吗?我们的一位校长带着教育部代表团访问了美国基础教育排名前列的国家之一的康涅狄格州。他发现,当地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没有围墙,都与社区融为一体,但很多中小学极其封闭,有些学校建得像监狱,有些学校的大门甚至和我们家的门一样小,非常落伍。当时他问对方:“为什么大学和中小学反差这么大?”学校负责人回答:“我们觉得中小学生还没有长大,学校需要给学生最严格的保护,防止不良侵害。”我觉得以开放著称的美国,对于中小学生接受时尚的态度是如此的“保守”。中国难道不应该受到学校与娱乐文化相处方式的启发吗?中国青年报:网上有很多关于这件事的评论。你怎么想呢?沈:首先,我们的社会正在走向多元化,人们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的声音是正常的。而且这件事在网上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恰恰说明了受娱乐文化影响的青少年教育是当前我们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在这个问题上,首先要考虑什么样的文化最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在不同文化的菜单中,学生有选择优秀文化的权利,学校老师自然有责任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影响。中国青年报:有网友说老师的做法是对孩子的一种控制。你怎么想呢?沈:我不这么认为。老师只是提倡有什么错?当然,有些人的质疑往往与一些不合理的“禁令”有关。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幸福是对欲望的暂时克制。”高尔基说:“任何小小的限制都会使人变得强大有力。”教育就是让孩子走在正确的轨道上,有一些必要的约束和合理的限制,就是让孩子不偏离正确的轨道。个人认为初中生还没有到从容潇洒地享受休闲文化和娱乐文化的时候。娱乐文化的享受主体应该主要是成年人。中国青年报:有网友担心不让孩子看娱乐节目可能会让他们对社会现实缺乏了解。你怎么想呢?沈:了解社会现实的方式有很多,但娱乐节目绝对不是让孩子了解社会的最好方式。即使是成年人,我们也经常在紧张的工作后看娱乐节目来放松。对于学生来说,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是了解社会现实的好方法。我们学校有一个优秀的学生。为了调查解决学校门口的交通安全问题,他拿着学校的介绍信找了交警大队、电视台、其他中学甚至开发商,最终整理出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今天,他去了一所著名的美国学校。中国青年报:很多人说孩子越来越难管了。你同意吗?沈:这是包括家长在内的很多老师的一致看法。在我看来,现在的孩子之所以难管,不仅仅体现在管教和约束上,更重要的是孩子有自己的个性和主见,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这正是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并不意味着只要你有个性,就可以成为创新人才。在一个有个性的学生向创新人才转变的过程中,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青年报:学校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沈:首先是宽容。作为老师,你要知道你教的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群年轻人,你要包容他们的奇思妙想。要想让学生喜欢老师的教育方式,关注老师的教育,老师首先要学会尊重和包容学生的人格。然而,宽容不是迎合。学校肩负着引领社会文明发展的重任,学校必须有自己的教育品位和风格。它需要识别社会文化的利弊,用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这也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中国青年报:你是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的?沈:抓学生学成绩不是办学的全部。对于一个好的学校来说,它的有效性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成绩上。我们希望在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志向,开阔他们的国际视野。优秀的学生不仅仅是考上好大学,更是发自内心的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要做国家的主人,首先要做学校的主人。在我们学校,学生可以和校长平等对话,任何有价值的建议都会被采纳。我们也鼓励学生阅读一些哲学、美学、心理学方面的名著,努力超越这个年龄层次,为自己未来的成长积累能量。中国青年报:你最希望从现在的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得到什么样的合作?沈:南非有句谚语:“教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办学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有利于支持办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从而达到理解和认识。媒体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我想,尽管中国的教育并不尽如人意,但人们心中始终有对教育的期待和热爱。我们愿意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下做更多积极有益的尝试,来回报大家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