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充新机制还需要哪些措施?

探索创新乡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这是2014第四届地方教育体制创新奖入围案例之一。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

探索和创新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

案例分享

创新背景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是1997年1月由原县级宜宾市改为县级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川、滇、黔三省交界处,金沙江、岷江在此汇合,形成浩荡的长江,长江黄金水道由此开始,因此有“长江第一城”的美誉。总面积1123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众所周知,中国农村学校缺少教师。如何为农村学校补充师资,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考虑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翠屏区在探索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方面主要包括“提质保量”两个方面。“提高质量”表现在加强师资培训,完善管理机制,完善激励机制。“保量”体现在轮岗制度的建立、艺术体育师资的匹配、社团力量的引入等等。

具体措施

(一)建立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制度

农村教师的不合理流动是农村教师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翠屏区建立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成效显著:一是鼓励市区中小学教师到偏远中小学任教,规定市区中小学新聘教师2000年后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两年以上;第二,开展城市学校支援农村薄弱学校活动。城市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农村薄弱学校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城市学校学习。第三,鼓励城镇教师在工资待遇不变的条件下到农村学校任教。中小学教师,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按学校专任教师人数的3%-5%的比例,每年安排到绑定学校或薄弱乡镇学校任教1个学年。接收城市教师支教的农村学校要选派同等数量的青年教师到相应的城市学校进行顶岗学习,并对派出支教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生活补贴和交通补贴;对在市内学校就读的教师,按有关政策规定报销差旅费和生活补贴。不服从轮岗和教学安排的,当年年度考核最高等级只能评为“基本称职”,三年内不得评为“优秀”。五年内不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和参加各类评比奖励、特级教师评选。

(二)开展连续性教学。

翠屏区发文落实紧缺学科教师连续任教制度,加强中心学校一体化管理。乡镇中心学校统筹管理和聘用自己的乡镇教师,向音乐、体育、美容、劳动、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学科缺乏教师的学校派出专职教师,享受教师资源。同时明确规定,乡镇中心学校语文、数学教师必须在近三年内在下属校区任教20次以上方可评聘较高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其他学科教师应在下属校区任教200学时。

(三)配齐足艺和体育教师

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翠屏区下大力气配备农村缺乏的美术、体育教师。第一,配齐学校体育教师。翠屏区按照发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相关要求,义务教育65、438+0-2年级每4个班有1名体育教师,3-9年级每5个班有1名体育教师。对规模过小无法单独配备体育教师的小村(教学点),可根据所在学校总班数配备专职和兼职体育教师,建立“走读教学”制度,确保学校体育工作到位。第二,我们应该提供足够的和强大的艺术教育教师。翠屏区通过建立和实施教师激励机制等灵活的人员配备政策,提高农村艺术教育的待遇,让优秀的农村艺术教师吸引来、留得住、用得好。通过建立定期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农村美术教师可以有更大的专业提升空间。

(四)引入社区力量,丰富教师资源

为了提高农村学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翠屏区在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前提下,积极引入社区力量充实教师。具体创新点有:一是引入“家长志愿者”,每周安排一到两节课让学生家长当“老师”,介绍他们的职业,以更多元化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社会实践经验。比如翠屏区两江学校,在这方面成绩突出;二是学校聘请社区老革命家、企业家、劳动模范等优秀人物担任社会辅导员,在特定纪念日邀请他们到学校进行指导和活动。比如,两江小学引入两江乡葡萄种植大户作为学生的社会辅导员,为学生走进生活、实践生活提供了范本。

(五)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提高农村教师福利待遇是有效缓解农村教师职业倦怠、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重要举措。翠屏区在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乡村教师特岗奖按人均1000元/月标准发放,班主任岗位奖按人均200元/月标准发放,乡村教师专项补贴按人均1000-200元/月标准发放。二是在乡镇建设13355平方米的教师周转房和3420平方米的教师休息室,按照限价房(低于市场价20%-30%)的建设方式,适时推进乡镇或学校“园丁楼”建设,在中心城区建设“园丁小区”,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鼓励教师扎根农村;第三,对长期在农村任教的教师实行在职聘任、职务晋升等优惠政策。对于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退休时,其岗位等级可在现行专业技术等级内晋升一级(不占学校岗位数)确定退休待遇。在边远农村任教满20年及以上、退休未满5年的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但不占用学校的职称和职务;第四,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全区公务员平均工资,并逐步提高;五是骨干教师数量进一步增加,骨干教师选拔向农村学校和职业学校倾斜,使城乡学校骨干教师数量基本持平。

实施效果

通过该举措的积极实施,翠屏区205名城镇中心学校教师交流到村级学校,同时对乡村教师实行了每人每月100-200元的岗位津贴和200-400元的专项奖励制度。坚持每年评选表彰10所村级学校“互助进支教队”,实行专项奖励;实施乡村教师“安居工程”,在所有村级学校建设“教师休息室”,让村级学校教师“住下来”。同时,翠屏区将原有的村校、基础学校全部改为所在乡镇、街道中心学校的校区,建立了中心校干部定点联系村级学校,每个中层干部定点联系1-2个村级学校的制度。实施中心学校教师“走教”制度,动员全区中心学校美声、体育等学科紧缺的教师到乡镇“走教”,确保各校区美术、体育等课程能够规范开展,有效增强了乡村教师的活力。

制度创新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在推进教育改革方面成效显著,特别是在探索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方面,为各地积极开展农村教育改革、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供了有效借鉴。翠屏区通过多种措施为农村学校提供了充足的师资,初步实现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