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山东好人——朱启顺》——前言

文/朱

2021年3月6日,由单县原主任惠、孤胆朱氏理事会原秘书长发起,单县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孤胆朱氏理事会会长朱、朱启顺老师和书中主人公夫人参加的朱启顺座谈会。

朱启顺老师是我的导师,可以说是我文学之路的启蒙老师,因为初中开始的时候,我的一篇作文得到了朱老师的赏识,在全班朗读,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我记得那时候的朱老师正值壮年,总是穿戴整齐,说话走路都很快,脸上总是挂着温和的笑容,从不发脾气,总是用合理的方式沟通。全班都很喜欢他。可惜只上了一个学期,老师就被调走了,这给我留下了非常清晰的印象。

因为离家多年,忽略了和同学老师保持联系。时隔多年,我又见到了朱先生。他已成为一个干瘦的老人,但精神仍然很健康。朱老师给我布置了写书的任务,用这种方式帮助我。我非常感激!

这次写作机会,让我近距离地观察了朱先生的一生,感触颇深。同时,我为自己的平庸感到羞愧。只希望借此机会多向老师学习,希望不负众望,写出一部好作品,尽自己微薄之力,完成朱老师出书的心愿。

朱启顺老师生于1939的乱世。他的童年很艰难,解放后十一二岁才得以上学。先后就读于菏泽小刘集、鄄城三中。他在菏泽一中读书,但没有上大学。文革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成了代课老师。在替身的道路上,他经历了艰辛。他爷爷奶奶因为太勤劳节俭,买了几十亩地,赶上土改,就把家里划为富农。当时他的二哥当了国民党的兵,去了台湾省,给他的家庭背景加了一个不好的背景,对家里的兄弟打击很大。

他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他必须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做别人不喜欢做的事,接别人不喜欢接的随机课。他总是努力工作,努力奋斗。最后,命运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他的克己奉公感动了孔店大队书记刘洪涛。他和穷中产农业管理学校的负责人刘福,往县里跑了十几趟。最终,朱先生获得转正批准,并于1973在空电联盟转正。

后来调到高层联校,一个乱班当示范班教,成了县里的典型。1981调入王坑联合中学,获得“地区先进工作者”称号,这是他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奖项。此后,跳楼中学被借调到乡政府组织办公室半年,他的敬业和爱岗精神令人钦佩。1985写了六份入党申请书后,如愿入党,1995从石楼中学退党。

退休后,他仍然不放松。在他的生活中,他总是要求自己建造桥梁和道路,写天气预报来帮助人民。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获得了许多奖项。到2020年,据初步统计,他和他的家人已经获得了54个证书和奖杯。他的事业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扬。

朱老师取得骄人的成绩,与社会环境和他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家风的传承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朱家是单县为数不多的大家族之一。清中叶,富裕慷慨,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形成了朱家“忠孝仁义”的家风。后人都继承了祖训家风,个个循规蹈矩。即使他们非富即贵,也都做到了自力更生,自强不息,从来没有什么品行不端,道德败坏的人。

朱老师的曾祖父朱世强,祖父朱洪载,父亲朱,都是朱家的同一个家风。爷爷奶奶给他灌输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乐观开放、公平正直、有福同享、乐于助人等传统美德。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善良成了他刻在骨子里的教育。因为对农民的善良和同情,他始终践行着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利他精神。

进城后加入单县志愿者协会,在开山公园、孔子学院做志愿者,将“我为幸福献身”诠释得淋漓尽致,受到各界赞誉。荣获“山东好人”、“齐鲁先锋模范党员”、“山东省首届健康老人”等称号,其家庭获得“山东省首届文明家庭”、“中国最美家庭”等荣誉。

接到写作任务后,发现朱老师的个人素材非常丰富,选素材有点难。如果我不舍得每一个素材,就不会有主次和跌宕起伏,文章就直截了当,没有感染力。

理解写作中的逻辑关系很重要,因为无论写什么文章,都是有主题的。纵观朱老师的一生,最让人感动的是,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不气馁,坚持走自己的路。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他始终坚守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他是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这是我写作的突破口。我会努力把朱先生的一生展现出来,让人们记住朱启顺这位新时代的好人,让后人记住前人的努力,踏着前人的足迹继续前进!

我初步规划了一条主线,就是以时间顺序为线索,以百年社会变迁中人物的思想成长过程为线索,展现历史各个时期的社会背景和风土人情,避免主观评论和褒贬,让人物和事件自己说话,生动客观地还原历史。

我希望我能给我的老师和社会一个满意的答案。

2021 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