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店镇详细数据大全

社店镇隶属于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是县委* * *的所在地,位于潘河和赵贺的交汇处。截止2010年末,共有10个(社区)村,19个自然村,53个村(居)组,面积16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人(2010),其中非农业人口4.2人。社店镇是社旗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盘、赵两河在此交汇,三面环水,镇境三座山。交通便利,南(阳)临(马甸)高速公路、方(市)枣(阳)高速公路从这里穿过。经济实力连续九年居县乡第一,居地市第六。

2007年,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4年,社店镇入选全国十大“中国文化旅游名镇”。2015 1社店古镇成功入选“2014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景区”。

基本介绍中文名:社店镇外文名:社店镇别名:社店镇行政类别:镇辖区:南阳市社旗县辖区:泰山路社区、上营社区、周庄村、张新寨村等电话区号:0377邮编:473300所在地:中国南阳、华北、河南面积:16平方公里人口:4.9万人(2010年)方言:中原官话气候条件:北亚热带季风 利津局等机场:南阳蒋英机场火车站:南阳火车站车牌代码:豫R古镇荣誉:影响了世界的中国的建立与演变、行政区划、行政人口、地理环境、区位、气候特点、交通、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社会事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旅游景点、历史文化、地方特产。 它是以汉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命名的,他曾在这里赊酒作战。汉代以后属万县,明清时属南阳府。清代为河南四大名镇之一(朱仙镇、回国镇、荆紫关镇)。据清光绪三十年《南阳县志》记载:“于水以东汤碧之间,亦设店铺,亦为豫南巨镇,城东北九十里。”清乾隆、嘉庆年间,商业异常繁荣昌盛。水路发达,南通荆楚,北连姬友,东临闽浙,西接梁勇。是中原和江南几个省份的商品集散商埠。工作20年后,他建立了信贷商店检查部门,建立了业务通讯,并把行政总局。全镇流动人口最高峰时达到13万人。在世界上有影响的中国文化旅游名镇社店镇,1988年被国务院山陕会馆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杉杉会馆见证了当年社店镇的繁荣昌盛。1949,南阳县社店镇人。1965成立社旗县人民居住社旗镇,与原有的赊旗声相协调,体现了社会主义旗帜的含义;1975,更名为城关镇;1981年经河南省人民批准更名为社旗镇。1989年被河南省* *定为历史文化名镇;2004年,经河南省人民批准,更名为社店镇。行政区划截止2010,社店镇管辖区域包括泰山路社区、上营社区、周庄村、张辛寨村社区、东屿社区、牌坊社区、老街社区、兴隆社区、永安社区、福寿社区。行政人口2010,信用店铺总人口4.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万人。人口以汉族为主。地理环境位置社店镇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东缘。盘河和赵贺河的交汇处。这个城镇三面环水,有三座小山。总面积16平方公里。气候特征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约14.5℃,年平均无霜期226天,日照1946.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849.0毫米..主要集中在6-8月,所以积温高,雨热同季。社旗县社店镇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社旗县距二广高速G55、沪陕高速G40、南兰高速S83、南阳机场三个高速入口均在30分钟车程之内。S333、S239、S240三条省道贯穿全县,西临焦枝铁路,南接宁西铁路。距省会郑州220公里,距南阳40公里。从郑州到武汉,车南阳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心,形成半小时经济圈。县内公路网不断完善和升级,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县乡公路交通网络。经济第一产业信用镇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适宜发展农林牧副渔,被誉为“豫南粮仓”。这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绿豆、芝麻、棉花、红薯、花生等农作物。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高品质棉花、优质绿豆生产基地县和全国知名的南阳黄牛发展基地。也是优质花生、芝麻、油菜的重要产区。2005年耕地81.673亩,农业产值886543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600元。第二产业赊店镇,初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主要有酿酒、医药、化工、汽车配件、淀粉、皮革、农副产品加工等。社店古镇特色商圈位于社旗县社店镇古城区,面积2.15平方公里。2013年6月经省发改委批准,与社旗县社店商港文化产业示范区核心区合并。赊店镇的产业以老酒为代表。赊账的老酒公司占地69万平方米,主营行业为白酒、酒精、饲料、发电。年产白酒5万吨、酒精5万吨、饲料5万吨,年发电量2600万千瓦时。公司现有员工2000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309人,中级以上职称52人,国家级白酒评委1人,省级白酒评委7人。中国500家大型饮料生产企业之一,年产5万吨饮料酒。5万吨酒精和3万吨饲料的生产能力。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亿元。2014年,第三产业旅游人数达83万人,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2015年旅游人数突破百万,旅游综合收入达4.5亿元。截止2016年底,社店镇人民直管社店镇初级中学、社旗县社店镇第一小学、城关第三小学、社旗县第一回民小学、社旗镇第六小学、城关第七小学。卫生2015、社店镇上营、泰山路社区被命名为省级卫生村,是继工作牌坊、兴隆社区后成功入围的两个社区(村)。全镇已成功创建40%的省级卫生村,达到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的标准。自2013创建省卫生县城以来,该镇整合各类配套资金80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辖区面貌,各项建设指标均通过省级验收。连续两年,该镇牌坊、兴隆、上营、泰山路四个社区(村)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验收,达到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标准。社会保障2013年,各类补贴和社会保障资金190万元,新增就业111000人,下岗职工再就业1745人,再就业13500人。旅游景点社旗山陕会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完成于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十八年,光绪(1892),历时136年。主体建筑前窄后宽,最大东西宽62米,南北长156米(现有),总面积12885.29平方米,建筑面积6235.6438+096平方米。类似的建筑在中国社旗山陕会馆有80多处。第一座于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业内专家公认为“中国第一会馆”。药王殿和马王殿药王殿和马王殿分别位于会馆主楼大白殿的两侧,由高架过道相连,形成会馆的殿区。据史料记载,清代居住在社旗镇的晋陕商人中,多为实力雄厚的药材商,且因商贾由陆路大篷车运输,遂集资在正殿区两翼修建了这两座殿堂,分别供奉唐代名医孙思邈和汉武帝的马金日蟾,即传说中的“马主”。王耀殿和马王殿坐北朝南,由南向北依次为平台、朝拜殿和座堂。两个大厅的大小和结构是一样的,只是细节不同。道芳院道芳院位于山陕会馆西北角,西跨院的最北端。东邻春秋楼遗址,西邻鲁布昌街。它是管理会馆的道士居住和接待来往于政府的达官贵人的地方。关羽被历代皇帝封为“皇帝”,会馆的主院就是他的行宫,所以道芳院也被称为“冶院”。道芳院东西宽15.23米,南北深21.46米,总面积326.84平方米。福建会馆福建会馆建于嘉庆元年(1796)。会馆位于镇上最高点南慈街南端,坐西向东。它的格局是一个四合院,有两组建筑,包括茶馆、餐厅、客房和娱乐。整体建筑布局为“日式”,意为“日升”。上下两层有檐廊、露柱,山墙、麻雀替换雕刻简洁、古朴、精致。上层由开栏围栏连接,楼内由两座山搭起木质扶梯。西楼主体建筑五座,前有格子扇,后有开栏栅栏,顶部有两道风火墙高耸。楼下备有妈祖、关帝牌位,祈求一帆风顺,市场获利;二楼是老乡聚会的地方。中院有五间厅堂,前后壁有木隔窗、檐廊、明柱,前后伴楼有围栏相连。宴会厅在楼下,茶园厅在楼上。前后院南、北各有三座陪侍楼,为接待旅客的客房。临街有五栋楼,底层有厅,两边有餐厅,楼上有餐厅。上层楼的屋檐下挂着一块牌匾,“福建联谊堂”四个字用金浮雕;下层的中楼屋檐下还挂着一块牌匾,上面浮雕着“普海春酒楼”五个大字,寓意“四海之友,家家都是春”。历史文化名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门类众多,利益和功能各异。据普查,有18000余种,已系统整理上报1060种。商业诚信文化、传统木雕技艺、刺绣技艺、官粉制作技艺、扎染技艺、银器制作技艺、青铜器制作技艺、赊店大曲、赊店三弦书、黄河九曲民俗娱乐、赊店心拳等1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整理文字资料,摸清传承的来龙去脉,确定传承人。地方特产店木板年画传承人陈景芝,构图饱满鲜明,线条密集细致,色彩丰富对比鲜明,在平衡中求变化。整个过程全部按照古法手工制作,从画墨线、贴板、立板、雕刻到设置色组、雕刻色组、印刷,至少需要十三四道工序。赊店酒文化是白酒家族的古老成员。始于夏,盛于汉,盛于明清,盛于近代。有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走过了漫长的历史。“老酒赊,万古长青”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社店陈氏木雕山陕会馆木雕艺术的重要传承,以高浮雕、深透雕为主要雕刻手法,雕刻细节浅,透雕深度五层。刀法极其细腻,雕刻图案构思巧妙,刀法精湛,被中外专家奉为典范推广。信用店里的各大曲调,人声和曲牌丰富,旋律韵味清雅,细腻委婉,善于抒情,丰富奔放,清亮活泼。社店越调社旗越调剧团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剧种的代表剧团。2008年,该团创作演出的新编历史剧《刘秀社旗》在全市话剧比赛中荣获新剧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