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四十三中学智能教师团队

学校从省内外引进了一大批师德高尚、教学技能精湛、理念新颖、朝气蓬勃的优秀教师,省市各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8名。教师的平均年龄只有33岁。

成都四十三中的老师素质很高。按职称划分,中高级教师34人,占教师总数的69.39%。从学历来看,硕士、本科毕业的教师有43人,占教师总数的87.76%。学校所有教师都达到了教育部颁布的教师学历标准。

师德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搞好师德建设是决定学校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学校越来越感受到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为系统奠定基础

师德建设往往走入一个华而不实的误区。学校早就意识到师德建设不能成为“空对空”的口号。实施它,必须有严格的制度作保证,建立完善的动力机制。

学校从具体工作出发,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师德建设的积极性。首先,把师德建设与人事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师德成为学校聘任教师、评优晋级的首要条件;对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奖励师德高尚者,评选模范教师,在教师中树立师德楷模。魏翔、周惠清等教师是这些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代表;同时对违反师德的现象进行处罚,对上课接手机、上班打游戏、抄袭文章的老师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师德问题成了这所学校老师的警钟,不时提醒老师们,良好的师德是为人师表的第一准绳。

借鉴外国思想,寻求突破。

通过不懈的努力,学校的道德建设走上了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在这种背景下,学校开始深入思考:如何走出学校独特的道德建设之路。2004年,华阳主席参观了杨司中学,发现这所学校与中国著名的杨司中学在生源和办学背景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他决定通过对向阳思想的研究,寻找学校发展的突破口。

从此,学校掀起了学习外国思想的热潮。首先,李英琼等5名骨干教师被派往杨司进行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带回了杨司中学的一整套学校管理模式,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们学习杨司的热情。2005年,为了解决如何学习的问题,第二批教师主动申请到杨司中学进行考察,更多的教师仍然期待着到杨司考察的机会。在学校里,老师们也在积极查阅学习资料,举行讨论,听报告,交流经验,记录心得。外来思想成为全校教师的兴奋剂,促使他们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职业道德,进一步思考学校建设这一关乎前途命运的大事。学校收集了大量教职员工经验的文章,并分级成书。这些文章从教学方法、教育管理、学校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教师的观点。真正体现了全校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践行师德“三进”

找到突破口,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践行师德呢?针对这个问题,学校还开展了“三进”活动,即进社区、进学生家庭、进学生心里,为大家创造实践的机会。学校邀请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大师杨先生为全校近千名家长和教师举办了题为“格式塔教育——家长的革命”的报告会。心理学家张羽应邀做了一个关于心理健康的讲座。开展“家校交流访问月”活动:班级向家长发出邀请,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听课、参加活动,让家长详细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教师还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学生在家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向家长传授和交流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做好家校联系记录;学校还要求教师树立平等的师生观,经常与学生谈心,做到“五个必须”:学生思想学习进度必须谈,学生成绩必须谈,学生家庭变故必须谈,学生身心变化必须谈;组建了青年教师志愿者队伍,学校的拉丁舞队和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丰富了社区的文化生活,为社区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真正促进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形成。

在师德建设的问题上,学校会在摸索中不断进步,在挫折中成长。但只要全校老师齐心协力,站在学校生死存亡的高度思考师德建设,就一定会进入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