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县教育

旬邑县的教育在唐朝以前是不考的。宋朝时,有一所县立学校。到了元代,有了社会学;明清时期,私塾、义学、书院、社学、县学并存。据旧县志记载,明清时期,旬邑县考上科举的进士有14人,其中有48名中评委,各类进贡生290余人。

清末将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取消教规部,设立教务处,并在全县各地设置更多的小学。

民国时期,旬邑县的教育较前朝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发展缓慢,变化复杂,各个时期的情况差异很大。当初我们把学校改成学校,彻底废除旧的教学制度,实行新的学制、课程、教学和管理方式,提倡女子教育。虽然全县学校数量有所增加,但全县适龄儿童数量仅占适龄儿童总数的20%。民国16 (1927)后,旬邑县开始实施义务教育,民众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学生。然而,教学往往受到战争或政治需要的影响,随意改变,收效甚微。民国二十四年(1935)以后,旬邑县革命根据地教育发展迅速,陕北公学、鲁迅师范学校、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等学校和全国其他小学相继迁入或创办,极大地促进了旬邑县的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但是,国统区的教育仍然发展缓慢,时有起伏。直到民国三十年(1941)才建立初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旬邑县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视下,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也有许多曲折。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遵循国家教育政策,对县内学校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各级各类学校发展迅速,学前教育发展较早。工人、农民和成人教育中的扫盲活动规模空前,学校重视教学质量,有良好的教学氛围。“文革”期间,旬邑县教育遭到严重破坏,教学秩序和教师受到极大冲击,教学质量下降。1976之后,旬邑县教育再次发展,但一时办学现象严重,教学质量不高。80年代以后,旬邑教育全面发展,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成人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逐步健康发展,教师队伍扩大,教学设施和管理制度完善,初等教育得到有效普及。到1990,全县各类学校教育发展为建国后各个时期最好水平,为旬邑县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