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课堂改革,创建高效课堂
一是领导重视,积极探索
1,制定规章制度,保证课程改革扎实推进。
领导力的概念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去年6月5438+065438+10月,我们学校分管业务的副校长去山东杜郎口学习,买了书和光盘,返校后专门讲课,组织老师观看课堂实录。罗东祥校长多次组织领导班子学习“十二五”课堂教学模式和“六推六让”教学策略,亲自参与制定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和“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方案”, 教学主任和教研* * *负责人以及课改领导小组,他们深入教学一线,与课改班的老师们一起研究、讨论、探索课改的方法,保证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序有效实施。
2.校长参与推动课程改革。
课改之初,实验教师觉得效率低,信心不足。为了解答困惑,消除后顾之忧,增强信心,让老师们更快成长,校长亲自给实验班5班1班上了一堂分数基本性质的课。学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听课,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校长课程改革不仅让教师学会了课程改革的方法,也给了教师前进的动力和信心,对学校的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校长坚持课改领导小组,每周听两节课改课,即时评课指出成功与不足,积极指导并参与指导方案的编写。为了真正落实课改,防止教师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按旧模式上课,主管课改的领导要等一节课,推门听课,并将这一项纳入课改的评价细则,作为课改课定期教学检查的依据。
3.创造条件支持课程改革。
我校按照“个别实施、积累经验、组织观察、逐步铺开”的策略,确定了五年级三个班为实验班,并投入2000多元在课改班教室周围增设黑板,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课改课室外的走廊里,放着老师和学生们制作精美的演讲稿。实验班教室前后打出了课改的口号;将“2005”课堂教学模式、“六推六让”教学策略及课堂教学改革要达到的目标放大,张贴在办公室:为让实验班教师零距离感受教学改革前沿,2010年4月,我校派实验老师张慧敏到山东杜郎口学习考察;投入1,000余元为实验班每个班级购置了专用电脑,为师生收集信息提供了方便;除了订阅大量的教研改革杂志外,学校还为课改实验班的每位教师购买了大量的课改书籍和光盘,如《新课程教学改革》、《课改简明读本》、《学科教学论基础》、《杜郎口课堂文集》、《杜郎口中学教改解读》等,让教师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准确理解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更新教学观念。
第二,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进行教育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为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提高教师实践先进教育理念的水平和能力,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教师培训和提高。
1.每月进行一次脱产培训。学校每月开展一次脱产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先进教育理念,获取教育改革前沿信息,掌握现代教学技术。3月23日,该校校长作了“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专题讲座,重点介绍了区教研室“二五五”教学模式,“六推六让”教学策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改目标,学校课堂教学现状及问题。
2.出去的时候请进来。我们学校组织老师等很多学校学习。学校邀请了很多专家来学校指导课改,做专题讲座。3月24日,区教研室专家来我校指导课改,以深入课堂4节课、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现场答疑等形式,对课堂教学和教案进行了具体指导。同时指出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我校今后的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活动结束后,我校及时召开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针对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反思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不足。
3、交流反思,不断提高。
课堂教学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会有很多困惑,但很难凸显课程改革的价值。我们把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学校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课改研讨会,由校长亲自主持,总结前段时间课改取得的成果,找出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展示、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或困惑的解决方法。要求实验教师每两周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反思,每周写一篇教育案例。4月份,我们开展了“大家给一堂课堂教学改革公开课”的活动,要求全校每个老师选一节课写一篇教程,4月底到5月初上一节入门课,然后写一篇反思,为以后的教学改革积累经验。目前已在襄阳教育信息网和报刊杂志上发表教学改革反思20余篇。通过写作交流和反思,教师可以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的经验,实现自己日常课堂教学的成功,增强自信心。也让教师及时总结和发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教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第三,变教案为“学案”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中,我们从变教案为“学案”入手,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我校的“导案”模式。其内容包括预习测试、合作交流、报告与陈述、展示与提升、归纳与反思、标准评估等,让学生借助指导计划提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想要达到什么。
预习测试:教师将课前准备的学案交给学生,组织学生结合学案自主学习探究,努力完成学案中的相关问题。
合作交流: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主学习过程中自己的问题或自己的收获,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重点难点问题。你不懂的问题可以在合作学习小组中讨论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同时突出“弱势群体”、“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陈述: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陈述平台、陈述时间和陈述机会。通过陈述,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加深对本组问题的理解。陈述的过程一般是从一组到六组依次进行,或者从六组开始,对题目进行讲解和分析,其他同学会进行点评,讲出知识点、解题重点、易错点、总结的规律,或者从这个题目展开知识和变式训练。学生也可以自己提问,其他学生或老师会给予解答,让课堂真正因互动而发展。
拓展提升:每个小组根据小组内的讨论,讲解分析自己的学习任务;每个小组都有进步,其他小组的学生分享结果,或者受到小组演示的启发,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反馈练习:主要是巩固和提高所学的新知识,把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第四,认真讲授“三课”
我校根据区教研室“十二五”课堂教学模式,借鉴杜朗口的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认真讲授“三门课”,但在实施时,不仅有单纯的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还有预习+展示课、展示+反馈课。教师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和课堂的需要自动调整和安排。
(一)有效预习,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在实践中,我校实验班总结出了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预习课教学环节。具体做法如下:由于我们学校是非寄宿制学校,学生上课预习,老师提前把学案发给学校。学生中午或晚上出去预习,老师不再布置作业。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和学案创设的情景,自己预习,掌握课堂上的基础知识和内容。学生要把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惑、难点、重点问题记录下来,为互动探究打下基础。
(2)精彩展示,张扬学生个性。
示范课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示范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因此上好示范课非常重要。我校示范班的具体操作如下:
1,合作交流
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和困难,充分发挥教兵和强兵的作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2.介绍会;展示会
这个环节是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群体之间互动的过程。主角是学生,老师给各组分配要展示的内容。然后组长根据各组的学习情况,把要展示的题目分配给合适的学生。一般是这样的:最简单的基础或概念性题目是1,每组2号同学(我们按差到优的顺序给同学编号),后面是3号。需要说明或难度较小的问题,由每组3号、4号学生提出,再由5号、6号学生补充或完善;推理性或延伸性较强的题目由每组5号和6号同学提出。学生的课堂演示是以小组为单位,或表演,或阅读,或交流,不拘一格。教师根据演示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和错误进行启发、归纳和指导。
(三)及时反馈,促进知识的内化
及时反馈是对学生在预习和演示课上暴露出的错误、混乱、遗漏、重难点进行监控、反馈和纠正。一堂好的反馈课,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提炼,也有利于能力的提升。教师根据学习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基础知识、应用知识、综合应用、拓展知识的比例为“721”。不同层次可以选择不同的题目,比如成绩差的学生只能完成基础知识题目,成绩优秀的学生只能完成综合应用和拓展知识题目,以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反馈后可以通过学生认可、组长认可、教师抽检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回答,并及时反馈和纠正,实现从“学”到“会”的跨越。
动词 (verb的缩写)收获与思考
1,改变了学习目标的提法。以前最常见的教学目标是“理解”、“体验”、“领悟”,而现在在我们学校课改老师编写的辅导计划中,学习目标变得可操作、可检测。
2.解决了补习计划的编制问题。老师在实验中遇到问题,及时反馈给领导小组,我们一起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比如课改初期,我们大家最头疼的就是怎么写一个辅导计划。这个问题反馈给领导小组后,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经过讨论,改变了过去不合理的写作模式,确定了五个新的环节,形成了我校自己的风格。
3.解决群体安排和群体成员分工的问题。将学生分组后,小组成员有必要明确各自的分工。在演讲课之前,老师把要演讲的内容分发给每个小组,然后小组长根据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把题目分发给合适的同学,前面也提到过。
4.激发学生展示的热情,学生动起来了,课堂就活起来了。课改之初,学生愿意展示,但展示的人数达不到预期要求,我们想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发放奖品和语言评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正确引导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主要是小组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6.从课改班期中考试的成绩来看(五月一日语文综合指数为0.937,数学综合指数为0.8152,五月二日语文综合指数为0.926,数学综合指数为0.8183,五月三日语文综合指数为0.9319,数学综合指数为0.7805),各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均衡发展,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发展。语文基本上淘汰了学困生,数学优秀生的数量明显高于中等生和后进生。现在我们学校课改班的学生,学习习惯和技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比如,在语文课上,他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思考问题,往往会就一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他们的发言往往有理有据。在数学课上,他们也积累了一些谈论话题的方法和技巧。很多3号和4号的同学也有过谈话题的经历,5号到8号的同学谈话题更是口齿伶俐。在课堂上,学生真正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敢说,敢练,敢秀。同时,他们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创新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通过一年多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的职业定位也在从工作型教师向学习型、科研型教师发展。在区里举办的六年级复习研讨会上,我校三位老师分别进行了数学和语文的示范课,深受好评。4月,襄阳区教研室在我校召开语文、数学课程改革区域研讨会。我校4名教师上了示范课,全区400多名教师观摩了示范课。区教研室在全区推广我校4名教师的示范课。
当然,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还有很多困惑,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重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完全被周围的展板取代。这不利于学生的情境教育和学生空间思维的培养。当然,展板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使用多媒体碗来展示,效果会更好。
第二,新的教学模式不重视经验的传承。在数学教学中,一些好的解题方法会通过老师的教学让学生理解的更快。一些感人的文章会通过老师的语言让学生更加感动。因此,在应用新的教学模式时,应更多地考虑教师的示范作用,使教师在纠正、模仿和示范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总之,我们学校的课程改革已经初见成效。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在梳理前一阶段研究成果的同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脚踏实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发扬优势,克服不足,迎难而上,把教学改革推向更深层次,努力使我校课改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