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些关于邓稼先和杨振宁的小故事吧!!!

邓稼先,1924,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书香门第。第二年,他随母亲去了北京,在父亲身边长大,父亲是清华和北京大学的哲学教授。他5岁进入小学,在父亲的指导下打下了良好的中西文化基础。1935年,他考上了至诚中学,和比他高两个班,在清华做邻居的杨振宁成了最好的朋友。邓稼先深受校园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北平沦陷后,他秘密参加了抗日党。在父亲的安排下,他随姐姐去了大后方昆明,1941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

1945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加入昆明* * *产党外围组织“人民青年”,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卖国独裁的斗争。次年,他回到北平,受聘为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北京大学教职员工会主席。怀着学习更多技能建设新中国的志向,他于1947通过了美国的研究生考试,并于次年秋天进入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的研究生院。因为学习成绩突出,不到两年就读完了所有学分,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才26岁,被称为“娃娃医生”。

1950年8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9天后,邓稼先婉拒了导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在随后的八年里,他研究了中国的核理论。1953年,他和许鹿希结婚了。许鹿希是“五四”重要的学生领袖、后来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的长女。1954年,邓稼先加入中国* * *产党。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大鞭炮了”,问他愿不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回家后,他只告诉妻子“想调工作”。他无法再照顾家人和孩子,沟通也很困难。从小受到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一定要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并表示坚决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在出版物和对外交往中消失了,他的身影只出现在守卫森严的深院和戈壁滩上。

邓稼先出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首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的俄罗斯资料和原子弹模型。1959年6月,苏联政府中止了原来的协议,中央下决心自己制造原子弹、氢弹和卫星。邓稼先担任原子弹理论设计负责人,同时部署同事分头研究计算,他也带头攻关。面对苏联专家留下的一个大气压的数字,邓稼先在周的帮助下,用严密的计算推翻了原来的结论,从而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问题。数学家华后来说,这是“世界数学问题的杰作”的结果。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埋头苦干,还经常去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1964 10,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最终由他签字确定设计方案。他还带领研究人员在测试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取样,以确认效果。他和于敏等人一起研究氢弹。根据“邓禹计划”,氢弹终于造出来了,并在原子弹爆炸后两年零八个月试爆成功。相比法国的8年,美国的7年,苏联的4年,这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邓稼先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任院长。1984年,在大漠深处成功进行了中国第二代新型核武器试验。第二年,他的癌症扩散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的请求是参观天安门广场。7月6日,1986,时任副总理的李鹏到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他的遗言依然是关于如何在尖端武器上下功夫,并叮嘱:“不要让别人离我们太远……”

杨振宁讲述了他的故事。

在中国,杨振宁的名字家喻户晓,上至知识分子,下至普通百姓。一位从事自然科学的学者有如此广泛的知名度,不仅因为他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之一(另一位获奖者是李政道教授,他也是一位美籍华人学者),还因为他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成功回国的美籍华人学者。

合肥男孩从厦门走进清华校园。

2006年10月29日下午,1,10,杨振宁在浦东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做了“20世纪的科学技术”的演讲,随后以“80年代的自述”为题做了即兴演讲。他用友好的语气对大家说:“按照中国旧历的算法,我今天八十岁了!”

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从65438年到0922年,杨振宁出生在中国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在他不到一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杨武之先生就公费去了著名的芝加哥大学留学。六年来,他从未见过父亲,甚至不认识父亲。

6年后,父亲带着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学位回国,受聘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我妈全家从合肥老家出发,赶到厦门和父亲团聚。他们从陆路和水路旅行,途经上海。当站在上海这个东方大都市的主干道上,看着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的奔驰轿车时,他的惊愕程度,绝对不亚于午夜刚从农村来到上海的吴先生!然后,在他呆的地方,他第一次看到了手指一按就会喷出来的抽水马桶。这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第一次隐约感受到了现代科技无与伦比的力量!

厦门,他父亲教书的地方,给杨振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家住的那栋小楼位于海边。在那些美好的岁月里,他看到了蓝天大海的无尽变化,看到了大千世界的无尽神秘。在杨振宁的心中,这个广袤无垠的世界种下了对大自然、对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以及对探索自然奥秘的无尽兴趣。

后来父亲被清华大学录用,一家人去了北平。

杨振宁在清华校园生活了八年,这八年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青春时期。杨振宁曾多次表示,清华校园的八年给他的生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隔半个世纪,70后的他欣然应聘清华大学名誉教授一职。近年来,他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和香港中文大学退休后,更专注于清华大学高级研究中心的改进和发展。

当然,在这八年中,杨振宁和所有中国人民一样,目睹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祖国东北三省和震惊中外的Xi事变。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段历史自然是难忘的。

卢沟桥事变两周后,杨振宁和他的家人回到了合肥。我以为日本人会撤退,就像上海“1.28”事件后一样。然而事与愿违。几个月后,日机开始大规模轰炸,重返北平的梦想成了泡影。

西南联大的情感链

1937 65438+2月,日军占领南京,随之而来的是人类历史上残暴血腥的“南京大屠杀”。这是杨振宁和整个中华民族永远不会忘记的耻辱历史。

烽火岁月,父亲带着家人从合肥经汉口等地来到昆明。杨振宁去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是一所战时的著名大学。父亲也在那所大学教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由战前中国最有声望的三所大学合并而成,即北京大学中的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

杨振宁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读了四年本科,然后,从1942到1944,他还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那里完成了研究生学业。

杨振宁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习物理。当时在国立西南联大任教的教授,大多是从欧美留学归来的年轻博士。他坦言,在西南联大,最成功的教授是数学系,印象最深的三位数教授是、华、许。

说起物理老师,杨振宁的眉宇间充满了一种不可抗拒的怀旧之情。当年亲自介绍他到科学殿堂的,都是中国物理界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

杨振宁是一个非常怀旧的人。对他来说,老师的恩情永远不会忘记。他非常尊敬已故的赵宗尧教授。上世纪80年代,他曾与国内物理学同行一起撰文,盛赞赵先生在物理学研究和教育方面的重要成就。还有吴大猷教授和王竹溪教授。在杨振宁看来,这两位老师的教育对他的一生影响很大。

杨振宁在大学四年级时,向吴大猷教授请教他的毕业论文。吴大猷当时给了他一个课题:“群论在分子光谱学中的应用”,分子光谱学在当时属于吴大猷自己的研究范围。在吴大猷的指导下,杨振宁完成了这篇论文。在完成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杨振宁第一次进入了群论研究的神奇山谷。群论在未来物理学研究空间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群论所展示的惊人奇特之美,给未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杨振宁一生从事的研究几乎都与群论有关。

王竹溪,上海人,从美国回来的教授,从事统计力学研究。一个优秀的老师对学生未来学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杨振宁一生研究的三分之一是统计力学。

韩愈说,老师不必优于弟子,弟子也不必次于老师。先后听说过道教,术业有专攻。杨振宁后来的事业已经被历史证明不仅仅是他的老师。但是,对他来说,没有这些愿意当天梯的优秀老师,就没有今天的杨振宁。老师的恩情令人难忘!

从65438到0944,杨振宁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同年,清华公费留美,杨振宁榜上有名。

办理护照签证之类的东西,来来回回,整整一年。父亲虽然是教授,但战争期间通货膨胀不断,入不敷出,可以说是捉襟见肘。为生活所迫,在等待出国的那一年,杨振宁成为了西南联大附中的一名教师。自然,他没想到,这一年的教学,促成了他人生中的一段幸福婚姻。

今天我们都同意是她先看到我的。

杨振宁说,他非常感激那一年中学教师的生活,因为那段生活让他真正了解了中学生和中学教师的生活。特别是,在他任教的班级里,他遇到了他后来的妻子杜致礼,当时她还是一名学生。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杨振宁决定在印度的加尔各答搭乘一艘运兵船前往美国。等了两个月,终于有了床位。所以,穿过地中海、红海和直布罗陀海峡...终于到了美国。

“我上岸已经56年了。”2001 10,在浦东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报告厅,在数千名听众和同胞面前,他非常感慨地说了这句话。

像他的父亲一样,杨振宁选择了芝加哥大学。他希望著名物理学家费尔米成为他的导师,他如愿以偿。

当时,费尔米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之一,这位非凡的科学家同时在两个领域做出了一流的工作。

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学习了两年半,获得了博士学位。后来,他留在学校又教了一年。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的力学老师是泰勒教授,当时他还不到四十岁,泰勒后来被称为氢弹之父。杨振宁记得泰勒有着非常不同寻常的个性。有时候,他会抱着你在走廊里兴高采烈地聊他刚刚萌发的一个新想法。此后不久,他毫不畏惧地纠正了自己。也许,在泰勒的10个新想法中,有九个半是错的。但它对杨振宁一生的科学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因为,科学研究,发现和揭示真相,确实需要一种不同寻常的坦诚和勇气,而在这种勇气中,自然包含了敢于认识和修正自己错误的信心和魄力。

离开芝加哥大学后,杨振宁去了普林斯顿研究院。这个独立的研究所有20多名全职教授,没有学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00多名研究人员。

杨振宁在普林斯顿呆了17年。这是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年(17),在那里他遇到了杜致礼,一个在西南联大附中教书的学生,后来成了他的妻子。

是1949的一次不期而遇。

“今天我们都同意是她先看到我的。”杨振宁说。可能我老婆不在身边,我说这话的时候好像就在身边。

我们在普林斯顿的一家酒店相遇。

“杨老师,你还认识我吗?”那一天,杜致礼突然出现在杨振宁面前,笑着问道。

人生的改变,有时候就是从一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简单的问候开始的。像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一样,这对年轻夫妇很快坠入爱河。八个月后,他们喜结连理。

在学术圣地普林斯顿研究院,最著名的人物莫过于被公认为20世纪人类科学史上的骄傲的爱因斯坦,以及同样让世界望尘莫及的科学大师奥本海默。

在普林斯顿研究院的绿色草坪上,年轻的杨振宁经常可以看到爱因斯坦步行过来。他从不开车,他的同事是他出色的助手戈登。

与伟大的前辈们共饮一池水,让杨振宁享受到了“开光”,受益终身。

1957年,年仅36岁的杨振宁与来自中国的同事李政道博士在美国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这一重要理论而跻身于世界一流科学家之列。

在普林斯顿生活了17年后,杨振宁收到了一封来自纽约的邀请函。纽约州正在建设一所新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这所大学的校长怀着广纳贤才的心,热情地邀请杨振宁加入我们,帮助他为新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杨振宁被愉快地录用了,并去了西施校园上任。年份是1961。

“乒乓外交”打开回国之门

1971年,在中美关系史上,毛泽东邀请他的老朋友、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天安门广场,进行“乒乓外交”,震惊中外。这一系列重要信号预示着中美关系即将解冻。

在1949之后,杨振宁与他在上海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保持联系。他在日内瓦、瑞士和香港与家人见了四次面。面对这些举世闻名的城市如画的风景,久别重逢与家人团聚的喜悦时刻,并不能消除久别的辛酸与悲伤。

当他得知“乒乓外交”的信息后,立即给父亲写信,要求回国探亲。紧张之余,父亲将此事向有关方面汇报请示。不久,杨武之教授收到了国务院的回信:“欢迎!让你儿子去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办签证。”当时中美之间没有外交关系,中美之间许多重要的外交谈判都是在巴黎举行的。

就这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成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位做出卓越成就的美籍华人科学家。

杨振宁在上海华山医院见到了他的父亲杨武之。那时候父亲已经生病住院了,但他看起来还不错,尤其是看到心爱的儿子回来。

两年后,杨武之教授在华山医院去世。老人离开的时候,心情应该是安详而舒坦的,因为他为社会、为祖国、为世界奉献了一个优秀的儿子,在有生之年,终于能够和远在大洋彼岸的儿子在祖国重聚。

煎饼油条摊的“粮票风波”

杨振宁于1971第一次回国,上海是他的第一站。他住在锦江宾馆。

第二天一早入住酒店,他被宣传喇叭吵醒。他拿着相机走出了酒店。他看到街对面有一个馅饼摊。好香啊!煎饼,油条,豆浆,汤圆,有多少童年的欢乐,有多少少年的回忆!他走近油条摊,把手伸进裤兜,里面装着他弟弟杨前一天晚上给他的一些人民币零钱。他看到一个中年妇女在舀豆浆。

“豆浆多少钱一碗?”

“两分钱。”

付钱吧。伸手拿豆奶。

“同志,粮票——”

“粮票,什么粮票?”

他看上去很震惊。对方一脸疑惑。

他一觉得不好,就转身走了。我不能喝豆浆。

他继续漫无目的地走着,有点不安。突然,他瞥见前方不远处一长排修剪整齐的法国梧桐树中间有一个小男孩。我一定是在了解它——它就像我的童年!杨振宁童心未泯,举起相机想记录下这感人的一幕。

“不许动!”

突然,他听到一声断喝。他的手颤抖着,相机差点掉了下来。

抬头一看,是一张警惕的脸。他非常严肃而执着地被示意呆在原地。

那是一个很多人对很多事情高度警惕的时代。站在杨振宁面前的是一个绷紧了阶级斗争弦的公民。

那个人打电话给一个在茂名路上执勤的解放军。解放军懂纪律。他对杨振宁说:“你先站着,我去请示。”

“误会,这是我们的客人!”

幸运的是,锦江酒店的一名工作人员目送杨振宁从酒店大门走出。看到他很长时间没有回来,他走出酒店,环顾四周,不想只是缓解杨振宁。

虚惊一场。

风暴过后,杨振宁的父母坚持让弟弟和哥哥住在一起,以免再次发生任何奇怪的事情。

他读毛主席诗词10天。

那年杨振宁回到中国,去了很多地方。他发现,当时的中国虽然落后,城市居民也只能勉强糊口,但他们生活得很有信心。

在北京,杨振宁故地重游,逗留了10天。

他住在长安街的北京饭店。在他房间的墙上,挂着毛泽东主席带水印木刻的墨迹:“你是多么雄心勃勃的牺牲者,敢教日月换天。”

杨振宁看着这两首诗,想了很多。他的孩子是美国人,他和他的父母来自中国。他无法回避这样一个非常现实而敏感的问题,也无法不面对这些挥之不去的问题。

他得出的结论是,中美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他,杨振宁,将尽最大努力促进中美关系的改善。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学家。

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回到美国后,到处发表了许多演讲,亲自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奔走呼号。

1973年夏天,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杨振宁。

在这次会见中,杨振宁非常惊讶地发现,忙碌的毛泽东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天,他和杨振宁兴致勃勃地讨论了基本粒子的结构。

毛泽东凑近杨振宁,兴奋地笑着,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告诉对方:在中国,那些古代哲学家也试图解释物质的结构。这位睿智的老人还风趣地引用了一些经典著作中的词句,引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极大兴趣。

毛泽东伸出一根手指,比划着问杨振宁,“在你的领域里,如何使用‘理论’和‘思想’这两个词?”

杨振宁显然被难住了。他从未考虑过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他停顿了很久,给了对方一个不满意的答案。然后,题目转向这两个词在中文和英文中的含义,并在物理的具体领域中进行比较,以期找到这两个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杨振宁认为,这场关于“理论”和“思想”的意义的讨论似乎没有得出任何具体的结论,但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有望在10年获得诺贝尔奖。

从1971年杨振宁第一次回归中国到现在已经30年了。

2001的金秋,上海西南角的衡山宾馆11层,八旬老人轻轻掀开南窗的窗帘,感慨万千:短短几年,上海这座城市,对所有熟悉她的人来说,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杨振宁已经七八年没去过上海了。他想看看这座城市,唤起他多年前的回忆,却找不到这座城市给他的印象。他看到的是一座崭新的城市!

杨振宁认为,新中国就是新中国。

杨振宁还认为,中国在20世纪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步,并且现在仍在继续取得这样的进步。再过三四十年,中国一定会走在世界科技的前列。

在谈到父母那些年的教育时,杨振宁坦率地承认,父母那些年的教育非常明智。他小时候数学很好,但父亲并没有刻意给他灌输数学知识。初一初二的时候,他还被一个著名的历史教授教过孟子。

杨振宁对低龄留学现象的看法是辩证的:一个人的目标是取得学术和科学成就,最好的途径是在国内读好的中学和大学,出国读研究生;如果你想以后过上舒适的生活,那么年纪轻轻出国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

他还认为,中国的机会比国外多。

他说:“清华的学生比美国大学的好。这话不是我随便说的,我是认真想过的。中国的学生是美国的四倍,而中国的大学要少得多。所以我说,哈佛学生的水平比不上清华。中国学生在美国读研究生,一开始很吃亏。这是因为中国的教育体制太注重慢而稳,导致学生胆子大。一开始,他们放不下手脚。时间长了,他们适应了,节奏也快了。"

在谈到中国科学家何时能在国内获得诺贝尔奖时,这位诺奖得主自信地回答:“20年没问题,10年大有希望!”

他说,他完全赞同冯友兰晚年“故国新命”的理论。

“这是因为今天的中国是21世纪的新国家,是从一个旧国家中生长出来的新国家。对于21世纪的世界来说,这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杨(1922)于9月22日出生于中国安徽合肥。原籍安徽省凤阳县。的父亲杨(字武直),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回国后担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数学系系主任多年。杨振宁于1938至1944就读于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杨振宁的学士论文导师是吴大猷,硕士论文导师是王竹溪。1945赴美留学,1948获得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从1958到1979,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和波兰、美国等6所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学位。他曾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研究员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他是美国科学院的成员和皇家学会的成员。自1966以来,他一直担任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99 5月21日正式退役。同日,西施分院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并于同年被学校授予一等荣誉博士学位。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教授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原理,于是* * *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原理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对称性的认识,为人们正确认识微观粒子的世界开辟了新的天地。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对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粒子物理学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此外,杨振宁还是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诸多领域重要研究方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1971以来,多次在中国探亲、访问、讲学,同时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和海外留学生在美国进行科研和学习,为促进中美科技交流与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1998年6月清华大学授予杨振宁清华大学名誉教授,1994年6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他的妻子杜治扎(已故)是杜的女儿。她是杨振宁在西南联大附属中学任教时的学生。他们于1950结婚,育有两子一女:长子杨光诺、次子杨光宇和女儿杨友利。

2004年2月24日,65438,杨振宁与潮汕妇女翁帆在汕头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