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静的个人成长经历
65438到0976年,他们一家随父亲从广东高州迁到广西柳州。也就是八年后,她从农村外婆家回到父母身边时,父亲在“运动”中被打倒,留下许多疾病,家里的气氛比全国都压抑。她不能入乡随俗。我与父母和姐姐格格不入,对比她小8岁的弟弟也只是尽到姐姐的责任,没有更深的感情。
1976 ——1981是广西岩村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因为不听窗外事,只会死读书,所以学校毕业的时候,她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广西柳州一中。
1981年——1987在广西柳州市第一中学就读初中和高中。到了高中,尤其是文科选了理科后,学习开始觉得吃力,成绩呈下降趋势...之后,她第一次高考失利。当时她在一所重点学校的重点班。班里60多人只有几个人不及格,她居然成了其中一个。这种经历对她来说是无法忍受的...
1987 ——1988,在广西柳州四中就读一年后,她极度抑郁,高考成绩依然再次不理想。当晚她住在一个同学家,那个同学陪她坐到天亮。她妈妈看到女儿一夜没回家,马上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担心她考不好会投河自尽,甚至带着几个同学去柳江找她。
1988 ——1990毕业于广西大学(原名:广西农学院林业分院路桥专业)。
虽然大学并不出名,大学生活也不尽如人意,但在这里,她遇到了将陪伴她一生的丈夫,让一向自卑内向的她展现出难得的青春活力,经历了短暂的快乐时光(详见苏静作品《再坚持一会儿》《你相信婚姻还有救吗》)。
1990至1997,分配到广西柳州市市政管理处,曾从事建筑、设计、质检、统计、出纳、计生、黑板报宣传、资料管理、城建档案编纂等工作。
这个阶段是她人生中充满迷茫的阶段,因为一个女孩在工地负责,要么被工地上的拆迁户欺负,要么被自己单位的司机恐吓。记得有一次,因为她坚持不服从不良作风,谁坚持请吊车司机去工地吃饭,司机居然用吊车吊起一根重达10多吨的钢筋混凝土管吓唬她...
之后她所在部门的负责人何主任一直跟上级说,女大学生管理工地真麻烦,让他很头疼。他希望领导能把她调到其他部门...就连深爱她的丈夫也开始把她当成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负担。此时,她再次陷入人生低谷,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哪里。
1997——2002年6月,广西柳州市市政管理处,从事预结算工作。(备注:2000年获得国家造价工程师资格证书)
在这个阶段,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因为教育孩子的需要,她开始阅读大量励志书籍,并不断将自己认可的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效果显著(详见苏静作品《坚持一会儿》《你相信婚姻还有救吗》)。
2002年6月2日,她辞去公职,来到北京。辞职原因:她一直痛恨应试教育,她想找到教育的出路。
培养孩子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孩子健全和谐的人格,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孩子在复杂社会中顽强的适应能力,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看到生命的希望,感受生命的阳光,促进生命的成长。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受教育者感到幸福!但是现实呢?
孩子早恋叛逆,逃学厌学,网瘾,情感缺失,自卑自闭,离家出走,等等不一而足。为了考试成绩和某种技能,父母杀了孩子,孩子因为不堪重负杀了父母,学生杀了老师或者同学。暴力事件继续发生...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乃至家庭教育都处于迷茫期,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偏离了追求幸福的正常轨道...
她深信,在现代社会,成年人和儿童缺乏的不是掌握某种知识和技术的能力,而是一种创造的激情和一种抵抗焦虑的精神,丰富、高贵、宁静,这种精神融合了尊重、合作、体贴和关怀这些优秀的生活品质。
没有这些人性中最珍贵、最美好的生活品质,教育的意义如何体现?
2002年6月至2002年8月,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发展心理学和心理咨询课程。
2002年8月,来到北京汇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负责情绪与家庭教育方面的专家咨询,并担任潜能开发课程主讲人。在这里,她经历了最激动人心的梦想成真。(详情请参考6。整理她最激动人心的梦。)
2003年6月-2003年,11北京大招素质培训中心,担任人际沟通课程、强者心理素质课程助教,深入各个家庭。
2003年底,深入各类医院、家庭、大学、监狱、法院。
2004年8月出版励志作品《再坚持一会儿——一个问题女人的21次自救》,已被多所大学图书馆收藏。
2005年5月,注册北京京京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担任情感婚姻顾问,推广母亲教育理念。
2006年6月5438+10月出版励志作品《你相信婚姻还有救吗》被多所大学图书馆收藏。
2006年7月,我制作了自己的DVD《婚姻是一所大学》。
2010为了传播当今社会严重缺乏的母亲成长文化,他特别创作了作品《寻找教育的突破口》《一个女人的名字叫母亲》。
苏静写了电影剧本《一个女孩的心》。(描述:本剧根据真实案例改编,以母亲厌恶父亲懦弱贫穷、父母婚姻破裂、母爱缺失导致孩子心理危机为主题进行创作。旨在唤醒众多给孩子带来伤害的父母,给困难男女指明方向,希望更有效的提升自己。)
2011年4月,苏静根据读者需求,特别策划了“母亲(女性)成长——促进婚姻和谐、儿童健康成长”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核心话题:“女性成长艺术交流”和“母子心灵艺术交流”还未正式推广,已有不少外地读者陆续来京参与。效果很明显。具体内容可以单独查看。
2013年,苏静视频《如果让她再做一次妈妈》根据11年咨询实践案例(4000余例)通过CCTV- Capital品牌审核;
央视资本品牌《如果让她再做一次母亲》案例综合分析——从母亲(女性)自身寻找教育突破口。
2014年,苏静和特别助理张雨欣(一北一南)只通过电话沟通,苏静唤醒了她压抑多年的真情。他们成功合作推出了视频“苏静:女性激励男性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