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全文~

亲爱的校长,老师,同学们,今天外面下着大雪,天气很冷,但我的心却是热的。我一直期待着在剑桥与老师和学生见面,互相交流。现在是金融危机的严冬季节,但我看到年轻人似乎看到了春天、光明和未来。因为我坚信知识的力量,年轻人的勇气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改变国家的命运,改变整个世界的命运。好的演讲要朴实无华,用心说话,讲真话。这是演讲的精髓。希望我的演讲能对老师同学有所启发。我很满意你能记住其中的一两个。

事实上,当我去一所高等学府的时候,我的内心总是充满了一种敬畏的感觉。这种感觉源于我对知识、对老师、对学校的尊重,所以我只是向校长和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那不是礼仪,而是一个学生对待校长和老师应该有的礼貌。剑桥世界闻名。产生了牛顿、达尔文、培根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是剑桥建校800周年。我谨表示热烈的祝贺。首先,我向剑桥大学赠送了“中国数字学院”,里面收录了中国出版的20万本电子书,涵盖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从中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这是我第四次访问英国。中国和英国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日益增多。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以及在经贸、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有效合作,为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此,我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年轻。我称之为古代。它是一个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年轻,新中国成立才60年,改革开放才30年。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并通过艰苦的探索最终找到了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最根本、最深远的是制度创新。我们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把发展民主和完善法制结合起来,贯彻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改革开放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公平条件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使国家繁荣和谐;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尊严和自由,让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得以生成,成功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30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2亿多,人均寿命提高了5岁,8300万残疾人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特殊照顾,这是中国保障人权的辉煌成就。随着9年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理想正在成为现实。我想用两句唐诗来形容中国的现状,“直到低潮时两岸加宽,风在扬帆”,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进行的伟大实践。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深爱的祖国历经磨难自强不息。我年轻的时候,在中国的西北工作了很长时间。在那片广阔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罕见的树,叫胡杨,它在地下50多米的地方生根发芽。它抗旱、抗风沙、耐盐,生命力极其顽强。它活了65,438+0,000年,死了65,438+0,000年,却是不朽的。这个世界叫做英雄树。我很喜欢胡杨。它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象征。几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天灾人祸,跨过激流险滩,昂首阔步走到今天。深重的灾难铸就了他不屈不挠的性格。中华民族的历史证明了一个道理,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会用民主的进步来弥补。

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我在汶川地震灾区的亲身经历。今年春节除夕,我是在灾区度过的。去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北川中学被夷为平地,孩子们伤亡惨重。我曾经在救援现场指挥过救援,我紧紧地抱着两个孩子。前不久,一个在西班牙学画的同学送了我一幅这个场景的油画,题目是《依偎》。然而,时隔10天,我第二次来到这里时,村民们已经在废墟上搭起了木屋教室,校园里回荡着孩子们的读书声。当时我就在黑板上写了“兴国何其难”几个字。地震以来,我去过灾区7次,遇到过这样感人的故事。我为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感到高兴。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但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一基本国情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中国人均GDP排在世界100之后,只有英国的1/18。去过中国旅游的朋友们,你们看到的城市都很现代化,但我们的农村还是比较落后。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这面临三大历史任务:努力实现欧洲已经完成的工业化,赶上新世纪的革命浪潮;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我们不仅要在国内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中国要赶上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障碍。然而,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止中国人民的进步。只要我们不懈努力,中国现代化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深爱我的祖国,她珍视传统,开放兼容。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被视为最高价值,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国古代经典《尚书》提出,人与人和睦相处,国与国友好交往,和而不同的文化传统孕育了中华民族博大宽广的胸怀。我们的民族可以像地球承载一切一样慷慨宽容。也能彰显天道般的正义。15世纪,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他从中国带来了茶叶、丝绸、瓷器,也帮助沿途各国剿灭了海盗,从而真正成就了博主的友爱。中国不适合说强国必霸。霸权主义违背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中国人民的意愿。中国的发展不损害任何人,也不威胁任何人。中国应该是和平、学习、合作的大国,努力建设和谐世界。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包容和学习。今天,中国有3亿人在学习英语。

我们的新闻联播每天都在介绍文化艺术,正是因为我们善于通过交流学习,获得真知灼见,中国才有今天的繁荣进步。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已经把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文化发展将不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多元化。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人类文化的贡献,越来越取决于其吸收未来文化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中国将始终坚持开放兼容的政策,珍视传统、博采众长,以文明和谐的方式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女士们、先生们,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今天的中国,不再是100年前封闭落后的旧中国,也不是30年前贫穷僵化的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这样一个古老、多彩、现代的中国。希望朋友们多去中国,看一看,了解中国人今天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在关心什么。这将有助于你了解一个真实的发展和变化的中国,也有助于你了解中国如何应对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世界金融危机中,中国和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都受到了严重冲击。现在危机还没有见底,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还无法预料。合作应对困难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认为有必要加强合作来应对全球危机,有多少互信就有多少合作。中国政府主张:第一,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要把麻烦推给别人;第二,要精诚合作,不要给邻居找麻烦;三是标本兼治,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在达沃斯会议上重申,应该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应该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我不想重复我在达沃斯说过的话。这里我想谈谈中国是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去年三季度以来,出口大幅下滑,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加大。中国经济面临严峻形势。面对危机,我们果断决策,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迅速出台了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扩大内需。中国市政府推出了为期两年的4万亿元计划,以财政支出促进社会投资,相当于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6%,主要投资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建设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国政府还推出了大规模减税计划,每年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我们还大幅降低了利率,增加了银行的流动性,并推出了一系列措施。

二是大规模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制定了汽车、钢铁等10个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我们采取经济和技术措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我们鼓励和支持企业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开发适时的产品。

第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是战胜金融危机的根本力量。每一次重大危机往往都伴随着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经济复苏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特别是核心电子器件、核能开发利用、高端数控机床等16重大项目,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我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只需要依靠科技的重大突破来创造新的社会需求,推动新一轮的经济繁荣。

四是大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标准,提高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水平,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我们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正在制定中长期教育规划和发展纲要。我们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问题,创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我们采取的这些措施把扩大内需、调整和振兴产业、加强科技支撑和加强社会保障结合起来。把刺激经济增长与改善民生、增加就业结合起来,把克服当前困难与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将为包括英国在内的各国企业带来巨大商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留下了沉重的思考,警示人们深刻反思当前的经济体制。

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将计划视为绝对,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次金融危机让我们看到,市场不是万能的。盲目放任,必然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的不公,最终会受到惩罚。真正的市场化改革,绝不会把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对立起来。既要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和社会监督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两手都要硬,同时发挥作用,实现按市场规律配置资源,使资源配置合理、协调、均衡、可持续。

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告诉人们,不受监管的市场经济是多么可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经济体在利益的驱动下,利用数十倍的金融杠杆进行过度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给世界留下了巨大的风险,这充分说明,不受监管的市场经济注定是行不通的。因此,必须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储蓄与消费的关系。要有效应对这场危机,还必须高度重视道德的作用。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之光甚至比阳光还要明亮。真正的经济理论永远不会与最高的道德标准相冲突。经济理论应该代表正义和诚实,促进所有人的支持,包括最弱势群体的平等支持。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是这场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有些人忘记了公共利益,失去了道德底线。我们应该倡导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要有道德。

女士们、先生们,英国是我此次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这次访问加深了我对欧洲的了解,中欧合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对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更有信心。我们之间没有历史遗留问题或根本冲突。中欧合作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光明的前景。英国是第一个进入现代化的国家。你们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愿意向你们学习,加强交流与合作。

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中英关系的美好未来取决于年轻人。回首往事,我想起了和校长一样为中英文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剑桥校友李约瑟博士。李约瑟博士在其代表作中搭建了一座桥梁,希望更多的剑桥人关注中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让中英交流的友好精髓在剑桥代代相传。我相信,只要中英两国青年相互学习,共同努力,一定会谱写中英关系的新篇章。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