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铺镇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生产蓬勃发展。

65438年至0979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3078325元,人均62元。农民购买力低,物资短缺。1980秋,实行承包责任制。只有一年。与1979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35%,人均收入增加28元。从1980到1986,随着“专业户、联户、重点户”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市场的建设,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家庭承包制逐步完善和建立,土地承包期延长到15。1979年以前,由于耕作方式落后,小麦亩产在100斤到200斤之间,水稻亩产在300斤以下。通过推广“三杂一优”和两段育秧-杂交水稻,小麦种植以豫麦18为主,结合化肥农药的配套使用,粮食产量大幅提高。1,000-1,200斤水稻,300-400斤油菜,800-900斤玉米,1000多斤,大大提高了种粮户的经济效益。到1987,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64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6元,比1979翻了一番。1989年,全乡3000多户农民购买了架子车(全乡7683户),碾米、磨粉等加工机械287台,水泵355台,大中型拖拉机19台,手扶拖拉机56台,其他动力机械163台,总功率近万马力,有了很大提高。

1993年3月,土地承包期延长,土地也可以由种田能手集中经营,大力发展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科工农一体化经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提高。1998年5月,乡政府在国道312旁成立辽东华牧公司作为龙头企业,随后鼓励陈明宽、季继举、李永贵等花卉种植大户陆续加盟,扩大了花木种植面积。到2000年,种植面积近千亩,产值1000。调整种植结构,不断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002年,全乡种植“双低油菜”3.2万亩,并与中石油签订了油菜收购合同。5438年6月+10月,信阳市政府、市农业局召开我乡“双低”油菜育苗移栽现场会,将村作为油菜种植示范园,市委书记李中央亲自挂牌示范园。2003年油菜丰收,沙河铺乡分别被市、县评为优质油菜产业发展“先进单位”和“一等奖”。2007年以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市场导向,大力宣传推广优良品种和科学种植养殖技术,重点培育发展花木、蔬菜、花生加工、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扩大种植、养殖、加工规模。

注重实效,加强农业水利建设。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促进农业。沙河铺乡位于梅山灌区中游西部。境内虽有几条支渠,但毕竟属于水的尽头。1980,全乡只有几条小沟、水塘、堤坝,总库容不到300万立方米,水浇地面积小且不稳定。湾地和嘉禾、王莹村只有生产堤,防洪能力低,没有排灌条件。遇到洪水,人们只能干瞪眼,很多人怨声载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镇党委和政府在修复和支持中国的支渠和涵洞方面不遗余力和金钱。2000年以来,先后完成了花园状元桥、夹河桥、窑湾电灌站、沙河电灌站、王莹排灌站建设,建成了中干客楼退水闸和前楼节水水闸,新开挖双庙斗渠1.700米和窑湾曹芳渠1.500米,新建王(应)夹(河)涵。花园村的排水工程正在实施中。结合浉河中段防洪工程和312线经济开发示范区建设,对历史河堤进行了全面整治加固,对1384米的小河进行了清淤加固,恢复维护了5条六斗渠系,开挖机井30口,小孔机井1200口。2006年,筹集资金20多万元,为双庙、七庙、李安堂等村组修建和完善道路、桥梁、涵洞、水闸设施。

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方兴未艾。

沙河铺乡因为靠近城关,一直是路过的店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1980到1990,全乡几乎没有像样的企业,五七厂、印刷厂、碾米厂甚至是乡办企业。在乡镇企业办的领导下,有23名员工。到90年代中期,这些乡镇办企业全部由个人承包,6月1998全部转为私营企业。五七厂农机经营户在此期间发展迅速,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到2002年,市场逐渐被几家有实力的大经营户垄断,企业也从资本积累期转为规模扩张期。为了在竞争中不造成相互损失,2002年下半年,沙河铺乡农机经销大户刘石平与农机经销大户柴明阔、李春林共同成立了“固始方圆农机经营有限公司”。公司固定为江东、柴权、长柴、六安手摇四家上市公司产品及信阳地区、皖西地区30多个国家大型企业产品的总代理,主要经营农用车、联合收割机、旋耕机、小型拖拉机、农副加工机械等100多个品种,营销网络完善。

2005年以来,以饲料加工厂、珍珠岩厂、石灰窑、花生油加工为重点的蒋莎路经济点,以方岗米业、禾丰麻制品有限公司、德邦建材有限公司为重点的集镇经济点,以华昌商砼有限公司为重点的312经济点,有力地促进了我乡工业经济的全面发展。2005年以来,沙河铺镇党委、政府大力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精神,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实行“一站式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沙河的区域优势。2007年,德邦日立彩瓦厂扩大生产规模,购置了“面包砖”机器设备,投入新生产线,投资200万元。固始高中分校二期土地开发及附属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20万元,华昌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建成投产,二期投资500万元。

实施集镇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沙河街是沙河铺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街道面貌“脏、乱、差”,单车市场屡禁不止,堵塞了国道312,严重损坏了道路。辖区内的黄图村有一个小市场。因为没有专业市场,商人们在蒋莎公路两边摆摊。1996以来,沙河铺乡几个党委、政府进行了沙河新街、黄图新街的开发建设,完成了189户、650间房屋的拆迁任务,投资150万元对两条街道路面进行了沥青硬化,现已建成商铺800间,彻底解决了单车市场问题。街区面积从0.5平方公里扩大到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不足1万人增加到5600人。2007年,沙河铺新街还形成了肉鸡批发市场,年销售肉鸡300多万只,产值4000多万元,利润400多万元。自2007年实施“六城联创”以来,中心集镇街道以整治为主,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发放《给居民和个体工商户的一封信》、《门前五包责任制》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二是通过各种渠道,投资200多万元,购置垃圾桶20个,修建绿化带500米,安装路灯32盏,硬化路口路面5000多平方米,修建下水道,硬化门前区域,建设农贸市场;三是建立了市容环卫管理机制,中心集镇日常卫生由专人清扫。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卫生工作重新焕发了生机。

1979,全乡小学教师297人,中专学历21人,仅占7%,初中教师68人,大专学历3人,仅占4%。20年来,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和学习,学历合格率有了很大提高。到2003年,全乡* * *。中学教师138人,占学历的85.3%,高级职称教师16人,中级职称教师126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地市级优秀教师8人。

1980之前,全乡有小学24所,初中4所,小学入学率85%,初中入学率78%。全乡中小学校舍简陋破旧,农村大队楼全是土墙草顶,通风采光条件差。学生使用的课桌和凳子破旧不堪,相当一部分学校使用的是土课桌和凳子,一些教室是危房。9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号召群众集资办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镇掀起了集资办学的高潮。到1996,全镇共筹资500多万元新建或改建教室643间,厕所27间,消除危房350间,购置课桌椅4000多套,基本实现了全镇通。

1998年9月,沙河铺乡双庙村企业家、北京蓝天集团总裁李敬东捐资28万元建设“双庙希望小学”并投入使用。1997至2003年,乡政府先后集资、投资800多万元,为乡一中修建了24班教学楼,为乡二中重新征用了35亩。祥芝小学搬迁征用土地22亩,建设了18班的教学楼、厕所、2600米的围墙、1000多套新桌椅。到2003年底,乡一中、二中已建成两栋男女生宿舍和一栋学生食堂,建筑面积2700多平方米,解决了2000多名学生的住宿问题。到2003年底,全乡有2所初中,3084名学生,初中入学率达到98%。小学21所,在校生653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8%。2007年争取到项目资金60万元,建设了七庙、郭岗两所中心小学,使我乡小学生平均学校面积达到3.4平方米,危房率下降到2.1%。乡镇一中、二中教学仪器达到二等标准,生均藏书量达到13.6438+06。

1979年,乡镇卫生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共有医务人员11人,床位16张,仅有一台显微镜用于简单的实验室检查。每个村有一个卫生所,一般由2-3人组成,负责本村农民的医疗防疫工作。1997年,乡政府拍卖了原卫生院的房子,在沙河新街收购了20多亩土地,投资120万元建设了一所高标准的医院。2001年,卫生院和水医院联合开设了精神科专业,到2003年共有医生16人,其中主治医生2人,护士6人。科室包括内科、外科、生化、耳鼻喉科、放射科、妇产科、精神科等。主要医疗设备有x光机、b超机、显微镜、手术台等。,可以进行胃穿孔、剖腹产、阑尾炎等手术。全乡有208个私人诊所,322名医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达到54217户,到户率88%。在卫生工作方面,2007年,乡镇卫生院受县妇幼保健院委托,先后投入20万元技术改造资金用于医疗设备更新和业务骨干培训,抽调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有效提高了整体医疗水平。其次,疾病防控工作常抓不懈。应努力消除威胁公众安全和健康的隐患。

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

1980以来,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乡镇党政一把手始终把计划生育放在重要位置,对人口增长实行目标管理,重点是农村计划生育和流动人口管理。1993至2003年,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遏制,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0%以上。2005年以来,计划生育工作始终坚持不懈,实现了春秋两季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月的目标,持之以恒地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加强土地管理,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住房规划,认真做好荒地、荒滩和废弃砖瓦厂的复垦工作。回收废砖厂28家,占地215亩。同时,依法保护现有耕地,加大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力度,加强土地资源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2007年以来,土地管理进一步加强,初步开展了村农房规划和文明村建设。开展“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土地百日执法行动”,巩固土地管理整理成果;严格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坚决坚持基本农田保护原则,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在桥东、蛟湾、莲花、客楼等综合条件较好的村(居),开展了农房规划和文明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进一步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坚持建设与环保同步规划,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65438年至0999年,沙河大星木制品厂进行了噪声治理,2004年,玄中村苎麻脱胶厂污水得到治理,改善了周边环境。结合退耕还林,开展植树造林和植被保护,提高森林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2007年,各项环境目标达到了规定的目标。

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沙河铺乡一直靠一台54马力的柴油机发电。除了政府机构,很少有居民用上电。1979年沙河铺乡安装了第一条高压线,随后村里逐步安装了低压线,农村居民开始用上电。1988至1998,全乡共有变压器25台,高低压线路17KM。1999年6月5日至6月5日,农村电网改造开始。到2003年底,该乡* * *集资300多万元,完成了22个村的电网改造,使农民电价从每千瓦时0.98元降低到每千瓦时0.66元。全乡* * *拥有10KV线路55.8KM,0.4KV线路31.5KM,变压器116台,总容量5085KVA,其中抽水及处理变压器75台。2007年完成了杨集、呼延、宣中村的农网改造,共24个村,改造率100%。全镇农网改造即“户户通”工程全面完成,原有的高耗能、小用全部淘汰,大大改善了全镇配电网状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1980,距离沙河铺乡只有5公里的国道312是沥青路面,沙晨路、沙泉路也是沙路,农村路全是砖路、土路。1990,沙泉路整修,沙河铺镜10 km土路变成柏油路;1996年,沙晨路改建,全乡集资160余万元,对国内15公里公路进行了拉直加宽,拆除房屋200多间,顺利完成油路铺设。1998至2003年,该乡通过发动群众、争取项目等方式筹集资金200万元,先后建成窑湾村至花园村沙石路2.4公里、苗壮村至夹河村至王莹村沙石路5.5公里、杨集村至李安堂村至梓树村沥青路6.4公里、黄图村至郭岗村至唐珂沥青路6.4公里。

从1978到1992,全乡只有一个50门的磁铁交易所,只有政府机关安装了电话。全乡电话只有11。1996沙河铺乡安装传输光缆。目前,已经安装了3952部电话,每个村庄都有电话。中国移动公司已于2003年5月1999和10月165438在沙河街和黄土街设立基站,移动用户3252户。

1980左右,全乡只有部分人能听到小号,1986全乡每个村都有广播。1996年,该乡投资40万元,组装了35米高的调频广播发射塔和广播接收系统,安装了50W无线微波收发装置,使广播覆盖率达到100%。街上开通了1999有线电视。2000年至2003年,乡政府投资654.38+0万余元,完成了电视回传系统二级通信干线和村村通埋杆电线建设,654.38+0.88万户接入了有线电视。2007年,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显著进展,新开有线电视村2个,新增用户433户,数字MMDS新增用户45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