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铜币请专家收藏价值几何;去哪里交易?
京华时报-人民日报钱币专家吴光新指出,这枚铜币是1932年安徽西北部马步铸造的苏联铜币。据说是当时用废贝壳铸造而成,所以多为黄铜,属于罕见的铜币收藏品种,品相好的价格可达万元。赵传胜是一个硬币爱好者,他也有三枚硬币。为了探源,他亲自到大别山考察,找到了答案。在赵的文章中,他写道:
我是一个硬币收藏家。多年来我收集了很多硬币,它们都证实了它们的来源。但当我在宜昌1993买到这枚苏联在皖西北边区制造的钱币时,我那经过多年提炼,有一定识别能力的眼睛,却显得迷茫了。是假币吗?带着很大的疑惑看了很多钱币书籍和各种史料,也请了很多同事和专家来教。一位专家看了之后说,根据包浆和风格,应该是那个年代的钱币,但是没有收录在钱币书里。多少年过去了,这个疑问就像一支箭无时无刻不在刺着收藏者的心。2002年3月8日,我终于打通了家里的工作,下定决心带着这枚红币,带着历史的担当,踏上了大别山的特殊之旅。
辽阔的大别山,峰峦叠嶂,曲径幽深,郁郁葱葱。从宁夏出发的第三天,当我到达这次旅行的第一站七星坪时,我惊喜地发现这里的人们是如此的诚实和热情。在这里,我边走边向人们展示这枚硬币。他们总是说,“问问村里的老人,也许你能找到当时还活着的人。”就是这样。去了湖北的麻城市,安徽六安市的洪山县(当时的英山县),金寨市,走了700多公里。在大别山腹地参观了很多乡村学校,纪念馆,博物馆。金寨有一位热心的中学老师把这枚硬币给全班同学看:“大家看看有没有人有同样的硬币。”但是他们看到的不是同一个硬币。真的是“山河无疑”吗?此时,我已经在这片红土地上度过了26个日日夜夜。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怀着无比的遗憾回到宁的时候,奇迹般的事情发生了。现在想来,真的有点“前途一片光明”。那是在罗田县的一个小山村,我还在走。突然我看见一位老太太坐在她家门口。像往常一样,我热情地问老太太:“你见过这样的硬币吗?”阿姨接过硬币,前后看了看,然后抬头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我,问:“你是做什么的?”我把我的故事告诉了老人,说:“这是一枚被遗忘的硬币。”“我没忘”,坚定的回答,然后老人带我进了她家,从一个箱子里拿出一个用红布包着的小包,从包里拿出两个硬币给我看,发现这两个硬币和我的一模一样。外观更漂亮。我很兴奋的问:“阿姨,那两个硬币你是怎么收到的?”阿姨记忆犹新地说:“那是几十年前春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婆婆刚躺在床上(我还是童养媳的时候才11岁)就听到有人敲门。婆婆叫我起来开门,说:‘你公公可能回来了。我紧张地起身,走到门口问‘你是谁?外面的小红军说:‘我路过。你能给我点吃的吗?听到这里,我吓得不敢开门。我去给我婆婆打电话。当我婆婆穿好衣服走到门口问‘你是谁?此时门外无人应答。我婆婆淡定的打开门,看到门口躺着一个男人,晕倒了。我和婆婆费劲地把他拽进屋里,才在灯下发现是个小红军,大概饿了。我急忙给他拿来一个荞麦饼吃。我看到他的嘴张不开了。我婆婆说:‘去从茶壶里给他拿点水来’。只见她婆婆用壶嘴慢慢给他喂水。过了一会儿,小红军醒了。阿姨,能给我点吃的吗?婆婆把蛋糕递给他,小红军很快吃完了。那天晚上,她让他睡在我婆婆的床上。我陪她坐了一晚上,她婆婆跟我说,‘人总是会遇到困难的。第二天,我和婆婆天不亮就把饭做好了,让小红军吃个够。吃完饭,婆婆问‘今年多大了’,小红军说,‘十六’。剩下的蛋糕和泡菜都装在他的包里。小红军背着他要走的时候,我和婆婆送到门口。当我和婆婆回到家时,我发现桌子上有两枚闪闪发光的硬币。我婆婆拿起钱就往外跑,想还给红军。从此以后,每当有车队经过门口,婆婆就站在路边,看着长得像小红军的人。事隔多年,婆婆直到解放也没有忘记这件事。她去世的时候,婆婆拉着我的手说:‘当兵不容易。如果有一天你看到那个小红军,你一定要把那两枚硬币还给他。就这样,我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见过小红军战士(我今年83岁)。”大妈接过两枚硬币说:“1958年,大炼钢把家里的东西都拿走了,连墙上的钉子都拿走了,但是这两枚硬币被藏起来没有拿出来。1960我把家里没饭吃能卖的都卖了,就是没卖这两个币。文革的时候,我说要建博物馆,要家属捐文物,我一个都不给。今天,我要找到当年的小红军,哪怕找不到。看在你今天为这钱辛辛苦苦的份上,如果真的有用我就给你。”我听着老太太朴实真诚的话语,拿着手中那两枚泛着红光的硬币,凝视着这个饱经风霜的老人。我的眼眶湿润了,在这无比激动的时刻,我不知道如何感谢这位可敬的老太太,于是我把所有的钱都给了老太太,只留下回宁的车费,但这一举动被老人婉言谢绝了。她生气地说:“给钱就把两个硬币退了。“老太太的一句话让我明白了很多,也让我清醒了很多。老人的友情和无私奉献,是任何金钱都买不来的。我激动地握着阿姨的手说再见。再见,亲爱的可敬的老人;再见!大别山,红色革命根据地。2002年4月4日,满载着大别山人民的深情厚谊,我踏上了回宁的火车。
回到宁后,我更加坚定了找出这枚硬币来历的信心。我一方面整理收集的相关材料,另一方面通过当地党史信息办公室提供相关材料和信息。下面介绍一下我所知道的。
1.此币规格为直径3.53cm,厚度0.16cm,材质为高纯铜。加工工艺为双面成型工艺。
二、反映的内容:平面A的中心是一个五角星,星的中间有一把镰刀,斧头的外圈有两个麦穗穿过,外缘是一个工厂形状的扣边。外沿和麦穗中间有“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字样,字下面有两颗小星,星下面的年号是“1934”。
B面:中间大写是带圈的“吴氏”,外圈有一个字表示当时的制造单位。内容为“皖西北边区苏联制造”,字样下方有一颗双星,双星下方有英文的制造时间(50CH1932-10)。
第三,制造时间毋庸置疑是1934年。
四、制造此币的社会背景:1932年,蒋介石组织唐率领的十万军队,对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进攻。当时,由于张仓促应战,根据地大部分土地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红军损失惨重。同年10月,为保存革命力量,党中央作出决定,将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留下的部分红军组织地方武装与敌人开展游击战。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改编红25军,军长吴焕先,政委王平章,后组建红28军,下辖鄂东北边区和皖西北边区两个区,建立了两个苏维埃临时政府,即鄂东北苏维埃临时政府。以及皖西北苏维埃临时政府,根据麻城地方志办公室和麻城党史资料办公室提供的资料,确认皖西北边区临时政府确实在游击区铸造和使用了一枚硬币达两年之久,但没有目录记载。根据我的分析,我现在看到的硬币和当年使用的是同一种货币。这是因为当时国民党军队大规模进攻苏区时,大部分军火库损毁严重。由于地方武装和政府一方面同反动派进行游击战争,另一方面又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巩固现有的根据地,发展根据地的经济”,所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有自己的货币流通。因此,他们在皖西北苏区原有钱币图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年号和西文文字。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在有限的根据地采用简单的模压工艺,制造发行了少量的这种货币,在建国初期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没有记载中国钱币文献。
5.关于硬币“1932-10”的内容有两个版本:一是1932-10是苏维埃政府成立的时间;第二,当时临时政府管辖的10县,只是在游击区。
为了记录红军在中国* * *生产党的领导下创造的辉煌业绩,也为了让这枚“皖西北边区苏联造”的钱币早日闪耀红光载入史册,我将简述初稿,供钱币收藏专家对这枚钱币提出更有力的论据和宝贵意见。
好好保存。老了可以当传家宝,也可以捐给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